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峡灌区“智慧水利”的探索启示.docx
《积石峡灌区“智慧水利”的探索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石峡灌区“智慧水利”的探索启示.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积石峡灌区“智慧水利”的探索启示6月3日,乘车行驶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的乡间道路上,一条条引水干渠和渡槽四通八达,延伸到农田深处。这些水利工程一头连着黄河,一头承载着积石峡灌区丰收的希望。铺开民和地图,拥有喇家遗址、大禹故里、黄河风情的民和三川大地上,有一个备受关注、泽被上万群众的水利工程一一积石峡灌区。据介绍,灌区位于县城以南约67公里的黄河北岸,海拔在1700-1900米之间。夏日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大地,站在民和县积石峡水利管护所,向四周眺望,所见之处花开茂盛,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民和县水利局通过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实施了灌区中低产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工程、灌区续建节水改
2、造配套、积石峡灌溉工程五支渠工程、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百万亩土地整理、农田水利改造、黄河谷地计量设施安装、动力渠引水口改造、积石峡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2亿多元。历经多年建设,如今的积石峡灌区发展又有了新契机一一“智慧水利”开始探索应用黄河的诉说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一路澎湃奔腾,蜿蜒冲刷出了一方美丽而富饶的沃土,早已成为全省主要的耕地集中区域和农产品产地。不过,由于黄河谷地区域河床下切、水位低势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黄河两岸的多数土地不能自流灌溉,只有少数区域靠泵站提水浇灌,许多居住在两岸的农牧民只能望河兴叹。“以前,水上不来的时候,就得靠泵提灌,费劲不说,一
3、年下来,有时种地的收成还不够拿来交电费的。现在好了,防渗渠直接修到田间地头,还配套分水闸,不仅减少了渠水渗漏,还能控制水流,庄稼都能浇上水哩J民和县中川乡美一村村民宋福林说。“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守着河水用不着,成为当地真实写照。随着黄河上游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相继建成,库区蓄水和水位的抬高,使黄河谷地具备了进行大规模土地整治的条件。“十三五”以来,民和县相继实施批批高质量为群众谋福祉的灌溉工程。截至目前,民和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程已覆盖全县,设计改革面积11.89万亩(1亩=0067公顷),其中积石峡水利管护所更是入选全国节水效能示范灌区评选,成为全省水价改革领跑者,
4、群众灌溉用水得到了充分保障。据悉,民和县正全力推进在古都镇七里寺与“引黄济宁”工程形成闭合回路的积石峡水库灌溉二期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可有效改善该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智慧水利”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2019年,民和县开始探索应用“智慧水利”,标志着水利信息化进入发展的新阶段,也成为水利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智慧水利”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水利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智慧化,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保障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民和县积石峡水利管护所所长助理宋海星介绍,现在,三川地区群众近半个世纪的梦想得以实现,灌溉工
5、程建成后由提灌更变为自流灌溉,通过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为这里送来馈赠,实现跨越发展。20个行政村、6521户27814人、5.67万亩土地受益。积石峡灌区逐渐成为一项集灌溉、人饮一体的信息化综合灌区,“智慧水利”正成为水利现代化,快速提升水资源效能的强力抓手和必然选择。智慧引领政企联合推动水利转型水利现代化是城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也是发展和提升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青海中水数易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民和水利发展目标和实际业务需求,承建“民和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如今万千渠道如毛细血管般,散布在民和的万里沃野之中。在民和县积石峡水利管护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积石峡 灌区 智慧 水利 探索 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1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