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10神经系统的功能上文档资料.ppt
《动物生理学10神经系统的功能上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10神经系统的功能上文档资料.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1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原理,10.1.1 neuron and neuroglia10.1.1.1 Neuron,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轴突:轴丘、始段、轴索(含长树突)神经纤维 nerve fiber:轴索+髓鞘或神经膜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和无髓神经纤维unmyelinated nerve fiber,神经元的分类根据突起数目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根据功能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或中间神经元根据所含递质的不同胆碱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 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
2、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其直径、有无髓鞘、髓鞘厚度、以及温度的高低等因素有关。,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完整性 绝缘性 双向性 相对不疲劳性,Edanger和Gasser根据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差异,将哺乳类动物的周围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纤维又分为、四个亚类。后来有人在研究感觉神经时,又根据纤维的直径和来源将神经纤维分为I(包括Ia和Ib)、四类,它们分别相当于A,A,A,C类后根纤维,但又不完全等同。目前,前一种分类法多用于传出纤维,后一种分类法则常用于传入纤维。,神经纤维的分类,神经元的轴浆运输 axoplasmic tr
3、ansport 轴突内的轴浆是经常在流动的,轴浆运输对维持神经元的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轴浆运输可分为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顺向轴浆运输和自末梢到胞体的逆向轴浆运输两类,前者可再分为快速和慢速轴浆运输。顺向快速轴浆运输主要运输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递质囊泡和分泌颗粒等。速度约为410mm/d 慢速轴浆运输 轴浆内的可常溶性成分随微管微丝等 结构的延伸而发生的移动。逆向轴浆运输 运送一些能被轴突末梢摄取的物质,如神经营养因子、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毒素等。,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功能性作用(functional action)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目前认为,神经的营养性作
4、用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的某些营养性因子作用于所支配的组织而实现的。在实验中,如果在靠近肌肉的部位切断神经,则肌肉的代谢改变发生较早;如果切断部位远离肌肉,则肌肉的代谢改变发生较迟。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营养性因子耗尽较快,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耗尽较慢。营养性因子可能借助于轴浆运输由胞体流向末梢,然后由末梢释放到所支配的组织中。持续用局部麻醉药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并不能使所支配的肌肉发生代谢改变,表明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神经营养因子 neurotrophin(NT),神经元能生成营养性因子,维持所支配组织的正常代谢与功能;反过来,神经元也接受一类称为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分子的支持,以维持其正
5、常的形态和功能。NT可产生于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如肌肉)和星形胶质细胞,它们在神经末梢经由受体介导式入胞的方式进入末梢再经逆向轴浆运输抵达胞体,促进胞体生成有关的蛋白质,从而发挥其支持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并分离到多种NT,主要有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神经营养因子45(NT-45)和神经营养因子6(NT-6)等。,人类 神经系统含有15x1012 个neuroglia,约为神经元数目的1050倍。周围神经
6、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10.1.1.2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室管膜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也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细胞之间不形成化学性突触,但普遍存在缝隙连接。它们也有随细胞外K+浓度而改变的膜电位,但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在星形胶质细胞膜上还存在多种神经递质受体。,胶质细胞的功能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修复和再生作用免疫应答作用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参与某些活性物质代谢,人类CNS中有1011个neuron每个neuron的轴突
7、末梢约形成2000个 synapse,则CNS中约有21014 个synapse10.1.2.1 几种重要的突触传递根据突触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Chemical synapse和电突触两大类化学性突触又可分为定向性突触directed synapse(经典突触和神经骨骼肌接头)和非定向性突触non-directed synapse(如神经心肌接头和神经平滑肌接头),10.1.2 Synaptic transmission,经典的突触传递classical synapse即经典的定向化学性突触,突触的细微结构突触前膜 presynaptic membrane突触后膜 pos
8、tsynaptic membrane突触间隙 synaptic cleft,突触囊泡 synaptic vesicle小而清亮透明的囊泡,内含Ach或AA类递质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囊泡,内含儿茶酚胺类递质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囊泡,内含神经肽类递质递质的释放仅限于活化区,此处膜 的形态区别于正常的质膜,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和多巴胺(DA)。,突触分类 轴突-树突式最为多见 轴突-胞体式较常见 轴突-轴突式是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前易化的结构基础,由于中枢存在大量的局部神经元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因而还存在一些其它类型的突触,突触传递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时,突触前膜
9、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前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外Ca2+进入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2+浓度的瞬时升高,由此触发突触囊泡的出胞,引起末梢的量子式释放。递质释入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离子进出后膜。突触后即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从而形成突触后电位。递质随即被降解或重新摄回轴突末梢http:/outreach.mcb.harvard.edu/animations/synaptic.swf,突触小泡的释放过程动员摆渡着位融合出胞,突触后电位EPSP(Excitatory postsyn
10、aptic potential)局部去极化电位 快EPSP Na+和K+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为主 慢EPSP 潜伏期100500ms,K+电导降低,递质可能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交感神经节IPSP(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局部超极化电位,突触后膜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决定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当突触后膜去极化并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即可爆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发生在轴突始段。,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Ca2+的内流;突触前受体;某些毒素影响已释放递质消除的因素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有
11、机磷农药 影响受体的因素亲和力;受体数量(上调、下调);拮抗剂(箭毒),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 是指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产生机制的生理学基础。强直后增强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高频刺激后,突触后电位持续增大。最长可持续1小时。末梢内Ca2+浓度增大习惯化和敏感化 习惯化 重复给予较温合的刺激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 敏感化 重复刺激使突触对原刺激反应增强和延长,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压抑 长时程增强是指突触前神经元在短时间内受到快速重复的刺激后,在突触后神经元快速形成的持续时间较长的EPSP增强,表现为潜伏期缩短、幅度增高,斜率
12、加大。与强直后增强相比,LPT的持续时间要长得多,最长可达数天;而且是由突触后神经元胞质内的Ca2+增加,而非突触前末梢轴浆内Ca2+增加而引起。长时程压抑是指突触传递效率的长时程降低,long-term potentiation(LTP)is a long-lasting enhancement in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neurons that results from stimulating them synchronously.It is one of several phenomena underlying synaptic plasti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生理学 10 神经系统 功能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