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播控人员培训教程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播控人员培训教程1.pptx(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播控技术培训讲义,第一讲 播控系统技术基础,光学基础 电视原理 电视中心技术,光学基础,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光的波长范围很广,从3*103m到3*1017m,包含了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宇宙射线等。其中波长为380nm780nm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应,因此被称为可见光。只含有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成分的光称为复合光。,光学基础,光源和色温光源是指能发光的物理辐射体,如太阳、灯。光源的色温是用来描述光源的光谱分布的物理量。通常用光源的光与绝对黑体发出的光相比较,并用绝对黑体的绝对温度来表征。色温只表示光源的光谱特性,并非光源的实际温
2、度,其单位是开尔文(K)。绝对黑体是指既不反射也不透射光线,而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光学基础,近代照明技术种的标准光源:共5种。1、A光源:相当于钨丝灯在2800K时发出的光,色温2854K。2、B光源:接近正午直射的阳光。色温4800K。3、C光源:相当白天的自然光。色温6800K。4、D65光源:相当于白天的平均光照,为彩电标准。色温6500K5、E光源:是一种假想的等能白光,便于色度学计算。色温5500K,光学基础,还有一种彩色电视演播室中常用的照明光源,这种光源是卤钨灯,其色温是3200K。发出的光色略带些浅黄色调。光的度量电位1、光通量-光的功率单位,计量单位流明(lm)2、发光
3、强度-光源不同方向上的辐射能力,单位坎德拉(cd)3、亮度-表示发光面明亮程度,单位cd/m24、照度-光通量与被照物体表面积之比。,电视原理,视频的基本概念视频信号的描述电视信号及其分类视频信号的产生、处理和传送过程,电视原理,1、人眼视觉特性(1)视敏特性、亮度感觉、人眼分辨力、视觉惰性视敏特性: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程度不同。亮度感觉:人眼能够感觉到的亮度范围称为亮度视觉范围。这个范围很宽,从每平方米1坎德拉到几百万坎德拉。,电视原理,在同一时间能感受的亮度范围却没有这么大,通常,人眼能感受的上下限亮度之比为100:1,电影屏幕大致是这个比值,而CRT显象管能给出的亮度比值约是30:1。
4、人眼对景物亮度的主观感觉不仅取决于景物实际给出的亮度值,而且还与周围环境的平均亮度有关。对比度:原景物或重现图象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比称为对比度或反差。CRT显象管的对比度通常是30:1,电视原理,亮度层次:是指在画面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间可以分辨的亮度感觉差级数,也称为灰度层次或亮度梯级数、灰度级数。一般地,对比度越大,画面上亮度层次越丰富。结论-电视系统中,重现图象的亮度无需等于实际景物亮度,而只需保持两者的对比度相同即可。另外,人眼不能觉察的亮度级差在重现图象上无需呈现出来。这样,重现图象就能给人以真实感。,电视原理,视觉惰性:人的视觉对外界光刺激的响应有一定的延时。当一定强度的光突然
