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景区导游词.doc
《悬空寺景区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空寺景区导游词.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悬空寺景区导游词 悬空寺景区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山西,我是你们的导游曾平,非常高兴剪刀你们,希望接下来的我能带给你们一段非常满意的旅行。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举世闻名的高空建筑悬空寺。悬空寺位于五岳之一恒山的脚下,地处山西省浑源县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所以悬空寺是真的非常值得一观的。悬空寺坐西朝东,面对摩天接云的恒山主峰天峰岭,背靠恒山的另一座主峰翠屏峰。全寺为木质所建,楼体大都悬空,下面就岩支撑的木柱都不及碗口粗,共有大小殿阁40多间,各种雕像80多尊,悬空寺距谷底有26米,它的最高处离地面大约有50米,举目远眺,悬空寺
2、像一块玲珑山木雕镶嵌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上。来过的游客都会说这么一句话:未上悬空寺,心倒是给悬起来了。因为悬空寺结构之惊险,造型之奇特,却令人叫绝。现在我们就一起想悬空寺出发吧。很多游客是不是都在好奇古人是怎样凭虚而建悬空寺的是吧,相传,在当年修悬空寺时,一位姓张的师傅率领一群巧匠承揽施工,他们把所用材料在山下加工,然后绕几十里山路运到寺顶山头,连人带料吊下半崖,凌空施工,然而悬空寺的整个建筑是依据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尤其是连接栈道的支撑木把悬空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因为相互连接而留下来的铁环。现在,让我们从侧面看一看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悬空寺是凹进崖龛中的,三面环
3、山,不受西北来的任何气流袭击,一天内日照时间只有3个小时,可少受日光侵蚀,延缓风化。可见,古人对建筑气象还是颇有研究的。各位游客悬空寺的游览我们到这里就结束了,这其中的奥妙你就慢慢去品吧!悬空寺景区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导游员句超。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悬空寺。我们现在处于名为“金龙峡”的峡谷中,金龙峡的东侧是恒山的主峰天峰岭,西侧是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山,而悬挂在翠屏山的半空峭壁间的就是举世罕见的悬空寺。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具有险、奇、巧的特点,共有楼阁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三教殿
4、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1500余年峡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临险境的感觉。这座纯木构建筑,瞩目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大有凌空欲飞之势,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民间道:“悬空寺,半天高,三尺马尾空中吊”,大诗人李白则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之。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狭窄。寺院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层式的楼阁,内设悬梯连接。第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寺院布局,由于建于悬崖峭壁之间,所以将一个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了。第一层是禅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的两个配殿,为比肩
5、式楼阁。真正体现“悬”的地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两座楼之间均由悬空飞架的栈道连接,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延时暗托”的建筑结构。看到这里大家肯定除了惊叹之外更多的是疑问,1500多年前没有先进的设备,工匠们是怎样凌空修建栈道的?他们是这样建造的,首先在岩石上凿开口小肚大的洞口,然后洞里放一个长度适中的木楔,再把一端加工成较小的内凹锥形为卯眼将事先用桐油浸过,可防蛀防腐的、当地产的铁杉木猛力砸进去作为横梁。因石洞口小肚大,外边用力越大里边咬合就越紧,这样固定的横梁就把压力传到了岩石上。而在横梁的下面用木柱支撑,这些木柱长短不一,有的着力,有的则虚设,甚至可以晃动,根本不受力,可以晃
6、动的支柱有十多根。当然,这些虚柱不仅仅是作为装饰用的,一般情况下并不吃力,一旦承重压力增大,就起到一柱顶千斤的作用,从而使悬空寺形成一座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危中见俏的奇特建筑。另外古代工匠大师们充分利用了峭壁的凹凸部分,使其避免风吹日晒,石砸雨淋,这也是悬空寺1500多年来仍岿然屹立保持原有风采的重要原因。悬空寺不仅以建筑奇巧著称于世, “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也在这座小小的建筑中体现。三教殿就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体现了中华民族民
7、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悬空寺不仅外形美观,转折升降的木梯上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木梯上用铁钉组成数十种莲花状的图案,如繁星灿烂,似铁水迸溅,令人赏心悦目,堪称古寺一绝。既起到保护木板和装饰的作用,又赋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进寺,踏步而上,可谓“步步登莲,吉祥如意”。集实用、装饰、宗教价值于一身,可见古代建筑工匠的良苦用心。全寺共有铜铸、铁铸、木雕、石刻、脱纱等塑像80余尊,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宝殿内的3尊脱纱佛像。其做法先用胶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产的麻(也叫夏布)一层层地裹,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贴金。塑完后把里边的泥胎从底部掏出,整个塑像形成空壳,高度达50厘米的塑像,净
8、重不超过3公斤,为悬空寺塑像中的一绝。古往今来,悬空寺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公元735年,大诗人李白云游至此,挥毫书写了“壮观”两个大字;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悬空寺后,在他的游记当中留下了“天下巨观”的赞誉;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曾无限感慨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悬空寺把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想必现在大家更加懂得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含义,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悬空寺景区导游词3山西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65公里。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对悬空寺都有做过修缮。以前
9、这里是南去五台山,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另外,古时这里经常发大水,河水泛滥成灾,人们以为有金龙作祟,变想建浮屠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空修造悬空寺。寺原名“玄空寺”,取义道家的“玄”和佛家的“空”,因悬与玄发音相同,后就称为悬空寺。悬空寺另外有传说,在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现在的大同)。北魏天使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宵客,下绝嚣浮”。意思是,让人们上这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将人间烦恼抛掉。这样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最后竣工。悬空寺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
10、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结构,面积仅152.5平方,建有大小40间。从寺院入口处有个山门,进入山门,有一个两层的楼殿,再往北,先后有两幢三层楼殿,两楼殿的底层和三层之间由上下两层栈道连接。由于通道很窄,只能通行一个人,因此从下层栈道进去,然后从上层栈道回来,游悬空寺的全程是单向环线的路程。悬空寺的整个外貌惊险、奇特而又壮观,整个寺院是建在“铁扁担”上。“铁扁担”是一根根很大的原木,有三分之二插进岩穴里,三分之一露在外面,楼房就建在这三分之一外露的木头上。悬空寺所用的木料是当地特产的铁杉木加工而成的,据说是用桐油浸过的,防白蚁也防腐烂。悬空寺背上有翠屏峰的山崖可以避雨,对面又有恒山可以挡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悬空 景区 导游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