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课件(专题三).ppt
《科学社会主义课件(专题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课件(专题三).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确立和失败,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定型和 在国际上的推广,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及 其历史教训,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定型和在国际上的推广,(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其原因,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1)高速重工业化(1925-1936),(2)全盘农业集体化(1929-1934),(3)党内外大清洗(1934-1938),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原因,(1)落后的经济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2)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敌对政策,(3)教条式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4)共产国际组织形式的影响,(5)斯大林个人的缺点和错误,(6)联共(布)党内斗争的影响,(二)
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及其评价,1、苏联模式的特点,(1)苏联经济模式的特点,A、“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形式,B、以重、轻、农为序的国民经济体系,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D、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E、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F、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2)苏联政治模式的特点,A、党政不分,以党代政,B、过分的中央集权制,C、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D、缺乏有效的监督系统和制约机制,E、民主不健全,法制不完善,(3)苏联思想文化模式的特点,A、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精神 生活中盛行个人迷信,B、思想极端统一,C、用行政手段管理思想文化,D、把学术问题政治化,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一种探索性成
3、果,它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保证了苏联工业化的顺利实现,建立了雄厚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壮大了社会主义实力,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阵地起了积极作用。,2、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苏联模式又有明显的弊端:在和平建国时期不断激化出社会矛盾,消耗掉国家大量的精力、增加了国家的管理成本并留下许多潜在的隐患,使苏联最终走向解体。这些偏激的做法构成了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主要的内在矛盾。周五,3、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
4、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 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苏联模式的矛盾和僵化,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健康发展,给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许多难以治愈的疾患。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模式在第二次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社会主义 课件 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2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