5、作用于人眼时,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当光消失后,亮度感觉也不是瞬间消失,而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消失。即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有一定的惰性,称之为视觉惰性。它是现代电影和电视的基础。电影和电视将一幅幅静止画面以一定的频率轮流显示出来,由于视觉惰性,就形成了连续画面的感觉。,电视原理,闪烁感觉:对于脉冲性的重复光源,人眼还有一个特性-闪烁感觉。当脉冲光源重复频率不太高时,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即闪烁感觉。脉冲光源重复频率提高时,这种闪烁感觉会随之减轻。当重复频率提高到一定值后,闪烁感觉可完全消失,人眼感觉的就是亮度恒定的不闪烁光源。不引起视觉闪烁感的光源最
6、低重复频率称为临界闪烁频率。电视机的临界闪烁频率经计算约45.8HZ。电视系统采用50HZ或60HZ场频。现代电视技术采用场频加倍技术,将屏幕闪烁频率提高到100HZ,完全克服闪烁感。,电视原理,人眼的分辨力: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称为分辨力,也称为视觉锐度,它反映了人眼的视力。分辨力的大小用分辨角表示,视力则用分辨角的倒数来定义。正常的视力在中等亮度和对比度下,观察静止图象时分辨角为1-1.5。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远远低于黑白细节,一般取彩色分辨角为4。人眼对运动景物的分辨力要低于对静止景物的分辨力,电视原理,2、彩色视觉特性和三基色原理(1)彩色视觉特性人眼在感知景物亮暗层次的同时,还能
7、感知景物的颜色,这就是彩色视觉。人眼的彩色视觉有两个特点:1、一定的光谱分布表现为一定的颜色。2、同一种颜色可以是不同的光谱分布。说明电视图象重现时只需使重现图象与原景物有相同的彩色视觉即可。人眼对波长为480nm640nm之间的光有较强的辩色能力。,电视原理,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亮度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色调-反映了颜色的类别饱和度-指彩色光呈现彩色的深浅程度。与色调合称为色度。,电视原理,(2)三基色原理: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可由三基色混合得成,彩色也可分解为三基色、三基色相互独立,混合色的亮度是三基色的亮度之和,混合色的色调和饱和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3)
8、混色方法 A.相加混色法:时间混色法、空间混色法、生理混色法。B.相减混色法;用于彩色印刷、胶片、绘画,电视原理,3、电视传像基本原理 电视扫描原理 逐行扫描、隔行扫描 我国电视广播的基本扫描参数 光电转换:摄像管、CCD。电光转换:CRT、LCD、PDP。,电视原理,象素:为了处理和传输图象,将景物图象分解成很多小点,这些小点就是象素。象素是构成电视画面的最基本元素,具有单值的亮度信息和空间位置。在摄像机的成像器件CCD以及电视机的显象管中,每一帧图像在空间上离散化为一个个象素;一帧图像可分解的象素数越多,清晰度就越高。,电视原理,扫描:扫描是指摄像管和显像管中电子束的顺序运动,一般在拥有较
9、高带宽的电脑显示系统中采用逐行扫描方式;在电视系统中采用隔行扫描方法。逐行扫描:在对一帧画面进行光电转换及电光转换的过程中,若扫描是一行一行从上到下依次进行,则称为逐行扫描。隔行扫描:为防止帧频过低在视觉上造成闪烁,将一帧画面分成两场来扫描,第一场扫奇数行,第二场扫偶数行。,电视原理,扫描行数扫描行数决定电视系统的图像分解力,也影响信号的带宽帧频和场频 帧频在25-30HZ间可以保证图像的连续感,同时视频信号的频带也不至于过宽;一帧图像分为两场,场频为50-60H宽高比传统电影的幅型比为4:3,电视原理,我国电视广播的基本扫描参数行数:我国采用PAL制,电视信号基带带宽6MHZ,规定扫描行数为
10、625行。帧频:我国交流市电频率为50HZ,规定帧频为25HZ,场频为50HZ。宽高比:我国电视采用传统电影的幅型比为 4:3。经研究,16:9是更符合视觉规律的画面宽高比。,电视原理,光电转换光电转换过程是在发送端的摄象机中完成的。其工作原理与所使用的摄像材料有关。摄像材料可分为两大类:摄像管和CCD器件。摄像管主要是利用了光电靶的作用和电子束的扫描来实现光电转换。CCD器件具有电荷存储和电荷转移的功能。,电视原理,电光转换电光转换过程是在接收端的显示装置中完成的。其工作原理与所使用的显示材料及结构有关。目前用于电光转换的显示器件有:CRT、LCD、PDP等几种。CRT(Cathode-ra
