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发展心理.ppt
《班主任培训:发展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培训:发展心理.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年九集完全小学暑期班主任培训,九集完全小学 王英,谈一谈,自从电视剧蜗居播放后,很多女孩都被问到一个问题:一个是20出头的小贝,一个是40多岁的宋思明,你会选择哪个?一位女孩这样回答:我会选宋1、如果二十多岁的我选择了二十多岁的小贝,二十年后,当小贝成为宋的时候,我也会成为宋太太,而不是海藻。2、如果二十多岁的我选择了二十多岁的小贝,二十年后,当小贝没成为宋的时候,我成了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四十多岁的老女人。3、如果二十多岁的我选择了二十多岁的小贝,如果因种种原因,几年后,我们分手了,我成了一个什么也没有的三十岁的女人,已经没有资格再成为海藻了。4、如果二十多岁的我选择了四十多岁的宋,二
2、十多岁的我就会有房子,有车子,即使我们不长久,分手了,我也是一个有房有车的女人。,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内涵: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什么是发展心理学,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谜: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它是什么动物?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了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是三条腿”。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发展心理学,孔子在总结自己的
3、人生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之年。发展心理学: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发展心理学内涵: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七个时期。,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主 要内 容,儿童期心理发展,学习目的,一、了解孩子在小学各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二、班主任角色调适,语文课上,同学们学习了生字“爱”的读音、字义和写法后,老师请大家用“
4、爱”字组词、说话。有的说:“我爱祖国”,有的同学说:“我爱爸爸妈妈”,有的说:“我爱老师同学”,还有的说:“我爱学习”、“我爱劳动”等。忽见小威站起来一语惊人:“我谁都不爱,我就爱我自己。”,我爱我自己,李强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和别人对着干,特别是在和老师的接触中,学校不让穿拖鞋上学,他偏要穿;上课不许讲话,他偏偏要交头接耳,说个没完,搅得大家都上不好课。而且,在他的带动下,班上几个捣蛋鬼形成了一个小团伙,让教师头疼不已。,小学生交往问题案例:对抗,别看梅梅今年才八岁,可大家都说她“人小脾气大”,因为梅梅动不动就爱发脾气。上课迟到受批评,回家后拿妈妈出气,怪妈妈没有早点
5、叫她起床;在学校值日打扫卫生,地扫得不干净她怪扫帚破了不好扫,因此拿扫帚发脾气;考试成绩不理想,她生老师的气,说老师出题太怪太难太偏,弄得她做不出来总而言之,梅梅就是喜欢发脾气。而且,梅梅发脾气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怪别人不好,怪东西不中用,因而总要骂人、摔东西,把他们当成“出气筒”。比如,考试不理想,梅梅会气得把试卷撕得粉碎;和爸爸妈妈发脾气,梅梅还会摔碗、摔杯子,甚至字写不好她也要摔铅笔、扔本子。为此班上同学给她取了外号“脾气大王”。,小学生情绪问题案例:愤怒,第一,学习方面的问题。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教育要求过高而引起的厌学、弃学、逃学行为;视学习为最大的痛苦,抄袭作业,讨厌考试。第二,人际关
6、系方面的问题。不能和父母、教师形成亲密关系,不服从父母、教师的管教,与同学关系紧张,鲁莽好斗或者过分胆怯、退缩,缺乏知心朋友,总是独来独往。第三,情绪方面的问题,如情绪抑郁、冷漠、缄默、易于幻想或者情绪波动较大,易被激怒,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依赖父母等。第四,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如打人、骂人、破坏公共财物、说谎、偷窃、过分任性、离家出走等。,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调查资料: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检测表明,约有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对于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工作太累”,其中37%教师反映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目前,我
7、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而受调查的教师中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的心理亮红灯,故事一 学生患上精神病 马国君曾是河北省井陉矿务局第一小学学生,一至三年级他一直快乐活泼。从四年级开始,马国君变了,回家后常躲在屋里哭泣。某日下午的第三节班会课上,因为没有按要求带校服,班主任焦燕君让马国君站到讲台前,摘掉眼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马国君被连打几个耳光,打完后,马国君流着泪一直站到放学。自此,精神处于恐慌之中,常常独自发呆,害怕见人,夜间睡眠差,经常做恶梦
8、,幻觉性地把“老师”看成“怪兽”,形成恐惧、自卑、厌学等异常心理。他被父母带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后来父母为他转学,劝说孩子环境变了,老师变了,但他认为所有的老师都打人。,教师的心理亮红灯,故事二 吃大粪 贵州湄潭县抄乐完小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罗远寿宣布过一个规定,谁上课时转头看后面的同学,就要令后面的同学吐10口唾沫给他吞下。某日,学生冯航上课时向后张望,被罗老师厉声喝斥,当即吓得发抖。尽管如此,后排的同学还是被强令向冯强吐口水。吐到第三口时,冯航受不了,回吐了一口唾沫。罗远寿见状火起,令后排的这位同学到厕所撬屎给冯强吃,如不去就不准上学了。这位同学只好流着泪撬来粪便喂冯航,而后痛苦
9、得放声大哭,班上的其他同学也都哭了。这时的罗远寿居然还威胁冯航说:“不许吐出来,一定要吞下去!”被公开侮辱的冯航,身心受到严重伤害,自觉无脸见人,整天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并从此缀学。,教师的心理亮红灯,故事三 当众脱裤子 西安雁塔区某小学二年级12名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年轻的班主任勒令他们脱裤子在教室里转一圈,以示惩罚。被命令脱光裤子的12名学生年龄多在八九岁左右,都是二年级学生,其中7个男生,5个女生。,教师的心理亮红灯,故事四 被迫喝下“颜料水”某日上午,柳州市29中附小老师王某在给本校六(三)班上第三节课前,发现自己放在过道的开水被学生“故意”倒入美术颜料。在课堂上质询“肇事者”而无人出
