第十四章海洋及其地质作用.ppt
《第十四章海洋及其地质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海洋及其地质作用.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海洋及其地质作用,2011年2月,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西地区,兰坪地区,第一节 海洋概况,第十四章 海洋及其地质作用,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河西地区,兰坪地区,第一节 海洋概况,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地球上的水约有97%存在于海洋中,在地质历史中,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占陆地表面75%的沉积岩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因此海洋的地质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河西地区,兰坪地区,一、海与洋,海和洋构成了海洋。一般来说,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水体相通,均为海水。但两者有着根本性区别:,第一节 海洋概况,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拥有人类所必需的大量食物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2、海水具有强大的动力,不断雕塑着不同的海岸,对沿岸进行破坏;海洋是沉积作用的最主要场所,大量来自陆的碎屑物质被搬运到海洋沉积,这些沉积物中保存着人类用来认识地球演变历史的丰富资料。,全球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我国四大海:渤海(8万km2)、黄海(38万km2)、东海(77万km2)、南海(350万km2)。海水含盐量:33-38,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密度:1.02-1.03g/ml;,第一节 海洋概况,二、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1.海水的化学成分,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以可溶性盐类为主。世界各大洋的一般含盐度为33-38,盐分的多少随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变化。,
3、海水中含有Au、Ag、Ni、Co、Mo、Cu等数十种微量元素,很多国家正在进行提取开发实验。,此外,海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O2、CO2气体。,第一节 海洋概况,二、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2.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水表层温度:赤道附近为25-28,两极地区为0左右。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强而降低,到300米以下变化极小,一般为23。,第一节 海洋概况,2.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略大于蒸馏水,一般为1.02-1.03g/cm3随各地海水的盐分、温度变化而变化。,3.海水的压力:海水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到海底深部压力极大,可达108Pa。,4.海水的透明度和颜色:大洋为蓝色,透明度较好,光照可达200米。海的颜
4、色变化较大,以蓝色为主,常受悬浮物质和藻类影响,透明度也受到影响。,第一节 海洋概况,5.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按其生活方式大致分为三种:,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第一节 海洋概况,5.海洋生物,这些生物在生命活动中,需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新陈代谢和呼吸作用。氧和阳光主要集中分布在浅海区和深海区的表层水域,所以在水深小于200米的海区,生物十分繁盛。,第一节 海洋概况,6.海底地形,滨海区或海岸带:正常波浪作用所达到的深度(浪基面)以上。浪基面以下的是陆棚区又称为大陆架,陆棚这外是大陆斜坡,大陆坡之外是很深的大洋盆地。按深度可划分为:滨海:浪基面以上浅海:浪基面-200米次深海:2
5、00-2000米深海:2000米,滨海区或海岸带:正常波浪作用所达到的深度以上。浪基面以下的是陆棚区又称为大陆架,陆棚这外是大陆斜坡,大陆坡之外是很深的大洋盆地。按深度可划分为:滨海:浪基面以上浅海:浪基面-200米次深海:200-2000米深海:2000米,第一节 海洋概况,6.海底地形,无障壁海岸:海岸带与大洋连通性很好。包括这种海岸的海盆又称为陆缘海。障壁海岸:沿岸海中存在一种障壁的地形,使近岸的海与大洋隔绝,或部分隔绝,使海水处于局限流通或半局限流通状况。包括这种海岸的海盆又称为陆表海。,第一节 海洋概况,6.海底地形,无障壁海岸:,障壁海岸:,第一节 海洋概况,6.海底地形,障壁海岸
6、:,6.海底地形,障壁海岸:,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一、海水的运动,1.海浪主要由风摩擦海水而引起的,也可因潮汐、海底地震、大气压剧变而产生。,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起伏运动,由一个凸起的部分(波峰)和一个凹陷的部分(波谷)组成。,海浪形成原理图,海水总是永无休止地运动着,造成海水运动的动力主要有风、海水的密度差、温度差、月引力和地震等。海水的运动按其运动形式分为:海浪、潮汐、洋流和浊流,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1.波浪(高低起伏的海水)特点波浪的4点起因:风摩擦海水、月球引力、海底地震、大气压变化。波浪四要素:波长(相邻波峰间距离;数十至800多米);波高(波峰波谷间的垂直距离
7、;1-4至15-30米);波的周期(相邻二波峰传经同一点所间隔的时间);波速(波形在单位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波峰wave crest,波谷trough,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浅水区波浪的变化,强烈侵蚀区,破浪,激浪,波浪变高变陡,浅水区,深水区,波浪运动的下限,海底轻度侵蚀区,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破浪区 不对称浪区 对称浪区,海浪:海水的波状运动。,海浪分带现象,拍岸浪、底流、沿岸流示意图,2.潮汐(Tide)海平面发生周期性升降的现象,主要是月地引力作用的结果,日地引力相对较弱。海水恒受月地引力及月地系统围绕其质量中心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日地引力较弱)。在地球的
8、向月端引力大于离心力,合力指向月球,海水鼓起,发生涨潮(rising tide);在地球的背月端因离心力大于引力,合力背向月球,海水也鼓起,也发生涨潮。与此同时,在距离向月点90的地面上,海水面相应降低,发生落潮(falling tide)。,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51分,故同一地点每隔12小时25分就有一次涨潮,在两次涨潮之间发生落潮。此外,因地月系统绕太阳运行,当出现新月和满月(农历初一和十五)之后1-2天,月地日三者位于同一线上,太阳的引力与月球的引力叠加,形成大潮(spring tide)。当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即农历初八、九及二十二、三)后1-2天,月地的联线同地日的
9、连线垂直,形成小潮(neap tide)。,3.洋流或海流(Ocean Current)海水做大规模的定向流动。它既见于海水表层,也能形成于海水深部;可发生在近岸地带,也可分布于远海水域。表层洋流影响深度不超过100m,深部洋流可达深海底。,4.浊流(Turbidity Current)在海水中流动的一种被泥沙搅和的高密度水团。含有大量悬浮物质,比重大(可达1.5-2.0g/cm3),以较高速度向下流动的水体。发源于大陆架上或大河流的河口前缘,难于直接观察。,浊流体,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二、海洋地质作用,(一)海洋的剥蚀作用 海洋的剥蚀作用是指由海水的机械动能、溶解作用和海洋生物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四 海洋 及其 地质 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2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