11、y Tubes,阴极射线管)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s等离子显示板),电视原理,电视信号及其分类目前世界上由于信号传送方式不同而产生三种互不兼容的彩色电视信号制式PAL:逐行倒相制,我国、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NTSC:正交平衡调幅制,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SECAM:调频行轮换制,法国、俄罗斯及一些东欧国家,电视原理,1、模拟彩色电视制式的相似性(1)隔行扫描(2)图象调幅(3)声音调频(4)残留下边带调制(5)亮、色度信号均取自R、G、B,电视原理,2、三大制式的不兼容性(1)频道带宽不同 NTSC:6M
12、Hz PAL:6、7、8MHz SECAM:8MHz(2)视频带宽不同 NTSC:4.2MHz PAL:4.2、5、5.5、6MHz SECAM:6MHz(3)行结构不同 NTSC 525/30 PAL、SECAM 625/25,电视原理,(4)色副载波不同 NTSC:3.579545 MHz PAL:4.43361875 MHz SECAM:4.40625 和 4.250 MHz(5)声频载波不同 NTSC:4.5 MHz PAL:5.5 或 6 MHz(取决于PAL的类型)SECAM:6.5 MHz,电视原理,黑白图象信号的特性:包括图象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复合同步信号。黑白电平峰-峰值为
13、0。7VPP,同步脉冲所处的电平称为同步电平,为0。3V,所以全电视信号为1VPP。图象信号提供画面内容,复合消隐使电子束在逆程期间截止,复合同步信号使接收端的扫描与发送端完全同步。在正程传送图象信号,在逆程传送复合消隐及复合同步信号。,电视原理,一帧电视信号中奇、偶场以及扫描行序号是有明确规定的。当场同步脉冲与前一个行同步脉冲相差一整行时,这个场同步即为奇数场的场同步;当场同步脉冲与前一个行同步脉冲相差半行时,这个场同步即为偶数场的场同步;奇数场的场同步前沿也兼起行同步前沿的作用,扫描行序号(简称行序)就是从这里开始计数的。计数到312.5行时,是该场(奇数场)的结束、第二场(偶数场)的开始
14、时刻,它对应于偶数场场同步前沿,从这里计数至625行为一帧。,电视原理,电视原理,人眼对亮度的敏感程度比对颜色的敏感程度高,当观看图像的细节和光线较暗时,人眼只能感觉到调试的差别而感觉不到色彩的差别。原始的彩色信号是红绿蓝三原色,称RGB信号或GBR信号。为了节省带宽并与黑白电视兼容,彩色信号可以表示成亮度和两个色差信号的形式。亮度信号根据亮度方程由红、绿、兰三基色信号得到;色差信号分别为RY、GY和BY,三个色差信号中只需两个,第三个可由其它两个求得,一般选择RY、BY,电视原理,色差信号有多种表示:Y、R-Y、B-Y Y0.30R+0.59G+0.11B色差信号与原RGB信号的幅度不同,为
15、了使幅度相同,要修正R-Y、B-Y的幅度。修正后的色差信号是Pr、Pb。Pr0.7(R-Y)、Pb=0.6(B-Y)传送时又会有幅度问题,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用U、V 表示幅度经过压缩的色差信号。U=0.5(B-Y)、V=0.8(R-Y),电视原理,电视信号及其分类人眼的视觉特性是制定电视标准的基础彩色电视信号必须兼容黑白电视机,因此根据恒定亮度定理和高频混合定理,彩色电视信号分成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分别传递。亮度信号Y0.30R0.59G0.11B色差信号RY和B-Y,电视原理,考虑到人眼对亮度敏感度较高,传输彩色电视信号时,亮度信号需较宽的频带,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而色度信号的带宽较窄,