10、声的情况下,王某采取“株连”追究方式,把颜料污物倒入半桶凉开水,由班长带头,台下其他同学轮流上来舀带异味的“颜料水”喝下.,教师的心理亮红灯,故事五 蹲着听课 山东济南某小学生小韩,性格孤僻平时爱自言自语。因在数学课上“交头接耳”被任课的赵老师抓了个正着,老师就罚他蹲着听课,以示惩戒。此后,每逢数学课小韩就蹲到教室的后面,直到学期末放假才得以“解放”,竟被逼蹲着上课达一学期之久。而这位老师则解释,他的做法仅出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小韩说,他基础较差,全班55人他的成绩排在40名开外,自从蹲着听课以来成绩更差。现在考试他的数学成绩仅是个位数。他说,他会努力做个好学生,只是不想再蹲着上课了,他受不了
11、。,教师的心理亮红灯,教师心理不健康,学生是最大的受害者。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仅授业传道解惑,而是在教育过程中造就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师是综合职能的社会角色,是心理工作者和精神治疗医生。,教师的心理亮红灯,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仿佛像一锅沸腾的兴奋物”。本我不知善恶、好坏,不管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只求立即得到满足,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它受快乐原则的支配,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一、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 自我是个体出生以后,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儿童
12、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外界是否能提供相应的条件,有时需要能及时得到满足,但很多时候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在这种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中,儿童逐步形成了自我这种心理组织。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是人格的心理成分,它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 超我是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父母、学校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一套引导儿童努力发展的理想标准;良心则由父母或老师的禁令(如“你不应该”)构成。儿童由于畏惧父母或成人的惩罚,不得不接受他们的规则并自觉地遵
13、守它,并把它转变为自己行为的内部规则,便形成了“良心”。因此,超我遵循的是至善至美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婴儿前期(0-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2-4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3、幼儿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4、童年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5、青少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
14、格特征是诚实品质。,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对我们的启示:,个体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好,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完成得不好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2006年,兰州28岁女孩林娟因痴迷刘德华而成为全国瞩目的一个新闻焦点。林娟对刘德华的痴迷从16岁开始。1994年2月的一个晚上,她梦见自己房间里有一张刘德华的照片,照片左边写着“你这样走进我”,右边写着“你与我真情相遇”。从这个梦开始,她“昼思夜想,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把自己关进房子里,不与任何人说话”,只关注与刘
15、德华有关的事情,每天除了欣赏流的电视演唱会就是收集与他有关的信息照片。此前,她只知学习不知追星,不仅成绩出众还是优秀班干部。只做这些不算什么,她还梦想见刘德华一面,得到他的签名。为了帮女儿圆这个梦,她父母一次筹借10000元,一次筹借5000元,最后又卖掉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这些倾家荡产的举动没有让林娟达成愿望,林娟的父亲表示,为了让女儿圆梦,他愿意卖掉他的一个肾。,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应用,这则新闻于2006年3月26日收尾。当日,刘德华对媒体表示,如果歌迷利用不正确、不正常、不健康的方式与他见面,他绝不理会。刘德华更强调:他“最憎恶”不孝的歌迷,歌迷的家长也不应纵容孩子的过火行为,
16、呼吁停止此行为。心理学专家分析:这是林娟的父母从小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的。,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应用,心理学家分析:0-2岁的孩子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培育安全感;2-4岁的孩子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培育自主能力。但可惜的是,许多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他们习惯了0-2岁时为孩子解决一切问题的习惯,现在也为孩子包办一切。比如,孩子要去拿一个10米以外的玩具,他们不忍看孩子蹒跚、缓慢而笨拙地行走,于是自己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把玩具拿来递给孩子。看起来是做了一件爱孩子的好事,但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这种溺爱被称作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辛辛
17、苦苦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应用,心理学家分析:2-4岁期间,对孩子来讲,父母仿佛是全知全能的,孩子有什么需要,他们都可以轻松满足。但是,对于16岁的女孩,她的需要,父母就很难满足。父母不能替她学习,不能代她处理班级的人际关系,也不能替她发展创新能力这时,受惯溺爱的女孩就会惊恐地发现,原来有太多的问题她不能处理。于是,她就躲在幻想和白日梦中,以逃避探索世界的乐趣、责任与挫折。这就是林娟12年来迷恋刘德华的心理机制。,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应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
