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运动的康复07月18日文档资料.ppt
《手部运动的康复07月18日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部运动的康复07月18日文档资料.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创造世界文明的特殊劳动工具,无论在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都起着重要的感知、活动、握持、操控等作用。正因如此,手部外伤非常常见,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手外科病人日益增多。目前我国手外科治疗的技术也趋于成熟,然而大多数医院仅局限于自身水平及条件所限,治疗上停留于“消灭创面、组织修复、功能重建”,对于手外科康复治疗,大多只是嘱咐“注意功能锻炼”或指导必要的康复训练。其实,目前在世界上,包括手外科康复治疗在内的康复医学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已提升至与临床、保健、预防同等重要的地位。欧美国家自60年代后期开始强调手康复的重要性,并有专门从事手治疗的理疗师及作业治疗师,由于康
2、复治疗的早期介入,手外伤病人的手术效果和功能恢复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手康复是在手外科诊治的基础上研究手功能障碍原因、防治及如何恢复或补偿手功能的学科,因此,从受伤到手术前后,从组织愈合到功能恢复,从职业训练到重返社会,都需要康复治疗。,(一)手部骨关节解剖学概要 手部骨关节由掌骨和指骨构成,掌骨近端为掌骨底,远端为掌骨头;指骨近端为底,中间为体,远端为滑车。指骨分远、中、近。拇指二节指骨,其余指三节指骨。143(二)手部动力装置解剖概要 手指关节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其运动形式包括屈伸、收展,各手指关节的运动还可联动,这与其周围韧带肌肉的分布位置形式是分不开的。,(三)
3、生理功能与解剖特点 1、手部关节结构特点:掌、指骨之间构成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掌骨间关节为平面关节,仅有轻微活动。掌指关节由掌骨头与指骨底构成,关节囊薄而松弛,掌侧和两侧均有韧带加强137,掌侧韧带厚而坚韧,由纤维软骨构成,两侧的侧副韧带从掌骨头连至指骨底的两侧,次韧带在屈指时紧张,伸指时松弛;掌指关节可作屈、伸、收、展及小幅环转运动。指骨间关节共有9个,拇指1个,其余各指2个,由各相邻指骨的底和滑车组成,关节囊松弛,掌侧和两侧由掌侧韧带和侧副韧带加强;指间关节为滑车关节,仅能做屈、伸活动。,2、手部关节的稳定性 掌骨关节的稳定性来自于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的韧带,掌骨之间存在各方向韧带
4、包裹,掌骨与掌骨之间相互紧密连接,限制了掌骨的活动度。附着在掌骨上的骨间肌在掌骨运动时也可以起到动力稳定的作用。掌指关节为杵臼关节,能够进行多方向活动,掌指关节两侧为坚强的侧副韧带加强,上下分别有屈伸肌腱动力性稳定。指间关节除关节囊本身增强稳定性外,两侧的侧副韧带和掌侧韧带分别从三个方向加强,末节指间关节周围还有手指屈伸肌腱在末节指骨附着点处得以加强。,3、手部的运动特点 根据手的功能,手部骨关节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是手的固定部分,包括第二三掌骨、小多角骨和头状骨。他们是相对稳定,是手部活动中心和支柱。其他三组绕此组进行活动,故在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过程中,恢复此组的正常解剖结构和运动功
5、能至关重要。第二组是拇指、第一掌骨和大多角骨,具有很大的活动度,大鱼际肌群、拇指的屈、伸、收、展肌肉均附着在此组骨骼上,使拇指能适应各种活动。从手的整体功能来说,拇指占了50%的功能。所以在手外伤治疗时,拇指的功能至关重要。,第三组是示指,他有单独伸、屈肌,相对独立,和拇指配合能完成手部70%80%的功能。第四组是中、环小指,第4、5掌骨和钩状骨,对扩大手掌,协助拇、示指的握、持等动作起配合作用。从手部各关节的整体分析,有休息位、功能位、保护位之分。手的休息位是腕关节背伸10,示指至小指如半握拳状,拇指部分外展,拇指间接近示指的远侧指间关节。手的功能位是手进行劳动时最常采用和功能最大的姿势,表
6、现为腕关节背伸2025,拇指外展、对掌,其他手指略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曲,而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相当于握小球的体位,该体位使手能根据不同需要迅速做出不同动作,发挥其功能。外伤后手的功能位是以此为标准的。保护位是为了保护和维持手部功能而设,如虎口挛缩畸形在手术松解后,需将拇指放在最大限度的外展,后伸和对掌位进行固定,使日后拇指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又如掌指关节整复术后宜将掌指关节固定在屈曲90体位以防止韧带的挛缩。,(四)运动康复方法的选择 一、治疗目的与运动康复方法选择 手部骨折脱位的治疗目的,是恢复手部的稳定性,以适应手 指的复杂功能。手部的运动的康复是以恢复手指灵活性为主要目的,因