16、可以实现大面积着色。我国彩色电视标准中规定亮度信号带宽为6MHZ,色度信号1.3MHZ三种制式与各自的黑白电视兼容,实现兼容的条件是:1.彩色电视广播必须含 有黑白电视广播中的亮度信号,即彩色全电视信号必须由亮度信号及色度信号两部分组成,且易于分开。,电视原理,2、彩色电视制式须具有与原黑白电视制式相应的特性,如扫描行数、行频、场 频、视频带宽,行同步、场 同步的各项指标等 我国采用PAL彩色电视系统,50场,625行,视频带宽6MHZ。恒定亮度定理:使再现的图像亮度仅由实际收到的亮度信号决定,不受色度通道的干扰,电视原理,高频混合定理:利用人眼对画面的细节和暗的部分不能判断出颜色的特点,而图
17、像细节 也就是亮度信号中的高频分量,我们可以用视频最大允许的频带宽度传送亮度信号,而对于色度信号只传送一个粗线条的彩色图像,使用较窄的频带。在接收端所恢复的三基色也只包含较低的频率分量,它们的高频部分都用同一亮度信号的高频分量来补充。利用这一原理,既可节省频带,又可减轻传送亮度及两各色差信号因共用频带而产生的相互干扰,电视原理,视频信号的产生、处理和传送过程摄像机拍摄(光电转换)后期编辑发送与接收,电视原理,来自被摄场景中的可见光经摄像机的镜头组被聚焦到分光系统,分光系统把彩色图像分解为红、绿、兰三基色图像,分别投射到三支摄像管的靶面上,靶面为光敏半导体,具有在光作用下导电率增加的特性。三支摄
18、像管的电子枪所发射的电子束同步地在这三个靶面扫描,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处理后通过切换台直接播出或转换成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电视原理,后期编辑:被记录在磁带上的素材,可通过控制多台录机和放机进行剪辑、加工;若使用非线编系统,需先将磁带上的素材录制到系统硬盘中,即“上载”过程,与上载相对应,把非线编系统中的节目录制到磁带上称”下载“过程。发送和接收:电视信号被调制后,通过卫星、无线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网等送到每一台接收机中。在接收机中信号被解调后通过解码系统分离出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反变成三基色信号控制显示系统中电子束的扫描过程,再现所拍摄的画面。,电视原理,PAL制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与处理。
19、先用分光系统将图象分解为三基色图象,光电转换为三基色电信号。亮度方程:Y=0.59G+0.11B+0.30R所以通过亮度方程可知只需传送Y,R-Y,B-Y将色差信号R-Y分量进行逐行道相,再将两个色差信号进行频带压缩,电视原理,压缩后的两个色差信号对一个副载波进行正交平衡调幅,形成色度信号。正交平衡调幅,是指将两个色差信号分别对频率相同而相位正交的两个副载波进行平衡调幅。它是对色差信号进行频谱搬移,减少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干扰,正交平衡调幅的优点:可以使两个已调的色差信号占据相同的频带,接收端用同步检波即可将它们解调出来。另外可以使已调色差信号中没有副载波分量,减少色度串扰亮度。,电视原理,两
20、个色差信号已调波之和称为色度信号。将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相加,形成与黑白电视信号相兼容的复合彩色电视信号。彩色全电视信号包括:亮度信号、已调色差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复合同步信号、色同步信号。色同步信号由911个周期的副载波信号组成,色同步信号的作用:传送副载波的基准频率和相位信息,保证接收端恢复的副载波与发送端同频同相。,电视原理,电视原理,6、PAL制彩色电视信号的传输:图象信号的残留边带调幅及其参数;声音信号的调频及其参数;电视频道的频带分布。残留边带调幅(VSB-AM)是调幅方式的一种,属于负极性调制,它只传送上边带和一小部分下边带,伴音属于调频,两个信号被调制在射频上,调制后其信号波形如
