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急危重病例救治中热点、疑点、难点的分析精选文档.ppt
《严重急危重病例救治中热点、疑点、难点的分析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重急危重病例救治中热点、疑点、难点的分析精选文档.ppt(2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诊和ICU救治中,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之间纵横交叉,矛盾重重,观点不一,救治难度很大.笔者提出在救治过程中,要有整体性,主次性,动态性,及时性和预见性,现提出以下问题,与同道们商榷.,早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人们注意休克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尔后在平战时多发伤、复合伤危重病患者常首先发生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接踵而来心、肾、肝、消化道、脑和造血等器官衰竭,故在七十年代提出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概念,亦称“70年代综合征”(70S Sydrome),并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脂肪栓塞综合征,案例1 救治成功,李某,男,39岁
2、。2005年11月11日6时车祸致右股骨、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同日17时入镇江解放军359医院ICU。14日下午16时突然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渐升至60次分左右,经皮SO2渐降到60。心率130140次分。血压75/40mmHg。急诊床边胸片示“暴风雪样”改变,CT示两肺弥漫性浸润改变(详见图片)。,下肢长骨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ARDS救治中,股骨骨折,肼腓骨折,肺暴风雪改变 ARDS,血气:PaO2:45mmHg,PaCO2:56mmHg。pH 7.15,为急性脂肪肺栓塞引起严重低氧血症。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潮气量420,PEEP18cmH2O,氧浓度90,甲强龙120mg
3、,每6小时1次,静滴、多巴胺维持血压,但病情仍难以控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肺部CT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肺部CT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肺部CT表现,笔者会诊后加用乌司他丁,30万U,每6小时1次。白蛋白20g+速尿20mg,每8小时1次,快速滴入。经上处理,经皮SO2升至95%。血气分析:PaO2:67mmHg,PaCO2:64mmHg。pH 7.27。自主呼吸35次分。有血性气道分泌物。心率120次分,血压112150/6090mmHg。加大甲强龙至280mg,每6小时1次,乌司他丁60万,每6小时1次。白蛋白20g+速尿40mg,每6小时1次。其它治疗不变。,肺改变,呼吸功能恢复,17日病情
4、改善并渐稳定。氧合改善并渐趋于正常。12月2日,完成骨科内固定术,病情稳定,康复出院。,案例2 心肺骤停死亡,陈某,女,35岁,于2008年3月24日20:30骑助动车与一辆大客车相撞,当即昏迷。送医院后45分钟后清醒,脑功能良好,头颅CT少量出血,脑肿胀;胸有左肺挫伤,无肋骨骨折和血气胸;腹腔无异常损害;右股骨和胫腓骨粉碎性骨折。36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昏迷。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吸氧浓度达100、动脉血氧分压45mmHg;胸腹皮肤出现粉红色出血点。经专家会诊一致意见:为脂肪栓塞综合征(肺脑等)。深昏迷,一切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无对光反应;需间羟胺维持,考虑脑死
