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保健学导论PPT文档资料.ppt
《中国饮食保健学导论PPT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保健学导论PPT文档资料.ppt(3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 篇 总 论,第一章 中国饮食保健学概述,第一节 概念与内容,一、概念1、保健2、中国饮食保健学中国饮食保健学是在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思想观念出发,研究饮食与保持和增进人体健康及防治疾病关系的一门应用性学科。,3、几点说明:A、历史悠久:产生于中国的古代B、思想观念:“医食同源”、“药食同用”C、医学理论:中医理论D、特点:实践性与应用性E、营养学: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养学F、其它提法:中医饮食保健学、中医食疗营养学、中医营养学、中国药膳学、中国食疗学、中医食疗学、中医饮食营养学等。,二、主要内容 可分为食养与食疗两大部分。1、食养饮食养生以正常人体
2、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同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和区域以及人体在适应外界环境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生理反映、不同职业人群、不同疾病康复阶段的饮食养生,进而达到防病、强身、健体、益寿的目的。原理:调整机体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意义:是人体养生之本。内容十分丰富:如聪耳、明目、养颜、益智、安神等。,三、相关概念1、食补利用饮食物来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以及津液和肾精,是食养和食疗的重要内容之一。食补的方法:清补、平补、滋补、峻补、温补、缓补等。避免盲目进补或滥补。如人参等。,2、食忌 又称饮食禁忌、忌口、禁口,是指根据养生或食疗的需要,避免或禁止食用某些与养生或食疗不利的饮食物,是食养和
3、食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几点说明:A、中国饮食保健学的特点之一;B、强调对食物认识的两点论宜忌观;C、是有条件的;D、内容丰富:发物禁忌、体质禁忌、疾病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时令禁忌等。,四、关于食物外用五、历史地看待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中国饮食保健学与中国烹饪学的关系1、中国饮食保健学与中国烹饪学A、烹饪以养生保健为基础;B、中国饮食保健学是中国烹饪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C、中国饮食保健理论反映了中国烹饪最根本的特点;色、香、味、形+食养(食疗)=中国烹饪D、社会的发展对烹饪饮食保健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中国烹饪学与中国饮食保健学中国饮食保
4、健学必须与中国烹饪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中国饮食保健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1、联系:研究的内容与目的相同。2、区别: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中国饮食保健学:A、属于东方传统医学的范畴,更适合中国的国情;B、从宏观出发,从整体着眼;C、以医疗保健实践为基础;D、以人为本;E、强调无病强身,即病首先注视食疗;F、内容丰富而广泛;G、是我国在营养学领域研究的强项和优势H、不足:微观研究、量化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实验室研究等方面。,西方近代营养学:A、属于西方近代医学的范畴;B、从微观着眼;C、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D、以营养素为本;E、在世界上具有广
5、泛的影响;F、不足:局限性等。发展方向:两个体系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建立新的饮食营养保健学。,三、中国饮食保健学与药膳学1、药膳的概念 药膳是指以食疗食物为主,或配以适当的药物,通过烹调加工,制作成具有食养或食疗作用的美味佳肴,属于中国饮食保健学研究的范畴。2、药膳的种类 主要是指烹调食品,如汤、羹、粥、菜肴、面点等。此外,从广义药膳的概念出发,还包括了茶、酒、汁、蜜饯食品、糖果等食品。,3、药膳研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A、坚持以食物为主,以实用(食用)为前提;B、配伍中药的选择,应以“食用”和“安全”为前提;C、寓医与食,重视烹调方法对药膳的影响;D、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评价药膳在食养和食
6、疗上的作用。,四、中国饮食保健学与中国传统医学 1、中国饮食保健学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2、中国饮食保健学的建立,填补了中国传统医学学科门类的一个空白;3、中国饮食保健学的建立,更好地反映了传统医学中的一个特色和优势。,思 考 题 1.关于中国饮食保健学与西方近代营养学的较。2.阐述中国饮食保健学与中国烹饪科学的关系。3.你对药膳是如何认识的?,第二章 中国饮食保健学发展概况第一节 饮食保健的起源,一、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饮食保健活动;二、用火熟食是人类饮食保健史上的一大飞跃;三、酒的发明是对饮食保健的一大贡献。,第二节 历代饮食保健学的发展概况,一、西周至秦汉时期1、在医政制度上设置专