21、图所示:,电视原理,0.75M 图象载频f0 伴音载频 6.5 1.25M 6M 8 M 250K,电视原理,我国电视频道划分为VHF和UHF波段。VHF波段划分了12个频道,频率范围从48.5Mhz到223Mhz,每个频道带宽8Mhz,频率分布不是连续的。UHF波段划分了56个频道,频率范围从470Mhz到958Mhz,每个频道带宽8Mhz,频率分布不是连续的。VHF波段和UHF波段的间隙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划分了42个增补频道。,电视原理,开播及测试信号:有测试图和彩条。两者都是用电子方法产生的标准测试信号,测视图更多地用于电视接收机的测试和调整。彩条可用于测试电视系统中除摄像器件、彩色校正电
22、路等之外的所有电路系统的工作情况。,电视原理,彩条信号从左到右排列的顺序依次是白黄青绿品红蓝黑。国际通用的彩条有三种:100-0-100-0、100-0-75-0、100-0-100-25,这种标记称为四码标记,前两个数字表示组成白条和黑条的三基色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后两个数字表示组成彩色条的三基色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00-0-100-0又可称为100%彩条,100-0-75-0又可称为75%彩条。需掌握根据亮度方程画出各种彩条亮度波形的方法。,电视原理,同步机(1)-台从锁相、台主锁相。保证扫描与色度的同步,使图像信号能够准确稳定、准确传送。对于电视单机设备,同步机提供同步信号,作为形
23、成彩色全电视信号的基准。对于电视制作、播出等系统,同步机输出同步信号,完成系统内主同步机与各同步信号源之间的锁相,系统与系统之间的锁相。同步机时保证电视系统同步运行的核心设备。,电视原理,十、同步机(2)PAL制彩色同步机产生 七种基本同步信号:行推动脉冲H、场推动脉冲V、复合同步脉冲S、复合消隐脉冲B、副载波信号fsc、色同步门脉冲(旗脉冲)K和PAL相位识别脉冲P。,电视原理,十、同步机(3)行推动脉冲H和场推动脉冲V:行、场推动脉冲是电视中心系统内部行、场扫描的基准。复合同步脉冲S:复合同步脉冲用于控制电视接收设备行、场扫描的频率和相位,使其与发端同步。复合消隐脉冲B:复合消隐脉冲用于电
24、视接收设备行、场扫描的逆程消隐,避免逆程扫描线出现在屏幕上,对电视图像形成干扰。,电视原理,十、同步机(4)副载波信号fsc:副载波信号fsc供给电视中心系统内各彩色编码器使用,是频率稳定的正弦波。色同步门脉冲(旗脉冲)K:色同步门脉冲用来确定色同步信号出现的位置。PAL相位识别脉冲P:是使电视中心系统内各编码器形成的PAL彩色电视信号中V分量逐行倒相的顺序一致。,电视原理,十、同步机(5)行推动脉冲H、场推动脉冲V、复合同步脉冲S和复合消隐脉冲B用于保证电视系统行、场扫描的同步,称黑白同步脉冲。副载波信号fsc、K脉冲、P脉冲用于形成PAL彩色电视系统中各编码器中的色同步信号,把发送端副载波
25、的频率、相位和逐行倒相的顺序送到接收端,保证收发端重现彩色的一致性。这七种基本同步信号从不同的方面保证了电视系统同步的工作。,电视原理,十、同步机(6)由七种基本同步信号构成的同步系统,需用多条电缆分别把它们传送到其它电视设备,系统非常复杂。为了简化系统,同步机把这七种信号复合成一个黑场信号,即只有黑电平的彩色全电视信号,作为系统锁相的基准,用一根电缆输送到各电视设备,各电视设备再从黑场信号中分解出所需要的各种同步信息。,电视中心技术,一、采集技术二、制作技术三、播出技术,电视中心技术,一、采集技术1、摄像机技术2、传输技术3、其他,电视中心技术,一、采集技术1、摄像机技术(1)分类 广播电视
26、用广播级 准广播级 专业(业务)级 家用级 特殊用监视、军用、红外、夜视仪、医用。,电视中心技术,一、采集技术1、摄像机技术(1)分类 摄像管 CCD(电荷藕合器件)行间转移 IT方式 帧间转移 FT方式 帧行间转移 FIT方式,电视中心技术,一、采集技术1、摄像机技术(1)分类 数量:3CCD 单CCD 尺寸:2/3 1/8,电视中心技术,一、采集技术1、摄像机技术(1)分类 一体化:单体机 不可分离式 可分离式,电视中心技术,一、采集技术1、摄像机技术(1)分类 硬盘式:随时录制 随时删除 超前记录(循环记录),电视中心技术,一、采集技术2、传输技术 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微波、卫星、转播车
