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知识文档资料.ppt
《护理知识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知识文档资料.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士常用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四、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五、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六、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七、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八、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九、(血)气胸护理常规十、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十一、癫痫持续状态护理常规十二、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十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十四、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十五、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十六、脑梗死护理常规十七、脑出血护理常规十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十九、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病人及家属
2、的入院(科)宣教。及时评估:包括基本状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3、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4、卧位与安全: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牙关紧密、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高热、昏迷、澹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多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5
3、、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6、遵医嘱配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7、保持多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8、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9、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予以外周静脉营养。,10、基础护理: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
4、清洁;五到床头:医、护、饭、药、水到病人床头)。晨、晚间护理每日2次,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次,注意眼的保护。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小时协助病员翻身、拍背,指导做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11、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病人,据情作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大小,对光反应。2、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
5、,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4、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血反应。护理要点1、呼吸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2、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3、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5、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6、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式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7、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长
6、,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擦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8、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挡,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症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通路,避免滑脱。,9、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10、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每12h翻身一次。11、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
7、擦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七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健康教育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2、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2、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3、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
8、,花斑,紫绀等表现。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5、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30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6、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患者其他主要脏器的功能。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护理要点1、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保持病房安静。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用药,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给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后,血压不升时做好准备,输血准备。3、做好一切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等监护。4、需要时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以便抢救用药,随时检测CVP,若无条件做深静
9、脉穿刺,应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5、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面罩式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当呼吸衰竭发,生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术后护理常规护理。6、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7、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8、做好多种管道的管理与护理,预防多种感染。,9、病因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按其不同病因进行护理。10、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11、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
10、要将患者的基础疾病,诊疗经过,药物准备情况,患者目前情况,特殊医嘱和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交接班,每班要详细记录护理记录。,指导要点1、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2、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3、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四、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意识与精神状态,特别是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痰鸣音;对自身疾病及气管切开的意识;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2、评估气管切开用物是否齐全,包括气管切开点、镇静剂、肌松剂、局麻等抢救药。,3、床旁备气管切开护理旁,包括无菌缸内置生理盐水,无菌持物钳,气管內滴药注射皿,一次性吸痰管等
11、。4、评估环境是否清洁、明亮。(护理措施)1、讲解气管切开是一项有创性的紧急抢救措施,患者意识清楚时必须征得患者知情书面同意后进行。2、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两肩部垫一沙袋式被服等,以便于气管切开。,3、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并了解患者耐受情况,及时吸痰,保持气管通畅。4、气管切开后,检查系带是否合适,套管周围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污染敷料,消毒伤口及周围组织,将无菌纱布剪成“Y”字形,垫于气管套管下。5、对于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应整理好呼吸机的管道,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核对参数;未使使用呼吸机患者用生理盐水纱布盖于气管套管上。,6、外套管固定带应打死结,松紧度以通过一指为宜。患儿宜约束
12、双手,严防自行拔除套管,内套管应6小时清洗消毒一次。7、鼓励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痰液粘稠时,及时往气管内滴药,防止痰液结痂堵塞气管。8、注意伤口出血及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应立即配合医生处理。禁用吗可长因,呱替啶等抑制呼吸的药物。,9、密切巡视患者,一旦发现脱管,应立即用气管撑开钳撑开切口,迅速插入套管。10、做好拔管前后病情观察。拔管前,应先试行堵管。当痰液减少,呼吸及咳嗽功能明显恢复,病情稳定,试行堵塞内导管12天;如无呼吸困难和缺氧等征象,再行安全堵塞套管24天,如患者发音良好,呼吸、排痰功能正常,自觉呼吸通畅,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情