5、亡;同时出现尿崩(12h尿量4000ml)。已无抢救价值。,笔者于27日晚达到浙江海盐人民医院会诊抢救。,4天后,临床出现“接近脑死亡状态”,深昏迷,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一切病理和生理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脑CT出现严重的弥漫性肿胀,沟回消失,脑室看不清,脑干严重受压。,治疗方案,大剂量纳络酮40mg/d(0.4mg100支)大剂量乌司他丁100万u,q4h(当天晚上使用400万u)地塞米松5mg,q2h,气道内给予甘露醇125ml,q12h;白蛋白20g(快速滴注),q12h交替进行(由于出现尿崩,12h小便达4000ml,故没有用速尿)亚低温治疗,使用冰毯降温补充钾镁等,并进行GI
6、K治疗等普通肝素50mg/d,12h以后生命体征稳定,呼吸机给氧浓度降到50,对疼痛出现反应(脊髓反射)。并行CT检查,发现脑肿胀明显有弥散性的栓塞灶,考虑脂肪栓塞所致。后续治疗继续进行,图为创伤后第5天肺部脂肪栓塞CT。,受伤36小时后,突然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进行性加重,氧分压在纯氧的支持下仅达到45mmHg,深昏迷,为长骨骨折并发严重脂肪栓塞综合征。,案例3 漏诊,李某,男,72岁,2008年7月15日摔跤后,送入浙江舟山市人民医院,X光摄片确诊股骨颈骨折,家属又转送到伤骨科医院医治。在搬运中,病人发生昏迷,呼吸困难,又转回市人民医院ICU。昏迷未能确诊,经本院和杭州专家会诊,病因不明,怀
7、疑缺氧性脑病,治疗效果不佳。笔者会诊,根据病史和CT的表现:应确诊为脂肪栓塞综合征,经肝素抗凝、低右丹参活血化瘀、GIK及乌司他丁等治疗,逐渐好转,意识转清,转入上海长征医院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本例未用糖皮质激素。脂肪栓塞综合征一旦诊断明确,治疗得当,救治成功率很高。笔者在近50例的救治中,仅死亡一例。,讨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较困难,当肺和脑症状出现严重低血氧又不易被一般氧疗所纠正、皮肤出现瘀点、肺X片改变、意识障碍等状况时应予警惕。,首先对骨折肢体行充分有效固定,并纠正休克,但输血、输液过程要防止肺水肿发生。除亚临床型脂栓征可用鼻导管和面罩给氧外,对爆发型和典型FES需行气管插管或切
8、开行机械辅助呼吸,调节各种参数,加强吸氧浓度,使SaO2达95%,PaO2达80mmHg。,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能解除肺血管痉挛、抗炎和减轻肺水肿;乌司他丁抑制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减轻肺组织炎性浸润,对于保护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有利。通过应用大剂量白蛋白+速尿,有利于改变血液渗透压,促使肺泡与肺间质水肿液的吸收排出,对于纠正低氧血症和脑水肿减轻有裨益,有关UTI治疗FES未见报道。,早期高压氧治疗是近年来治疗FES成功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1)提高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脑组织的氧贮备,从而迅速改善病灶区域供氧,改善有氧代谢增加能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2)增加脑组织内毛细血管氧弥散半径
9、。(3)改善微循环。可通过增强红细胞可变性,调整血液凝固系统,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调节功能等。(4)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脑损伤。,(5)刺激病灶内毛细血管新生,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6)恢复缺血半暗区的细胞功能。(7)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清除梗死灶内坏死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各种纤维髓鞘,以减轻炎性反应对细胞的损害。(8)减少或消除无氧代谢。(9)改善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功能,促进昏迷患者觉醒。,早期高压氧治疗是近年来治疗FES成功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临床上值得注意的是:骨科手术后发生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氧饱和度降低,常诊断为脂肪栓塞综合症。笔者0
