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文档.ppt
《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文档.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丙肝的治疗目标,治愈:清除/持续抑制体内HCV获得SVR 有效:稳定/减轻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HCC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 疗,血清HCV RNA(+)大于500为治疗绝对指征 病毒浓度高(2106 拷贝/ml)治疗应答低 基因1型较基因2型/3型治疗应答差应治疗,治疗对象,治 疗,丙型肝炎治疗基本概念,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丙型肝炎标准抗病毒治疗 约96%病人治疗有效,出现副作用个体化治疗 病毒基因型剂量及疗程 利巴韦林剂量据肾功、血红蛋白调整,适应证和禁忌症,治 疗,血清HCV RNA(+)大于500需要抗病毒治疗 ALT正常/轻度,只要HCV RNA(+)治疗,适应证,精神病
2、/严重抑郁症病史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有症状心脏病失代偿性肝硬化?不能控制癫痫发作,治疗药物,干扰素绝对禁忌证,不能控制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相对禁忌证,治 疗,利巴韦林治疗,终末期肾衰贫血严重心脏病妊娠和无可靠节育措施,未能控制高血压 老年病人,治疗药物,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治 疗,HCV基因分型甲状腺功能老年病人评估心脏状况治疗期间定期评估抑郁症育龄对象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6月严格避孕,治 疗,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光山县人民医院丙肝治疗流程,1、治疗前检查与评估: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丙肝抗体定性、HCV RNA 定量、丙肝基因分型、肝纤四项、AFP、B超
3、、甲状腺功能、心电图、抑郁量表 2、鉴别诊断:乙肝、肝硬化、自免肝、酒精肝、脂肪肝;3、治疗中评估:1个月、3个月病毒学应答;4、治疗后评估:12个月持续病毒学应答;5、停药与巩固:应答欠佳、有合并症延长治疗至18个月;6、临床治愈:停药后每三个月复查HCV RNA定量、连续两年阴性,视为临 床治愈。,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慎用,密切观察疗效差可能有改善,治疗方案,IFN治疗,治 疗,丙肝治疗未来-2013年6月亚太肝病年会推出:HCV蛋白酶抑制剂+干扰素+利巴韦林,进 展,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概 述,早流感样症状(发热、肌肉痛、疲乏)中可逆性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血红蛋白)、甲状腺功
4、能异常 晚神经系统症状(失眠、焦虑、抑郁、兴奋、易怒),使用时常见不良反应,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治疗期间需监测指标,血糖肌酐尿酸AST/ALT碱性磷酸酶甲状腺功能胆红素 血红蛋白 WBC 计数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精神症状评估,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2010.03,2006.10,2006.10,2006.10,2010.03,2010.03,皮肤坏死性血管炎,干扰素可逆性抑制骨髓作用有关 少数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大部分程度较轻,无需特殊治疗,停药1-2w内恢复 严重减少者须调整干扰素剂量甚至停药,少数须对症治疗,参见指南,血液学不良反应,严重贫血,主要见于干扰素和利巴韦林
5、联合治疗,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白细胞减少,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IFN注射几小时后开始白细胞治疗后1-2周下降至基线值的40%-60%4-6周之后逐渐稳定停药后3天白细胞停药后4周左右恢复至正常水平当发生感染时白细胞降低者仍会通过自身免疫调节使白细胞 产生足够的应答反应,派罗欣III期临床试验中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淋巴细胞计数程度更明显 与普通干扰素相比,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影响更显著,中性粒细胞减少(处理),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干扰素血液学不良反应处理的专家建议,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5109/L、或中性
6、粒细胞计数0.75109/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 下调聚乙二醇干扰素剂量至135g继续治疗,或延长注射间隔时间,并加强监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或血小板计数2.5109/L暂停使用,待以上指标回升后再从小剂量开始治疗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血小板减少,罕有报道 注意重视,特别对慢丙肝,必要时停用干扰素和选激素治疗免疫介导血小板得到改善,干扰素可使血小板计数10%-50%,干扰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血小板滞留于毛细血管有关,免疫介导血小板
7、而致血小板计数,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肝脏人类血小板生成素(TPO)产生主要器官,干扰素使用过程中血小板与TPO产生过程中转录和分泌受阻有关 慢性肝病中,TPO水平与患者病情有关随肝脏损害和纤维化程度加重,TPO随之肝硬化患者用干扰素更易致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派罗欣III期临床试验中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ALT升高原因,其他慢性肝病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合并其它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感染其它非肝炎病毒CMV同时服用有肝脏损害药物、或饮酒,首先仔细排除以下原因:,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ALT升高处理,治疗过程中ALT并伴有HBV
8、DNA派罗欣调动机体免疫结果,常伴随病毒大量清除 即使ALT10ULN,只要没有出现胆红素/明显临床症状严密监测下继续治疗(短暂给适当降酶药物)超强反应黄疸和全身疲乏停药,同时给予相应处理 有些患者ALT在HBV DNA阴转、HBeAg血清转换、甚至HBsAg阴转后仍处于较高水平,如未发现其他原因派罗欣免疫调节作用所致,多数患者停药后2-3月逐渐恢复,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皮疹处理,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 多饮水/静脉输液 抗组胺类药:苯海拉明、扑尔敏 皮质类固醇激素:重症患者氢化考的松200300mg、维生素C 1000mg 静滴,每日一次,干扰素治疗致不良反应及处理,干扰素仍可用于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炎 治疗 过程 中的 不良反应 处理 PPT 文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