7、门的“食医”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师。2、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确立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饮食保健学的贡献:(1)对饮食养生意义的论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篇)。(2)对预防思想与饮食养生的论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篇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在预防医学中,饮食营养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素问
8、脏器法时论篇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世界营养学史上最早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对食物进行分类,并认为膳食应以上述四类食物为主组成,进而用于指导人们饮食生活的记载,是我国古代营养学领域的一大发现,它对于指导人们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精辟地、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是世界上最早而又最全面的膳食指南,在世界上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3)对膳食结构的论述,(4)对消化生理的论述 在消化生理上,黄帝内经提出了“脾胃学说”。由于脾胃在消化生理上的重要作用,故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实际上是从理论高度概括了脾胃在饮食营养
9、消化生理上的重要意义,这在传统饮食营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强调饮食营养,必须首先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这一内因,必须以脾胃为本,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人体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输送,这对于解决在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仍然存在着的许多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并正在影响着近代营养科学的发展。这种饮食营养以脾胃为本的思想也构成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科学的特点之一。此外,黄帝内经还对消化病理进行了论述。,(5)对食物性能的论述 在食物性能理论上,黄帝内经提出了“气味学说”、“五味调和说”等。关于对食物四气的论述:四气的作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6)对饮食营养基本法则的论述
10、有关饮食营养基本法则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总体概括为“食饮有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出了调理阴阳、三因制宜、谨和五味的饮食营养法则,(7)对食疗的论述 A、以食治疗疾病:B、食物配伍药物治疗疾病:已具有了“药膳”的含义,所载配方可谓是最早的食疗药膳方。C、使用药物治疗或针刺治疗的疾病也需要食养或食疗的配合和支持:D、以酒疗病与药酒:,(8)对食忌的论述 黄帝内经在强调饮食营养之宜,即“食宜”的同时,还从另一个方面论述了饮食之忌,既“食忌”,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中特有的“食忌学说”。(9)其它有关论述 黄帝内经中有关饮食营养方面的论述非常丰富。除上述内容以外,还有饮食卫生、饮食营养与疾
11、病等方面的内容。,3、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经典著作,收载了许多食疗食物,反映了中国传统医学“药食同源”的思想。4、其他有关文献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所撰,伟大贡献在于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二、晋唐时期 1、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唐代孙思邈撰。全书共三十卷,其中第二十六卷为“食治”专卷,是我国最早的有关“食治”的专卷(论)。对饮食保健学的贡献(1)首设“食治”专卷,强调以食治病;(2)汇集食疗食物162种,阐明其性味功效;(3)对防治营养缺乏性疾病的突出成就;(4)重视饮食养生;此外,对老年养生、妇幼保健、四时养生等都有论述。,2、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为唐代孟诜
12、所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食物本草学专著。对食物本草学的贡献(1)是我国第一部以“食疗本草”命名的食物本草学著作;(2)补充了唐初以前本草学中所未收录的食疗食物;(3)阐述了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妊产妇及小儿饮食宜忌等。3、其他文献 食医心鉴等。,三、宋元时期 1、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撰,全书贯穿了“医食同源”的思想,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饮食保健学专著。全书附插图20多幅。对饮食保健学的贡献(1)是一部注重医、食结合的,实用性较强的第一部饮食保健专著;(2)重视烹饪加工,也是一部保健食谱;(3)记述了少数民族的食品,丰富了食药资源;(4)强调妊娠、乳母、饮酒等食忌;(5)重