13、况,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处理。,11、凡为传染病,绿脓杆菌感染者,用物及操作按隔离措施处理。(健康指导)1、向家属说明,气管切开后因咳嗽,吞咽动作和进行机械通气时,套管前端极易擦伤气管前壁粘膜而致气管渗血,甚至可磨破气管前壁及其附近的无名动脉,引进大出血和危及生命。2、对意识不清且躁动患者,向其家属说明,医务人员采取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以防患者自行将套管拔除。3、向患者交代拔管前后注意事项。,五、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变化。2、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3、观察气管分泌物的性质、颜色。4、拔管后的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率、血压、血
14、氧饱和度,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交换量是否足够,皮肤粘膜色泽是否红润,同时遵医嘱行血气分析。观察有无喉头水肿,粘膜损伤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管理要求1、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度左右,相对湿度60度。2、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戴口罩、戴手套。,3、无论是经鼻腔或口腔插管均应注意固定牢固,做好标记;防止口腔插管及时牙垫脱落;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4、气囊管理: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在给气囊放气前或拔除导管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5、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的进行气管内吸痰;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
15、腔、鼻腔;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过程中出现气管痉挛,紫绀,躁动不安等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6、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疼药或镇静药。7、气道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上气道的湿化,实话功能缺失,易导致痰液潴留,结痂等并发症应加强气道湿化(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8、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每天做口腔护理两次。9、经鼻或口腔插管拔管方法:原发病治愈应适时拔管,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如无禁忌症,以床头抬高
16、30度以上为宜,以减少返流和误吸。吸引气管插管以上经口腔排出堆积在套管,以上的分泌物,因其在套管放气后可被吸入到下呼吸道;吸入高浓度氧数分钟(每分46/L),将套管内气体放出;将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略超过其长度,边吸痰边拔管,以防积存在气管内套管周围的分泌物被误吸;拔管时在呼气相将导管拔除,以便拔管后第一次呼吸是呼出气体,以免咽部分泌物吸入;,一旦异管拔除后,将患者头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入气道;拔管应尽量在白天进行,以便观察病情与及时处理拔管后发生的并发症。10、拔管后的护理:口罩(面)罩吸氧,以保证安全;4小时内禁食,因为此时声门关闭功能及气道反射功能不健全;禁止使用镇静剂,因为拔
17、管后如有烦躁,可能是缺氧的表现;,予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咯痰;指导要点1、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感。2、吸痰前应与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3、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在充气时可采用两种方法,最小漏气技术(MLT)式最小闭合容积技术(mov)。,4、拔除异管前必须使用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5、拔管后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咯痰。最小漏气技术:套囊充气后吸气时容许不超过50ml的气体从套囊与气囊壁间的空隙漏出,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ml/次进行套囊放气,指导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为止。,最小闭合容积技术:套囊充气后刚好吸气时无气体漏出。
18、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ml/次进行套囊放气,听到漏气声向套囊内注气0.1ml/次,无漏气即可。,六、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SPO2变化;2、评估患者的面色,肢体活动,自主呼吸的力量;注意呼吸平率、节律,深浅度及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配合情况。3、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了解呼吸机报警原因,及时通知医生处理。,4、每日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PH、PaO2、PaCO2的变化,根据变化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发现酸、碱中毒时,及时对症处理。5、察痰量及性状,了解有无肺部感染或肺水肿等。护理要点1、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各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确
19、定呼吸机工作状态。预设潮气量(VT)68ml/kg,频率(kk)1620次/分,,呼/吸比(1:E)1:1.52,吸入氧浓度(FiO2):40%60%。2、向清醒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取得合作,消除恐惧心理。3、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痰,吸痰前后要予以3min纯氧吸入,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并妥善固定气管内插管式气管套管;严格无菌操作。4、呼吸机通气过度导致血压下降,未经医生同意护士不可任意调节呼吸机参数。,5、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与正常剂度范围内。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4度。6、保持呼吸机管路中的集水杯方向向下,且处于最低点,以免集水阻塞管路或流入患者气道内或返流湿
20、化罐。勤倒集水杯内集水。7、吸机管道一人一换,长期带机患者应每周更换。每周冲洗呼吸机上的过滤网。8、呼吸机管道和人工气道加接螺纹管,以免牵拉刺激引起气道损伤和人工气道脱出。,9、注意患者体位的舒适度,避免人工气道与患者气管成角,避免人工气道扭曲,折造,滑出或接头松脱。10、有心血管功能不良,血容量不足,高龄,原有低血压,易导致低血压,应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循环稳定。11、局部物理治疗每4小时1次。12、医嘱使用镇静剂,并在护理记录上准确记录用法用量及患者用药后状况。,13、呼吸机旁备简易人工呼吸口,如遇呼吸机功能丧失或停电,先将氧气管与简易人工呼吸口相连,按操作程序用气囊通气,直至问题解决。14
21、、心理护理:呼吸机通气支持的患者,由于本身病情危重,加上环境的陌生及呼吸机带来的异常声响交流障碍,舒适改变等,易出现焦虑,恐惧及不合作等心理问题;部分患者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机心理依赖问题。,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理解与疏导,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了解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建立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可备纸笔或写字板等非语言交流形式,鼓励患者主动加强自主呼吸,争取早日脱机。指导要点1、患者发生缺氧和呼吸困难时,如不能马上找到原因,应立即脱开呼吸机,用简易人工呼吸口辅助通气。,2、注意保持湿化口中蒸馏水量,并及时清理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3、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
22、和紧张。,七、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置管的长度、时间。2、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分泌物等感染体征。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征象。护理要点,1、保持穿刺点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日换药一次,疑有污染随时换药。2、妥善固定导管,导管各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防止脱落。3、深静脉测压,通道连接专用延长管和三通,禁止连接头皮针,肝素帽,输液通路连接处尽量少用头皮针和肝素帽,一个肝素帽最多插头皮针23根,肝素帽35天更换一次;每次输液完毕,不需维持通道者,用肝素液和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4、及时更换液体,测压后及时打开输液通道,以避免血液回液引起导管堵
23、塞。5、血管活性药物应单通道泵入,连接专用微泵延长管在深静脉管近端;防止速度过快过慢,影响药物疗效;如需快速输液,输血应在直接连接三通,TPN,血液制品,普通液体不能在同一静脉通道输入。6、拔除异管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防止出现局部血肿,用消毒液消毒局部,并用无菌敷料覆盖24小时以上。,指导要点若深静脉导管被血凝块堵塞不同或半通状态,立即用空针向外抽吸,切勿将血凝块冲入血管内,否则易导致血栓栓塞;若回抽不通,应拔除导管。,八、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严查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2、观察引流管是否畅通,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3、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4、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
24、,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干气肿等症状。,护理要点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章,防止感染。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主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1500Px,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
25、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150Px,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4、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5、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瓶无需每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知识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