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文档资料.ppt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文档资料.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血 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2.缓冲功能,3.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4.防御和保护功能,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组成,(55%),(45%),(一)血浆 1.成分 晶体物质溶液:水、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气体 血浆蛋白:65 85g/L 白蛋白(A):4048g/L 分子量最小,最多 球蛋白(G):1530g/L 分子量较大,较少 纤维蛋白原:24 g/L 分子量最大,最少 肝病时 A/G比值(1.52.5:1),2.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2、:白蛋白 维持激素较长的半衰期:结合激素不易排出 运输功能: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等 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过程 防御功能:球蛋白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营养功能:营养贮备,(二)血细胞,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新生儿:约为55%意义: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 相对浓度。,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改变血细胞比容改变。,二、血量 全身血液的总量(7%8%7080ml/kg)循环血量:快速循环流动储存血量:滞留在肝、肺、腹腔 静脉和皮下静脉丛(流动慢)(失血10%代偿;失血20%临床症状 失血30%危及生命 输血),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
3、的比重 全血 1.0501.060(RBC数)血浆 1.0251.030(血浆蛋白含量)红细胞 1.0901.092(血红蛋白含量)利用比重不同 分离红细胞与血浆 测定血细胞比容和RBC沉降率,(二)血液的粘度 液体的粘度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即内摩擦。全血 45(取决于RBC数量,还受血流切率影响)血浆 1.62.4(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液的粘度和血流阻力相互影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粘度R,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形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蛋白质(80%来自NaCl)(75%-80%来自白蛋白)压力 大(占99.5%)小(占0.5%1.3mmol/L或3.3KPa)意义
4、 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保持细胞的正常体积 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三)血浆渗透压(300mmol/L或770KPa),血浆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进入组织液H2O 水肿,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如0.85%NaCl 1.9%尿素 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RBC保持其正常形态和大小的 溶液。如0.85%NaCl,等张溶液,等渗溶液,两者关系,(四)血浆pH值,pH6.9 或 7.8危及生命,pH7.35酸中毒 Acidosis,pH7.45碱中毒 Baseosis,二、红细胞生理(一)红细
5、胞的数量和形态:男性:4.05.51012/L;Hb:120160g/L 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 双凹圆碟形 直径约78um,无细胞核,中间薄,周边厚 成熟的RBC无线粒体,糖酵解是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双凹圆碟形有关 可塑变形性(piastic deformation)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可塑变形性:指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 能力。a.几何形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变形能力 b.RBC内的粘度:变
6、形能力(Hb变性或浓度过高时,粘度增加)c.RBC膜的弹性:变形能力,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大鼠),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于血浆 中的特性。产生原因:RBC与血浆的摩擦阻碍RBC下沉。血沉:通常用RBC第一小时末下沉 的距离表示RBC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影响因素:红细胞叠连(RBC彼此能较快的以凹面相贴)表面积和容积 比值与血浆的摩擦力血沉 取决于血浆的性质,而不是RBC本身: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叠连 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叠连,渗透脆性:指RBC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RBC对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抗力;渗透脆性RBC对低
7、渗溶液的抵抗力,2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O2和CO2:调节血浆PH:缓冲对 免疫功能:型补体的受体,(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 蛋白质和铁 合成Hb 1.红细胞生成所需的物质 叶酸和VitB12 RBC成熟 铁:食物(蛋黄、肝、豆类、菠菜)5%成人每天需2030mg 体内铁(来自RBC破坏)95%缺铁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叶酸和VitB12:合成DNA的重要辅酶 叶酸(蝶酰单谷氨酸)经肠粘膜入血四氢叶酸进入 细胞后转变为多谷氨酸盐 参入DNA合成 注意:(叶酸的转化需VitB12的参与)*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保护和促进VitB12吸收*叶酸每天需200ug,贮存量为5-20mg 缺乏3-
8、4月 DNA VitB12每天需1-3ug,贮存量1-3mg 缺乏3-4年后 幼RBC分裂增殖巨幼RBC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干 细 胞 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爆式促进活性 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骨 髓,(+),三、白细胞生理(一)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4.010.0109/L,(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1.白细胞的生理特性:执行防御功能的生理基础 变形-伸出伪足变形 穿过毛细血管壁(白细胞渗出)游走-借变形运动在组织内游走趋化-朝某些化学物质运动的特性(趋化因子)吞噬-正常细胞表面光滑,有保护性蛋白不被吞噬 选择性 坏死组织和外源
9、性颗粒缺乏保护机制 特异性抗体和某些补体的激活产物,2.白细胞的功能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清除衰老的RBC等 单核细胞:吞噬并杀伤病原体或衰老损伤的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合成释放细胞因子调控细胞生长 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嗜碱性粒细胞: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趋化因子A: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对抗病毒细菌癌细胞的侵犯,排斥反应)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浆细胞抗体)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文档资料 生理学 第三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