13、视饮食卫生。2、其他文献:寿亲养老新书等。,四、明清时期 1、随息居饮食谱 随息居饮食谱为清代王士雄所撰,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食疗保健食谱。2、调疾饮食辩 调疾饮食辩,又名饮食辩录,简称饮食辩,为清代章穆所撰,是一部价值较高的食物本草学著作。对食物本草学的贡献 汇集食疗食物600多种,采摘诸说,发表己见,修订错误;有食物,有配方,实用性较强。3、其他文献:食物本草、医学衷中参西录、老老恒言等。,第三节 饮食保健学的现代发展,一、饮食保健学研究的兴起与普及学科分化的条件:社会需求与学科研究的深入。二、高等教育中中国饮食保健学课程的确立1983年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创办;1987年中医养生康复高等教育
14、专业的开设;2000年中医学营养食疗专业方向的开设等。,第三章 中国饮食保健学的特点,第一节 整体饮食保健观第二节 辨体与辨证施食饮食保健观第三节 脾胃饮食保健观,第一节 整体饮食保健观,整体饮食保健观是传统医学中整体观念在中国饮食保健学中的具体体现。一、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在饮食保健学中的意义从机体整体上来考虑饮食保健。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饮食保健学中的意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第二节 辨体与辨证施食饮食保健观,辨体与辨证施食饮食保健观是传统医学中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在中国饮食保健学中的具体体现。一、辨体施食 体,即体质,是指人体由于受到先天禀赋和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
15、在其长期的生、长、壮、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适应能力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性。,0 7 14 21 28 35 42 49,0 8 16 24 32 40 48 56,肾中精气,肾中精气,男性,女性,年龄,年龄,所谓辨体,就是指根据个体的生理表现和体征,并结合先天禀赋、年龄、性别、饮食起居及天时地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和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类型的体质。辨体施食,则是根据辨体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养原则,并依据其原则选择相应的食物,再按照配方的原则,制定相应的食谱,以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辨体是确定饮食养生的前提和依据,施食是制定养生的原则。辨体施食
16、在饮食保健学中的意义:是正常人饮食养生的基本法则。强调了个体的差异性,加强了个体的针对性。,第二节 辨体与辨证施食饮食保健观,二、辨证施食证,即证候,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疾病的病理表现和体征,通过分析和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辨证施食,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疗方法及食疗食物和配方。辨证施食的意义:是疾病食疗的基本法则。,第三节 脾胃饮食保健观,脾胃饮食保健观是中国饮食保健学特有的一个特点。一、脾胃为饮食营养之本 1、脾胃在消化生理上的重要作
17、用:2、脾胃消化生理功能在饮食保健学中的重要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二、饮食保健应首先重视脾胃功能 1、调理和增强脾胃功能;2、注意饮食有节;3、重视饮食宜忌;4、重视烹饪加工。,中 篇 食物与保健,食物与保健在中国饮食保健学中的意义是中国饮食保健学的基础。食物与保健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与各论。涉及到食养与食疗众多的具体内容。,第四章 总 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食物的性能第三节 食物的应用,第一节 概论,一、食物与保健食物1、食物的概念:2、保健食物:食养与食疗3、食物保健作用的物质基础:天然物品的多成分性、多靶点性和多效应性。4、食物中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二、食物的保健学分类,第二节
18、 食物的性能,概述:1、食物性能:是对食物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国饮食保健学认识和使用食物的重要依据。2、食物性能与中药性能: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观念出发,食物作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性能上与中药性能相一致,但又有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发物理论等。,3、食物性能理论产生的依据:是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活动,对各种食物的医疗保健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不断充实、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理论。4、主要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以脏补脏等。以现代中药化学和药理学为依据,从分子或亚分子水平揭示中药的多成分性、多靶点性和多效应性,进而探索中药性能多样性的科学基础。(论中药