10、8年内发现三例急性肺梗塞而误诊为脂肪栓塞综合症,例如:李某,女,53岁,胫骨骨折,10天后行内固定术,2小时后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升压药效果不佳,而后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心脏骤停。CPR后,血压和氧饱和度很难以维持,笔者会诊时提出:骨科手术创伤很小,但是,临床表现不是以缺氧为主,而以休克为突出表现,体检发现右侧呼吸音听不到,认为胸腔可能有大量积液,立即胸片和超声发现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建议胸腔穿刺,流出大量的血性液体2000ml,而后左侧页发现有胸水,四小时内双侧胸腔引流出5000ml鲜红色液体,为肺梗后出血所致,并不是脂肪栓塞。,5.12四川汶川地震后伤员,李某男,30岁因双下肢受压5
11、0余小时致右下肢麻木肿胀痛伴黑便2周入长征医院.患者于 2008-05-12地震时藏入灶台下,四肢蜷曲,双膝紧贴于胸前被压50余小时后被救出,当时感右下肢肿胀疼痛,右小腿及右足麻木,不能站起 伴全身散在多处软组织损伤,送到四川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挤压综合症,急性肾衰,上消化道出血,软组织挫伤,予血液透析每日一次。于2008-5-28日转入长征医院综合科。于2008年5月31日13时许行B超引导下右侧胸腔穿刺,抽出约650ml淡黄色清亮液体。15时起诉胸闷,心慌,心率118次/分,呼吸高达38次/分,血氧饱和度最低降至88%。2008-6-1转入长征医院急救科。,诊断意见,经呼吸机支持,白蛋白加速
12、尿脱水治疗,迅速好转生命体征稳定。会诊讨论诊断意见由于地震时长期下肢受压,抢救出来后又长期卧床,抽胸水后发生首先要考虑肺动脉栓塞;也可能发生复张后肺水肿造成胸闷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同时还存在双侧胸水和肺不张,使临床表现发生突然进展甚快,而经抢救后迅速恢复正常。排除ARDS和肺部感染引起的低氧血症。,复杂多发伤,案例1,李某,女,30岁,车祸导致外伤半小时,伴胸腹部疼痛。于2004年2月28日收入上海浦东公利医院,当时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多发伤:a)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右侧19肋,左侧59肋)右侧血气胸,右肺挫裂伤,左侧血气胸。b)右额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c)脾脏血肿,肝右叶破裂,胃,
13、小肠挫伤。d)双肾挫伤,后腹膜血肿。e)右耻骨上支骨折,右侧L2-3横突骨折,右侧髂后上棘撕裂骨折,左侧髂关节轻度脱位。腹腔发现脾脏破裂,肝左叶碎裂伤,左隔肌裂伤,胰、胃,横结肠挫裂伤。,入院后,急行剖胸探查术发现右中下肺叶撕裂伤,胸壁胸膜破裂,肋间血管出血(9处),进行肺修补及肋骨固定术,同时腹膨隆,抽出不凝血,即剖腹发现脾脏破裂,肝左叶碎裂伤,左隔肌裂伤,胃,横结肠挫裂伤,完成了脾切除,肝左叶部份切除及空肠及胃造瘘,术后送入ICU,口插管接呼吸机支持呼吸。,术后第二天改经鼻插管,同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先罗氏芬,后用美平3天,未发生真菌感染),洛赛克3天,思他宁6天停药,乌司他丁20万U,每
14、8小时1次,连用15天等其他保护脏器功能药物治疗,术后第3天神志逐渐转清,行左侧胸腔穿刺,抽出暗红色液体380ml,同时给予TPN支持(15001800大卡)/日,术后第4天出现胸闷,心悸HF150180次/分,呼吸2026次/分。两肺闻及湿啰音,考虑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5小时后逐渐控制。术后第5天,行气管切开。,术后第5天拔除右侧胸腔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肠鸣音存在,经空肠造瘘滴入蒸溜水20ml/h,患者出现腹胀,停用,给予生大黄粉灌肠,及胃动力药。先后试用3次,共7天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术后12天给予百普素肠道营养,术后20天停用呼吸机,一个月正常饮食。3月1日至
