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ppt
《王耀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耀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王耀华,一、什么是民族音乐,广义的民族音乐,指的是该民族所使用的所有音乐都叫民族音乐。狭义的民族音乐,指的是该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特点的传统音乐。在中国,一般说来,民族音乐既包括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特点的传统音乐,也包括近现代专业作曲家在继承传统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外来创作技法而创作的新音乐。本讲座所介绍的民族音乐以传统音乐为主。,二、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应当传承什么?音与形;表情;意蕴与神韵。这既是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三个方面,又是体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三个层次。,(一)音与形,音与形,主要指的是音乐形态。包括律制、音阶、调式
2、、旋法、板眼、节奏、音色、力度、织体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音乐体系的传统音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音乐形态特征。,1、以十二律为基础的三种律制并用世界上的多种律制 十二律(十二平均律、三分损益律、纯律)二十四平均律 七平均律 六等分律 五等分律中国传统音乐律制:三分损益律 十二平均律 纯律,2、以无半音五声性三音列并置为特点、讲求色彩性的宫调体系 A、多种三音列 大腔音列:do-mi-sol、mi-sol-do、sol-do-mi。宽腔音列:sol-do-re、do-re-sol、re-sol-do,la-re-mi、re-mi-la、mi-la-re。近腔音列:do-re-mi,fa-s
3、ol-la,sol-la-si。窄腔音列:sol-la-do、re-mi-sol,la-do-re、mi-sol-la。小腔音列:la-do-mi、do-mi-la、mi-la-do。减腔音列:#do-mi-sol。B、基本上无半音倾向性;半音上行多作助音式进行,也有部分半音倾向性。C、非功能性与色彩性:同一徵调式的多种色彩:soldoresol solladoremisol sollare,sollamiD、重宫不重调E、三种七声音阶 F、哭音、花音,不能等音变换G、偏音、变音的运用a、经过性b、代替性c、综合调式性,3、弹性节奏、节拍和“散、慢、中、快、散”的渐变节奏规律A、大量非均分律动
4、的运用B、以二分法为基础的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弹性 以二分为基础,常规节奏与非常规节奏 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非轻重拍 速度、节奏、节拍的弹性(伸缩性),散、整节奏的对位C、“散、慢、中、快、散”的节奏规律,4、以“带腔的音”为基础的多重音乐结构层次和“渐变”为特点的音乐结构原则A、结构层次 腔音、腔音列、腔节与腔韵、腔句、腔段、腔调、腔套、腔系B、结构原则 单音的曲线式渐变 旋律发展手法的连贯性原则:鱼咬尾、连环扣、衍展 变奏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 起平落原则 衍展原则,5、重人声、多样化以及对于噪音的有限度有效运用的音色追求。A、“丝不如竹,竹不如肉”B、器乐对声乐的模仿、乐器对音腔的适应C、器
5、乐中讲求音色的对比与变化D、对于噪音的有限度有效的运用,6、音高定量、时值定性的记谱体系A、在各种记谱法中,音高记录较为细致、准确,如:古琴减字谱、福建南音谱、工尺谱等。B、时值记谱较为概略,为演奏、演唱提供了较大的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如:古琴减字谱、工尺谱等。C、谱简腔繁,7、音响表现形式的基本上单音性,也有部分多音性。对于以上这些中国音乐体系传统音乐的音乐形态特征,从各人的审美志趣、创作需要出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取有舍,有褒有贬。值得重视的是,这些音乐形态特征形成于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是中华民族辛勤艺术劳动的结晶。作为世界音乐大花园中富有特色的一丛艳丽的花朵,一直都在为世界音乐大花园
6、增添异彩。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中,更应该为世界音乐的多样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二)表情,表情,指的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及其感情表达方式。音乐是人类情感最为直接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之一。正是由于人们的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所以才导致了各种不同的音乐体裁形式及其艺术特点的产生。,例如:我国南方人与北方人感情表达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北方人性格直爽、粗犷,因此在山曲、信天游、爬山调等体裁形式中,即使是表现爱情内容的情歌,其感情表达方式也显得尤为直率、奔放、激越,旋律音调多出现四度、五度、八度,甚至八度以上的大跳进行,唱起来就像是在吼,如果不这样吼,还嫌你“娘娘腔”。南方人,
7、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人,生活在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之中,性情温文尔雅,感情表达方式比较含蓄、委婉,因此其旋律音调多大二度、小三度的连接,即使有六度、七度的跳进,也往往是在大跳之后接以相反方向的级进,使音乐感情的表达显得柔婉、内敛。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在苏州园林里突然有人唱起山曲或爬山调的话,那么周围的听众会感觉多么不自然。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中,各民族、各地域的人民群众,尤其注重于各种音乐体裁形式在情感表达方式方面的传承。,除了各民族、各地域的人民群众有不同的音乐体裁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之外,不同阶层的人群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也有不同的音乐体裁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例如:一般庶民百姓,在旧时代的体力劳动
8、中有劳动号子,配合着劳动而歌唱,起统一劳动节奏、解除劳动疲劳的作用;在山间野外,用山歌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爱情;在街头巷尾,哼唱小调歌曲;行事节日,在戏曲、曲艺中搬演古今故事,丰富生活,娱乐乡民;民间器乐的演奏,成为民俗行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士大夫,以古琴音乐来陶情冶性,用词调歌曲来直抒胸臆,在雅集型的音乐聚会中寄托思古之幽思、抒唱现实之感慨。封建统治者,出行巡视以军乐壮声威,祭祀典礼用仪式歌赞颂祖先功德、皇恩浩荡;内廷宴饮以声色管弦娱乐身心。宗教信众,或者在经文颂唱中宣导教义,或者以音乐配衬各种法事,用以敬天地、通鬼神。,以上这些不同阶层人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使用的不同音乐,都是“典型
9、环境中典型感受”的生动表达,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真正体现了“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即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文化,同时,又在许多方面真实地体现了该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三)意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意蕴是最高层次的追求。意蕴作为音乐作品审美感兴、审美体验的对象,只能在直接唱奏过程中得以表现,由听众在直接听赏作品的时候感受和领悟,而很难用逻辑判断和命题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正如陶渊明诗中吟咏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就是说,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意蕴很难用逻辑的语言把它“说”出来。如果你一定要“说”,那就要把“意蕴”转变为逻辑判断和命题,音乐作品的意蕴就总会有部分的改变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 王耀华 学校 音乐教育 中的 民族音乐 传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