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俊-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01210.ppt
《徐学俊-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012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学俊-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01210.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徐学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成长学生 成就自己,两个事实:一个悖论,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世界上最好的。,华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人数比犹太人少得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也少得多。,华人的智商,美国心理测量专家的研究证明,东亚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无显著差异;东亚人和犹太人的智商比昂格鲁-撒克逊白种人高5%;比黑种人高15-20%。1980年代以后,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成绩卓著。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美国小学生。,华人和犹太人获诺贝尔奖人数,自1901到2000年,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只有8人,其中获诺贝尔科学奖的6人
2、;但犹太人获诺贝尔奖的人数超过240人,是世界各民族平均数的28倍,是华人获奖人数的40倍。美国的“常青藤大学”中,犹太人占一流教授的25%,华人只占2%。美国航天科学家中,犹太人占60%,华人寥寥无几。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中学生创造力奥林匹克竞赛,从未获过奖。华人在涉及创造性的国际大赛中也很少获奖。,取得高水平成就的心理条件,1.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2.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3.强烈的成长动机(超越、巅峰动机)4.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5.反潮流精神6.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育条件,1.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内在兴趣2.鼓励和赞赏学生
3、的自主学习行为3.激发学生的成长性动机4.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5.给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6.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设备条件,中西方教育比较,差距之一:教师的教育观念,中国:封建传统观念仍有很大市场:三纲五常;师道尊严;上智下愚;唯女人与小人不可教也,西方:天赋人权;人是生而自由的;师生间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差距之二:教师学历水平,中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须分别接受中师、大专和本科教育,无须特别的资格证书。,西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均须接受大学本科教育,并且需要接受研究班培训后获得资格证书。,差距之三:教师专业技能,中国:多数教师是经验型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欠缺
4、;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普遍较差。西方:多数教师是理论型的,重视对先进教育理论的讨论和学习。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受到学校管理机制的保护和激励。,不同国家教师知识结构比较,中国教师能力测评结果分析,差距之四:学校和班级管理,中国:严格的学生管理;小学到高中均设班级、班主任。西方:注重员工的动机激励;学生管理比较宽松。,差距之五:考试和选拔体制,中国:高考指挥棒引导下的考试和选拔体制。很多方面违反教育测量学原理。西方:从小学开始的学习能力倾向(SAT)测验,各种测验和选拔均遵循教育测量学原理。大学分别招生。,差距六: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普遍欠缺,不能针对
5、学生的个别特点因材施教。西方:有较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能够对学生作出较准确的心理诊断和评价,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差距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人员极度缺乏。西方:每所学校都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每20003000个学生平均有一名专业的心理治疗医生。,差距八:中环境,中国:家庭间交流较少,家庭和学校关系不平等西方:家庭间交流较多,家庭和学校之间平等的相互作用,差距九:家庭教育,中国: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专制型家庭教育为主,家长关心孩子考高分,上重点学校,考大学;家长为孩子设计成长蓝图西方:家长文化素质较高,权威型家庭教育为主,
6、家长关心孩子的社会性、情绪、智力全面发展,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小环境:家庭,幼儿园,邻居中环境:两个小环境的相互作用外环境:爷爷奶奶,父母工作单位,父母的朋友,社区大环境:父母的社会阶层,价值观,法律,风俗习惯,父母的信仰,差距十:师生关系,中国:严格要求,强调纪律性、听话、努力学习,师生之间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西方:平等、尊重,宽松,自由,强调顺其自然的发展,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契约”关系,比较之最终结果,中国:培养出来的平庸之才较多,出类拔萃者和失败者较少西方:平庸之才较少,出类拔萃者和失败者较多,缩小差距唯有变革、优化队伍,一、专业标准制定的意义,(一)规范了教师专业行为,促进教师专业
7、发展;(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三)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提升教师培养与培训的针对性和专门性;(五)为中小学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 了依据;(六)与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吻合。,标准是什么?,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就是:准心、准则、要求、规范。,中小学教师人员划分及关系,二、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基本理念,是对教师专业的本质诠释,人本化,(一)学生为本,尊重中学
8、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
9、断提高专业能力。,(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三、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维度,1、教师如何对待职业-“职业理解与认识”包括: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
10、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维度,2、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我发展。,(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维度,3、教师如何对待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树立育人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学俊 教师 专业 标准 解读 20121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0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