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医学 四诊新版精选文档.ppt
《中医学中医学 四诊新版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中医学 四诊新版精选文档.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念: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法。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丹溪心法“预知其内者,当以关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中医诊法:望诊观察身体、舌 四诊 闻诊听声音和嗅气味 辩证论治 问诊询问病情 切诊切脉或按肌肤,望诊 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分类:全身望诊:望神、色、形、态。局部望诊
2、:望头面、五官、颈项躯体、皮肤、毛发。望排出物:望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望小儿指纹:望舌:,全身望诊:神、色、形、态 望神: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可知正气存亡,脏腑盛衰,病情轻重,预后善恶。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狭义:神志、意识、思维活动。,得神(有神):表现: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言语清晰,反应灵敏,精力充沛,面色明润,两目灵活,呼吸顺畅,形体壮实,肌肉丰满。意义:正气充盛,脏腑功能未衰,或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一、全身望诊(一)望神1 得神(有神):,少神(神气不足)表现:精神不振,动作迟缓,少气懒言,思维迟钝,面色少华,两目晦滞,目光乏神。意义:正气
3、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于虚证。,失神(无神)表现:神志昏迷,或烦躁狂乱,或精神萎靡,目睛呆滞或晦暗无光,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目闭口开,手撒尿遗,或搓空理线,循衣摸床。意义: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病情严重,预后较差。(正虚邪盛、元气将脱),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表现:本来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突然精神转佳,两颊色红如妆,语声清亮,喋喋多言,思食索食。意义: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望色 颜色反应脏腑盈亏,光泽反应精气盛衰 内容:以望面色为主,兼顾肤色、目睛、爪甲等。五色配五脏:青、黄、赤、白、黑 肝、脾、心、肺、肾,常色:微黄透红
4、,明润光泽。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微黄透红,明润光泽,病色包括五色善恶与变化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病色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因寒凝气滞、瘀血内阻、筋脉拘急、疼痛剧烈、热盛动风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赤色:主热。因火热内盛、鼓动气血,充盈脉络所致。,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红赤(虚热证),黄色:主湿热证、寒湿证。因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引起。阳黄:湿热证 阴黄:寒湿证,白色:主虚、寒、失血。阳
5、气虚衰,血行无力,脉络空虚,气血不荣。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阳虚阴盛,水饮内停,气血凝滞,经脉肌肤失养。,血虚苍白无华;气虚淡白少华,望舌 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熏蒸而成。望舌注意事项:光线充足自然,伸舌不可用力太过。观察顺序及含义:舌 尖舌中 舌根 两侧。分别代表心肺、脾胃、肾脏、肝胆;舌苔 舌质。注意辨别染苔。,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质淡红明润,胖瘦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中,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病舌及主病(一)舌质 舌色:淡白、红、绛、青紫 舌形:老嫩、胖瘦、芒刺、裂纹、齿痕等 舌态:痿软、强硬、震颤、歪斜、麻痹等
6、,淡白舌:舌色较淡红舌浅淡,主虚证、寒证。淡白而胖嫩:虚寒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红舌:舌色较淡红舌深,甚至鲜红色。主热证 舌红苔黄:实热证 舌红少苔:虚热证,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热盛、主瘀。,青紫舌:色淡紫无红者为青,深绛而黯者为紫。青舌主阴寒、瘀血;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老舌:实证、热证,嫩舌:虚证、寒证。,胖舌:主虚、湿。,舌瘦瘪淡红而嫩:舌瘦薄绛干: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芒刺舌:主热证,齿痕舌:舌边有齿痕印称为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并见,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为脾虚水湿内停;寒湿困脾。,(二)舌苔 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垢,由胃气上蒸而成。苔质:厚薄、
7、润燥、腐腻 苔色:白苔、黄苔、灰黑苔 苔形:,厚苔主里证、外邪入里 薄苔主表证、疾病浅表,润苔:津液未伤 燥苔:津液亏耗、热盛伤津,腐苔:食积胃肠 痰浊内蕴 腻苔:湿浊 痰饮 湿温,(二)舌苔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苔薄白为病邪在表,病情轻浅,苔白而厚,主湿浊内盛,或寒湿痰饮,苔白滑粘腻多主痰湿,若舌苔白如积粉,舌质赤,则主湿遏热伏,或瘟疫初起,苔白燥裂,可见于湿瘟病邪热炽盛,暴伤津液。,黄苔:主里证,热证,黄色越深,热邪越重。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苔黄厚滑,多因湿热积滞,苔黄粘腻,为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老黄焦裂或有芒刺,为里热盛极,耗伤气阴。,(二)舌苔 灰黑苔:浅黑为灰,深灰为黑,主里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中医学 四诊新版精选文档 中医学 新版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