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学设计方案.ppt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写教学设计方案.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块二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主讲人:,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30分钟)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180分钟=40+10+40+40+10+30+10)活动3:编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55分钟)活动4:分享与修改教学设计方案(25+10分钟),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与作用(30分钟)1.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8分钟)什么是教学设计?形象地说,教学设计是为老师们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
2、、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与作用1.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 可见,要掌握教学设计应从三个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求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去处理教学中的各个具体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2.了解教学设计的作用(2分钟)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作用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与作用 3.
3、资料阅读与思考(20分钟)资料: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阅读资料教学设计是什么+教学设计的作用思考: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有何作用?,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环节(40分钟)1.传统教学设计(面向老师的教)(10分钟)(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环节 2.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自
4、主的学)(10分钟)(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环节 3.“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5分钟)(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
5、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4)学习情境设计;(5)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6)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容与策略进行调整。注意: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设计;在环节()和在环节()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要求。,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环节 4.案例观摩与思考(15+10分钟)先认真阅读“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案例三类不同的教学设计”部分的资料,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三个教学设计案例体现的教育思想有何不同?,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
6、学目标分析(40分钟)在教学设计一般过程所包含的六个主要环节中,老师们对媒体选择与形成性评价一般比较熟悉,所以下面我们只着重对前四个环节进行分析。1.分析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小语:狐假虎威、司马光等例子)(5分钟)2.资料阅读+“教学目标分析优秀案例”观摩+思考(20分钟+10分钟)先认真阅读“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案例教学目标分析案例”部分的资料,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案例中的目标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的分析和阐述方法?(3)对教学目标的阐述应注意哪几点?(4)对教学目标分析案例中的“优秀案例”和“有待改进的案例”作对比分析,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分析
7、 3.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表述方法(3分钟)(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4.阐述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事项:(2分钟)(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2)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者特征分析(40+10分钟)1.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2分钟)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特点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
8、志、性格等。2.关于认知结构变量(8分钟),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者特征分析 奥苏贝尔发现在认知结构中有三方面的特性对于有意义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直接的影响,并把这三方面的特性称之为认知结构变量。第一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即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可利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第二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新旧观念之间的区别愈清楚,愈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第三个认知结构变量是指认知结构的“稳固性”即这个起固定、吸收作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编写 教学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