27、、箱载EFP。3、其他 摄象机无线发射/接收装置、电子场记板、现场监看板。,电视中心技术,二、制作技术 1、编辑录像技术 2、非线性编辑技术 3、特技机技术 4、切换台技术 5、字幕机技术 6、调音台技术 7、其他,电视中心技术,三、播出技术1、播出切换技术2、播出存储技术3、磁带播出技术4、硬盘播出技术5、媒体资产管理,电视中心技术,电子编辑方式直接编辑和间接编辑CTL 编辑和TC码编辑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在线编辑和离线编辑-时间码(TC)、CTL码,电视中心技术,CTL码是由专用的CTL磁头在录像带控制磁迹上记录的控制信号,是频率为25Hz(PAL制的帧
28、频)的方波脉冲。它记录在录像磁带的边缘,作为重放时伺服的基准信号。与画面对应的编码是相对的,其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在基准点计数器清零的办法方便地计算出节目的长度,编辑时可以在任意时刻进行清零,以便实时掌握编辑时间,然而CTL码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CTL码是以场为单位录制在磁带纵向磁迹上的脉冲控制信号,走带时间以帧数显示,一帧图像所得到的CTL码在磁带上的位置是相对的,无绝对的对应关系,一旦出现计数错误或磁粉脱落就无法正常记录节目时间。,电视中心技术,TC(Time Code)就是时间码,在模拟磁带摄像机和录像机上是一种记录在磁带上用小时,分,秒和帧等信息表示图像在磁带上位置的地址数字码。时码提供了
29、所记录的信息在磁带上的准确位置,每一帧画面对应一个时间码,是磁带的绝对地址,从而在编辑节目时,使在素材上标记的入出点更加准确。为后期编辑提供了方便,节省了编辑时间,也提供了一种通用的便于节目交换的时间方面的标准。,电视中心技术,视频特技切换键控特技:键控特技是一种电子特技的方式。键控特技是键信号控制特技。键信号是“黑白”信号;是分割屏幕的不规则形状。键信号不是由专用的分画面门控电压形成器提供,而是由作为键控源的视频信号形成。,电视中心技术,键控特技类型:自键外键色键,电视中心技术,键控特技类型:自键门控电压由参与键控特技的两路视频信号中的一路的亮度信号形成。也称亮度键控。,电视中心技术,键控特
30、技类型:自键的工作原理:键源信号通常是在黑底上的白色字符或图形,它的电平只有高低两种。调整键控电平可使被键入的字符等边缘清晰且杂波干扰小。自键多用于黑白字幕及图形的嵌入。,电视中心技术,键控特技类型:外键门控电压不是由参与键控特技的两路视频信号提供,而是由第三路信号的亮度电平获得。,电视中心技术,键控特技类型:外键多用于彩色字幕的嵌入。外键、自键所需的键源、键入信号可由专用的输入端输入外,有的视频切换系统设有键母线,可提供多个键源、键入信号供选择。有的视频切换系统还可在一级M/E中实现多级键控效果。,电视中心技术,键控特技类型:色键门控电压是由参与键控特技的两路彩色信号中之一的前景信号的色差分
31、量来形成的。色键源信号可以是任何单一颜色。单一颜色部分嵌入要合成的画面。,电视中心技术,键控特技类型:色键工作原理:RGB色键用前景信号的R、G、B分量形成门控电压。编码色键用前景信号的彩色全电视信号形成门控电压。硬色键前后沿很陡的键控电压,显得生硬、不柔和。软色键前后沿斜线的键控电压,显得柔和,适合前景中有玻璃、薄纱、烟雾等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物。有不同的方法实现。,电视中心技术,视频特技切换系统的组成:是由视频信号切换部分、帧同步器及数字视频处理器(DVP)组成。视频切换是指在多路输入视频信号中任选一路或数路信号输出。特技是指在两段素材的衔接处设置一些特殊的视觉效果。现已将二者合为一体,通常称