18、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启示:要重视人的因素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2、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启示:观察学习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习形式,要注重榜样示范作用。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人不是环境刺激的消极反应者,而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启示: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关系的理论 1、“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指,
19、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由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发展,是潜力的开发。启示:教学创造出“最近发展区”,教师只有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5、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关系的理论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3、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将
20、不利于其发展。,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6、柯尔伯格(美国)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如“海因兹偷药”: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他,就是本城药剂师最新研制的一种新药。配制这种药成本为200元,但药剂师却索价2000元。病人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最终才凑得1000元。海因兹迫不得已,请求药剂师便宜卖给他或允许他赊帐,但药剂师说:“我研制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撬开了药店的门,为妻子偷了药。,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认为:1、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秩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2、环境与文化的影
21、响虽不能改变道德的发展顺序,但能改变发展的速度。启示:在教学中,要让儿童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二、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7-11、12岁。一、童年期的学习(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主要的学习模式,1直观操作型:指小学生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其形象性的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基本的经验与基本的态度。2指导模仿型:指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师的教授活动及其他同伴的学习活动的模仿而获得的。3基础再现性:指小学生
22、的学习是以获取和再现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形成必要的行为规范、内化基本的生活态度为目的,而不是以掌握当代的前沿性知识经验或创造、发明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主题班会 小计划,主题分析:自觉性和计划性往往紧密相关,在行动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盲目地行动,一旦遇到挫折或困难就会退却,所以制定计划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提高我们行动的自觉性。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意志力。课前准备:选例。辅导方法:讲解法、训练法。,主题班会 小计划,操作过程1导入。教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小刚和小明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聪明又淘气。期末考试快到了,老师要求大家认真复习各门功课。小刚觉得
23、自己很聪明,考试一定没问题,每天回到家,一会儿翻翻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就出去玩了。小明回到家,根据自己的各科情况,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每天都按照计划学习,考试得了个双百,而同样聪明的小刚两科成绩却都只有70分。小刚向小明请教取得好成绩的秘密,小明说:“我并没什么秘密,只是我什么事都先列个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去做。”说着,他拿出许多小计划来,有一日学习计划、读书计划,还有看电视的计划呢。小刚恍然大悟,心想:“我今后也要定计划,并自觉地按计划去做。”,主题班会 小计划,2课堂讨论。(1)小明为什么考试得了双百?小刚为什么考试只有七十几分(2)小刚决定以后怎样做?(3)仔细想一下
24、,定了计划,不去自觉地执行,会怎样?3课堂操作。(1)分小组活动。每人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在小组读一读,看谁的计划好。(2)每组选出两份较好的计划在全班读,看看谁的更好。(3)讨论制定了计划后,最重要的是什么?总结和建议:工作、学习都要有计划,并且一定要按照计划去做,才会有好的成绩。,童年期的心理发展,(二)学习兴趣的发展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逐渐降低。,童年期的心理发展,二、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增加:成人
25、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童年期的心理发展,2、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启示:有意诱导和指导,有效提高记忆能力。,主题班会 记忆小故事,主题分析:记忆是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要想尽快地记住所学的大量知识,就要学会科学记忆,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记忆力。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各环节都有自己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于提高人的记忆力来说都非常重要。目的要求:加强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培养,以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主任 培训 发展 心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0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