15、4月6日由左侧胸腔抽取3次血性积液,分别为380ml,305ml,150ml,右侧胸腔积液抽取450ml。康复期,患者近期遗忘记忆进行高压氧治疗,术后40天后下床活动,4月27日痊愈出院。,右侧开胸,左侧血胸抽取3次分别380,305,150ml,查房会诊,右肋9根,左肋7根骨折,胸廓变形,肺挫伤血气胸,肺感染出血,纤支镜肺灌洗止血,康复痊愈出院,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一直存在有争议,急危重症时常有消化道出血、胃肠动力学障碍,无法行肠内营养,只好PN,但脂肪乳剂单独使用不够合理,易发生氧化代谢不全,肺小血管栓塞,肝损害等不良作用,故有专家提出需要24小时平均给予。PN常在创伤或大手
16、术12周后才开始,而笔者认为为时太晚,建议13天内就应开始使用。EN很重要,就其操作,建议复杂腹腔手术需作空肠造瘘或行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使机体尽早得到充分营养,增加免疫抵抗力,保护肠粘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减少抗生素应用。笔者认为,肠内肠外营养结合,并以肠内为主,有利于保护胃肠正常功能。,复合伤,案例1,黄某,男,43岁,于2000年9月8号新疆某地一卡车炸药发生爆炸,立即送入当地医院救治,由于左小腿断离,行截肢手术,并进行断端皮肤闭合性缝合,两天后皮肤发黑,腥臭,确诊为气性坏疽,再行股骨中段截肢,开放断端皮瓣,再行双氧水创面滴注。,两天后,因高热、心率快、腹痛、腹胀,又行剖腹探查,
17、发现空肠穿孔,脓苔形成,而自身又有肝硬化。诊断为:多发复合伤,重型颅脑闭合伤,头面部烧伤,感染性休克,头面软组织挫伤,腹部空肠穿孔继发性腹膜炎,肝炎后肝硬化,左小腿断离,右小腿软组织挫伤,气性坏疽。,对于H2受体阻滞剂、营养、生长激素、抗生素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引起不同的争议。,伤后第4天剖腹探查,空肠穿孔,并有脓苔形成,腹壁软组织挫伤,右腘软组织伤,右胫前软组织伤,伤后第12天行纤支镜检查,发现隆突上2cm处有一直径2cm黑色痂(爆炸吸入高热空气灼伤所致)。,伤后第14天胸片CT检查,8天后出现高热,血压5.2/7.98kPa(60/40mmHg),心率160次/min,SPO2 60%
18、,深昏迷,处于濒死状态,电话会诊后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1000mg,一次静推),并合用升压和纠酸等治疗,迅速好转稳定。,笔者第9天到达抢救现场,伤后13天发现胃液pH7,建议停用洛赛克,专家们意见有分歧,于当日,患者寒颤、高热,体温高达41,血、尿、腹水、痰等培养均有大肠埃希菌,此乃肠源性感染引起脓毒症并感染性休克,经福达欣、甲硝唑等抗菌治疗,感染控制,加强营养和纤支镜肺灌洗,及生大黄粉等治疗,病情渐趋稳定好转。,抢救组医生查房,伤后20天,康复中,该病例属于爆炸所致多发复合伤,与平日工伤或交通事故造成的多发伤有不同,该患者能起死回生的抢救经验是:及时发现气性坏疽,进行高位截肢,
19、并行双氧水创面持续冲洗,有力控制了肢体感染;严重的感染性休克,氧饱和度的降低危及生命,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冲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静脉营养得到充分的保证,白蛋白20g+速尿20mg,静脉滴注,维持了胶体渗透压,未发生全身性水肿;加强拍背等全身性护理,避免肺部反复感染;以ICU为主,多科的协作,取得综合性效应。,本病例也存在一定的教训:复杂严重的多发复合伤应该在ICU中行严密的监测和综合的救治,但该患者最初在专科病房治疗,如气性坏疽,腹腔的肠腔穿孔腹膜炎等未及时发现;专家多虽可以集思广益,但也经常出现意见不一,治疗上易有分歧,不利于综合救治;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实施严密的临床监测,如纤支镜检查
20、及时发现气道灼伤;危重患者制酸剂的应用有利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防治,但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破坏,肠源性感染随即出现,常是造成危重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笔者建议,伤后35天后应停用制酸剂,国外专家提出“胃酸是人体天然消化道杀菌剂”,值得同道们思考。,肠粘膜屏障保护,制酸剂的合理使用高档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指征肠内和肠外营养的科学结合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中药的开发,我科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中药生大黄对胃肠动力学作用,该药不仅有活血止血,改善微循环,保护肠粘膜屏障,清除毒素等作用,对胃肠出血、麻痹和肝肾功能衰竭有良好防治作用。方法与剂量:510g/次胃管内注入13次/d或用灌肠法30
