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1022文档资料.ppt
《病例对照研究1022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对照研究1022文档资料.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比较,3,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4,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
2、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队列研究:按暴露分组,5,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
3、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队列研究:结局发生率,6,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
4、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回顾性:结果病因队列研究:由因及果,7,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8,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
5、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第九、十章:偏倚及控制、因果推断,9,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
6、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队列研究:检验病因假设,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组由“果”及“因”不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11,12,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比较,13,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匹配(matching):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7、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14,为什么匹配?,暴露:钙拮抗剂疾病:阿尔茨海默病 混杂因素:年龄,年龄:混杂因素年龄,阿尔茨海默病年龄,服用钙拮抗剂,15,频数匹配(成组匹配)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在病例组一致。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的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1:1配对),频数匹配,年龄 病例 对照 不匹配 匹配0-14 50 20 5015-29 30 20 3030-44 15 20 1545+5 40 5 合计 100 100 100,17,匹配的目的,提高研究效率每一研究对象提供的信息量增加。控制混杂匹配的因素必须是混杂因子。提高统计学功效,OR可信区间变窄。,18,
8、匹配增加了选择对照的难度。匹配因素不可以进行分析。匹配过头(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19,匹配过头,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不应匹配。只与可疑病因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因素不应匹配。(低估暴露与疾病的联系),20,匹配过头?,暴露:吸烟疾病:脑卒中匹配因素:血压,吸烟高血压脑卒中,较多吸烟,2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比较,22,一、提出假设,以往疾病分布的研究/现况调查广泛的文
9、献复习,23,二、制定研究计划,(1)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广泛探索疾病危险因子:不匹配或频数匹配。罕见病:个体匹配(Pitman效率递增公式2R/(R+1))1:1配对效率1.0;1:2配对效率1.31:3配对效率1.5;1:4配对效率1.6,24,二、制定研究计划,(2)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来源:医院为基础(hospital-based)医院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病案/出院记录社区为基础(community-based)社区监测资料/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25,二、制定研究计划,病例的选择新发病例回忆偏倚小,提供信息较为准确可靠现患病例受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影响死亡病例家属提供信
10、息,准确性较差,26,二、制定研究计划,病例的选择社区来源 代表性较强 不易得到医院来源 节省费用,容易获得,合作好,信息较完整、准确 容易发生选择偏倚,27,实际工作中的对照来源: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最多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最接近全人群无偏样本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28,以医院为基础选择病例时,对照应不患有与所研究疾病有共同已知病因的疾病。邻居对照:控制社会经济地位的混杂作用同胞对照:控制早期环境影响和遗传因素的混杂配偶对照:控制环境影响。,29,没有哪一
11、种对照一定优于另一种对照,因为不同对照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对照选择是否恰当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的关键之一。,30,二、制定研究计划,(3)确定病例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标准: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或国内统一的诊断标准,以便与他人工作比较自订标准时,要均衡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定量指标标准为病人和非病人分布曲线的交叉点。方法:要求通过某一级医院或实验室的诊断病人必须经过某项检查组织专家复查病例。,31,二、制定研究计划,(4)样本含量的估计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P0预期的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的比值比OR显著性水平:功效:1-,32,样本量,样本量越大越好所估计的样本含量并非绝对精确的数值病例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例 对照 研究 1022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