7、此相对于手负重骨或其他主干骨,手部骨折时间不宜过长,或在固定期间应及时更改固定方式,以利于手指诸关节尽可能早的进行功能锻炼。手部运动康复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影响稳定的基础上尽快并最大限度地恢复手的活动功能。对于稳定性骨折,一旦肿胀和疼痛减轻(一般伤后57天),即可开始主动活动。例如:进行固定部位肢体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减少组织水肿和肌肉失用性萎缩;不稳定性骨折一般在固定3周左右,也可主动练习。,1、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骨折分为两种类型:(一)不经过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复位后用石膏托固定4周,陈旧性骨折即使有轻度移位和成角畸形对拇指功能影响不大。(二)通过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复位容易,
8、但固定困难,常需手术治疗,一般6周左右。运动康复要点:固定期:患肢示、中、环、小指主被动运动。开始以被动运动为主,用健手辅助伤手进行指间关节的屈伸运动。待局部疼痛消失后,以主动活动为主,每日3次,每次活动时间以局部无疲劳感为宜。并对伤手进行局部按摩,至皮肤发热为止。骨折愈合后:拇指外展、内收、对掌及屈伸活动练习。开始以被动活动为主,用健手握住拇指练习,运动幅度不宜过大,以骨折部位不敢疼痛为限,每日3次,每次30分钟。1周以后开始主动活动,运动幅度逐渐增大。,2、掌骨干骨折 一般骨折固定46周。在早期固定后即可开始指间关节运动,并逐渐增加幅度和力量。经过手术内固定后的患者,术后即可开始主动活动手
9、指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掌指关节,以促进水肿消除;23周可以开始主动活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3周后可开始逐渐开始负重锻炼;6周后基本可完全负重锻炼。,3、掌骨颈骨折(1)骨折整复后:石膏或夹板固定36周,维持腕关节1520伸直位,MP关节70屈曲,IP一般不固定(假设没有指骨旋转问题)(2)固定期:以拇指和健指的被动活动为主。一周后可以为主动活动,术后35天进行伤指的DIP和PIP的关节被动活动,禁止MP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被动运动,防止骨折端剪力影响骨折愈合。腕关节和肘、肩关节可进行主动运动。(3)活动期:36周后去除固定,伤指MP关节开始运动,先进行被动附加运动,松动关节,继后改为被动加主动运动,当
10、MP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时,可开始主动抗阻运动训练。伤后8周,进行肌力、耐力训练。,4、指骨骨折(1)近节指骨骨折:骨折复位后,掌指关节屈曲45,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用背侧石膏条固定46周。(2)中节指骨骨折:骨折复位后,向掌侧成角者应屈曲位固定,向背侧移位者应伸直位固定46周。(3)末节指骨骨折:整复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近侧指骨关节屈曲90,远节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6周。,指骨骨折进行运动康复注意要点:(1)固定期:一、术后2天开始健指主动活动。若健指与伤指的屈伸没有牵连关系,可以进行主动运动。若有牵连关系,则以被动活动为主。每次活动应达到最大活动范围。二、固定后即可开始腕关节、肘关节的主动活动
11、。三、待伤指疼痛肿胀开始消退,开始伤指被动屈伸活动,活动范围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稳定性、软组织破坏程度、固定的牢固程度综合分析。若中节、远节指骨骨折,MP关节活动范围可稍微大一些;若近节指骨骨折,MP关节活动会影响骨折愈合,所以不宜活动关节。()外固定去除后:一、重点是指间关节屈曲练习。若骨折愈合好,先进行被动附加运动。继之以被动生理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若骨折愈合不满意,活动时,应先固定保护好骨折部位,然后进行指间关节的被动活动。二、等指间关节的挛缩粘连松动后,以主动运动为主,助动运动为辅。直至各关节活动幅度恢复到最大范围。三、远节指骨骨折,指端常合并过敏,需脱敏治疗,用各种不同物质摩擦、敲
12、打指尖。,、肌腱损伤修复术后5、1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治疗与运动康复;术后用背侧石膏托屈腕位固定,维持腕关节45屈曲,MP关节屈曲40,IP关节伸直位,肘关节屈曲90位,被动屈伸IP关节。1)13周的练习原则是:主动伸直(在夹板范围内)、被动屈指(利用橡皮筋被动屈曲)、腕关节不能主动活动,每日数次,逐渐增加运动次数。I、术后2天开始伸IP关节。II、在MP、PIP屈曲位,轻柔被动活动DIP关节。III被动屈曲/伸直IP和MP关节。IV、在MP屈曲90位,被动屈曲IP关节。2)46周练习的原则是:I调整背侧石膏托,维持腕关节0伸指位,MP关节屈曲、IP关节伸直位。II主动轻柔地屈曲(伸直)IP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康复 07 18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