21、50g/次。,表 细菌移居数量,组别 肝 脾 单纯休克组 5840 6320 生大黄治疗组 250 320 安慰治疗组 5960 6532,表 生大黄疗效(大鼠),组别 数量 死亡 死亡率单纯休克组 26 10 36生大黄治疗组 17 1 6安慰治疗组 8 3 37,表 生大黄对内毒素作用,组别 休克前水平 复苏后24时水平(IEU/ml)单纯休克组 0.163 0.557 生大黄治疗组 0.173 0.345安慰治疗组 0.209 0.625,案例2 煤气爆炸烧伤、休克、闭合性颅脑伤、颅底及腰椎骨折、血气胸、ARDS、CPR、全身毛细血管渗漏,李某,女,32岁,于2007年10月30日午夜两
22、点,其住宿在六楼,闻到有煤气味后在五楼找到煤气泄漏的房间,打开电源开关后立即燃烧报账爆炸,当时四楼两人当即死亡,伤五人。李某烧伤面积30,其中度度各15,同时存在闭合性颅脑伤,颅底骨折(耳鼻流血),右胸爆炸伤(血气胸),L3粉碎性骨折。立即送西安某院抢救。,院长成立抢救组,院长任组长,全力抢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行气管插管时突然心脏停跳,经15分钟抢救,CPR成功。经一周的抢救,血压下降,采用多巴胺160mg,肾上腺素2mg,加入50ml葡萄糖液,快速泵入(64ml/h),血压仅能维持86/46mmHg,吸氧浓度90,氧分压仅能达到50mmHg,全身浮肿,毛细血管渗漏。11月5日晚电告笔者请
23、求会诊。请同道们进行探讨如何诊断;,于07年11月5日晚,接到电告后建议采用大剂量乌司他丁、白蛋白,加强利尿脱水,其治疗效果见下表:表:全身毛细血管渗漏救治血气和瞳孔变化11月5日22点之前每日应用乌司他丁240万单位,11月5日22点开始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100万单位,白蛋白20g,纳洛酮4mg(“三大炮”)每6小时一次,加快CRRT排水,11月6日18时开始加大剂量,每4小时一次.次日全身浮肿明显消退,血压稳步上升,血气指标显著好转,全身各脏器功能有所改善,烧伤科医生认为是“奇迹般好转”,但笔者认为该患者已处于接近脑死亡,无恢复的可能性。,讨论:,案例 神经源性肺水肿,-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
24、肺水肿,董某,男,25岁,技术员,于2007年2月14日在新疆库尔勒沙漠地带勘探石油,患者蹲下抄记数据时,突然被工程车压伤,当即入县医院救治,2天后出现无尿,又转入库尔勒巴州医院ICU治疗,诊断颅底骨折(熊猫眼)、肋骨骨折、左侧胫腓骨折,肺挫伤、血气胸、后腹膜和肝包膜下血肿、脊柱和骨盆骨折,经脱水、抗生素、乌司他丁(40万U,每6小时一次)等治疗,病情好转稳定。,肺水肿常由于肺毛细血管和肺泡壁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内静液压增高,肺淋巴管阻塞和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等原因引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机理:颅外伤和脑出血发生颅高压,下丘脑功能紊乱,释放大量-肾上腺素能递质,引起弥漫性、一时性血管强烈收缩。
25、血液从高阻体循环,运转到低阻肺循环,使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上升和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可按高压性肺水肿处理,除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外,应加用甘露醇、白蛋白+速尿等脱水治疗,常获理想疗效。,神经源性肺水肿,2007年2月21日电告在病情非常稳定的情况下,突然胸闷、气急、氧饱和度迅速下降,两肺湿罗音,气管插管时血性泡沫样痰涌出,即行呼吸机支持治疗,认为可能是左心衰竭肺水肿和输液反应。而笔者认为此病例既无心脏病史,又年纪轻,而且病情稳定的基础上突然发病,进程很快,加之有脑外伤颅底骨折病史,此种现象乃属神经源性肺水肿,处理不当可引起死亡。,笔者建议立即用甘露醇250ml脱水一次,然后用白蛋白+速尿定时脱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严重 危重 病例 救治 热点 疑点 难点 分析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