32、为视频切换台或特技机。,电视中心技术,视频特技切换系统的要求:参与切换的视频信号及设备做到“三统一”。即节目制作系统内的时间统一、相位统一、幅度统一。时间统一就是要求参与节目制作的视频信号之间是完全同步的,即同频同相。相位统一就是要求各路信号源色同步相位一致,PAL制中,色同步相位是135,要求色同步误差不超过3。,电视中心技术,幅度统一就是信号源的信号幅度应该一致。视频特技切换设备的要求:1、线性失真小,要有足够的带宽。2、各信道间串扰小。3、非线性失真小,DG0.5%,DP0.24、亮色增益差1%,亮色延时差10ns5、介入增益为1。6、切换稳定可靠。,电视中心技术,视频切换形式有:快切、
33、慢转换(包括化入化出和淡入淡出)、划像、键控、数字特技。数字特技的原理是将模拟视频信号变成数字视频后存储在帧存储器中,然后,通过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不同的处理,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特技效果,如旋转、翻页、马赛克、尺寸变化、油画、倒影、瓷砖、镜像、画面分裂、画面移位、运动轨迹效果等。其关键技术是帧存储器的读写地址运算和空间滤波的数字视频处理,电视中心技术,台主锁相:外台同步信号被本台同步信号锁定的锁相方式。台从锁相:本台同步信号被外台同步信号锁定的锁相方式。帧同步器是利用帧存储器的异步工作,在外台和本台的时基之间起缓冲、隔离作用。帧同步器工作原理:由输入信号的同步信号产生写入时钟,将A/D后的输入
34、信号写入帧存储器;由基准同步信号产生读出时钟,从帧存储器中读出数据,经D/A后输出锁相的信号,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分类: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新闻采访电子现场节目制作系统(EFP):现场制作节目。演播室制作系统:演播室中录制节目虚拟演播室制作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由便携式摄象机、录象机构成。电子现场节目制作系统(EFP):主要包括摄象机、摄象机控制器(CCU)、视频切换台、调音台、视音频分配器、录象机、信号监测设备。一般情况下,视频系统至少需要三个信道,即三台摄象机,大型节目需增加至4-6台。现场节目制作通常需要利用转播车来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演播室制
35、作系统:设备主要有:摄象机、话筒及各种灯具等。控制室中有视频系统、音频系统、灯光系统等。具有较好的音响效果、完备的灯光照明系统及布景等。视频系统:CCU、特技切换台、字幕机、数字视频特技(DVE)、录象机、监视器音频系统:调音台、录音机、扬声器灯光系统:灯光控制台,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在高档多媒体电脑的基础上构造的专用数字视音频后期制作设备,它不但能完成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的大部分工作,还集成了电视台后期机房中的多种传统设备的功能,如硬盘数字录像机、编辑控制器、切换台、特技机、字幕和图形的创作、动画制作等,非线性系统的工作原理,非线性系统的工作原理,特技硬件 大容量硬盘 数字接口 新型视频总线 新的AAF文件格式,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视音频处理子系统通常是以板卡的形式实现的。从硬件构成来看,此类板卡可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单通道系统只能对一路视频进行压缩记录和解压回放,这就意味着系统无法完成多层画面的实时处理双通道系统由于可以完成两路视频信号的解压回放,再与系统内部其它处理单元相配合,就可以完成两路活动画面的实时混合处理,非线性系统的视音频处理子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单通道视音频系统,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THANK YOU VERY MUCH 谢谢大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