19、性能的多样性,赵兴连,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4),一、四气与五味(一)、四气1、概念:又称四性,是指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作用性质和特征。此外,还包括了介于寒凉与温热性质之间的平性。2、主要内容:四性实际上可概括为寒凉与温热两种对立的性质。寒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证,能够纠正热性体质,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温热祛(散)寒、温里、助阳主要用于寒性体质和寒性病证,能够纠正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3、几点说明(1)关于平性:是指食物的寒热之性不显著,作用平和,应用广泛,但习惯上仍称为四性;(2)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性质;(3)除了寒凉温热之外,
20、还有大寒、大热、微寒、微热等,它们只是程度上的区别,仍属于四性的范畴;(4)食物的四性分类根据四性的理论,可以将食物分为寒凉类、温热类及平性类三大类。(5)中医学认识食物四性的依据:是对食物作用于人体反应的概括(功能的概括),是与机体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二)、五味,1、概念:是指食物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淡、涩七种不同的作用性质和特征,但习惯上仍称之为五味。2、主要内容:辛发散、行气、行血、健胃主要用于表证、气滞、血瘀及食欲不振;甘滋养、补脾、缓急、润燥主要用于虚证、拘急腹 痛、润肠通便等;酸收敛、固涩、生津主要用于滑脱性病证和津伤口 渴等;,苦清热、泻火、燥湿、健胃主要用于热证、
21、湿证 和健胃等;咸软坚、润下、补肾主要用于瘰疠、痰核、瘿瘤 等肿块、大便燥结和肾虚等;淡渗湿、利尿主要用于水肿、腹水、小便不利等;涩收敛固涩主要用于滑脱性病证。3、几点说明(1)不同味的食物,其作用性质也就不同;(2)五味还包括了淡味和涩味,但习惯上仍然称为五味;(3)五味之外,还有“芳香”的概念,具有芳香气味的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走窜等作用;,(4)食物味的不同,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即味的物质基础不同;(5)常用食物统计:甘咸、酸辛苦;(6)一种食物可以兼有几种味,说明了一种食物具有多种作用;(7)味的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涩属阴;(8
22、)味与味的相互关系:配伍上的意义,如辛甘助阳,酸甘化阴等;(9)气(性)与味的关系:分别代表了食物性能的两个方面;对食物的认识应综合考虑到气与味两个方面。二、升降浮沉,三、归经,1、归经的概念:是说明食物作用范围或部位的一种性能理 论,是对食物性能理论的进一步完善。2、意义:增强了食物作用的针对性,对指导养生、食疗食物 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它进一步完善了食物性能理论。3、依据: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4、归经与五味:五味与五脏。5、一种食物(药物)归经的多样性:对多个脏腑有选择性作 用多靶点性。,四、以脏补脏,1、概念:是指利用动物的脏器来补益人体相应的脏器,或治疗人体相应脏
23、器的病变,又称“以脏治脏”、“脏器疗法”等。2、意义:明确了动物脏器的作用,有利于指导实践;属于血肉有情之品,作用较好。3、依据: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4、几点说明:应考虑动物脏器作用的特点;并非所有的动物脏器都可以食用。,第三节 食物的应用,一、食物的配伍关系 二、保健食谱的配方原则 三、食物禁忌,一、食物的配伍关系,1、配伍:是指根据养生或食疗的需要,选择两种以上的食物(药物)组合应用,是进行组方配膳的基础。2、配伍的目的:增强饮食保健的效果;适应人体养生保健应用的需要;减少食物(药物)的不良作用。3、配伍关系:“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须(相类性配伍):是指两种
24、性能作用相近的食物配合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其效果。相使(相使性配伍):是指两种食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食物为主,另一种食物为辅,以提高主要食物的作用。相畏与相杀(相制性配伍):相畏或相杀是指两种食物配伍使用,一种食物能减轻另一种食物的副作用。相恶:是指两种食物配伍使用时,一种食物能降低另一种食物的作用,甚至相互抵消,属于配伍禁忌。,相反:是指两种食物配伍使用时,能产生副作用或毒性反应,属于配伍禁忌。结论:1、相须与相使配伍属于协同(加强)性配伍关系;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属于拮抗性配伍。2、相须、相使、相畏、相杀应充分利用;相恶与相反则属于配伍禁忌。,二、保健食谱的配方原则,1、保健食谱与
25、配方:有原则的组合。2、配方原则包括主料、辅助料、佐助料。主料(君药):起主要作用的食物(药物)。辅助料(臣药):是辅助主料以加强保健作用,或兼顾 其它养生保健作用的食物。佐助料(佐、使药):是起消除食物的不良作用,或引 导归经,或调味赠色作用的食物。3、配方的意义:“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可以做到“多 而不杂,少而不漏”,更好地适应养生保健的需要。,三、食物禁忌,1、配伍禁忌A、配伍禁忌概念:是指两种食物在配伍使用时,可降低其养生保健的效果,甚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影响,俗称“食物相克”,应禁止相互配伍使用。B、内容:主要有相恶、相反,内容十分丰富。2、发物禁忌A、发物的概念:是指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饮食 保健 导论 PPT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