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得体 (3).ppt
《语言表达得体 (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得体 (3).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言表达得体,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导 入:,情境一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情境二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B,【教学目标】,1理解语言得体的的含义、特征;2明确高考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及考查方式;3指导学生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考 情 分 析,用语得体,高考题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近
2、几年考查了请柬、广告语、贺卡等题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题型。包括建议、欢迎辞、留言便条、赞赏语、邀请语、开场白、求职信、补写语句、补写言外之意等。考查的范围由重点考查谦敬语,到全方位与连贯、简明等一起考查。更注重学生生活知识的积累,与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解题技巧指导:一、掌握谦敬,1、【高考原题示例】2005年全国卷(黑、吉、桂)19题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2)请人
3、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2、师生互动:读过的课文或课外刊物中有哪些包含谦、敬的词语?(1)“家大舍小令外人”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2)用“小”“拙”“寒”“草”“愚”“鄙”等字表谦 如:“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
4、、“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3)用“贵”“尊”等字表敬 如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常见的一些谦辞敬语:,求人办事说拜托,请改文章说斧正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
5、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所说寒舍 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 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迁移巩固】,(2008年辽宁卷)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1)将 改为;(2)将 改为;(3)将 改为;(4)将 改为。,【答案】:(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
6、”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3)“高足”改为“学生”;(4)“欣慰”改为“高兴”。,二、符合语体,高考原题展示 例:(2004年江苏卷)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材料: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要求:内容适当。表达得体。符合口语特点。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学生思考后小组进行交流。,转换的要点:“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表达得体 3 语言表达 得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