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安徽专版)《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两类动力学问题超重和失重课件.ppt
《(新课标安徽专版)《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两类动力学问题超重和失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安徽专版)《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两类动力学问题超重和失重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讲两类动力学问题超重和失重,1单位制:由 单位和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是、;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基本,导出,长度,时间,质量,米,秒,千克,(2)导出单位:由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基本,米,千克,秒,kg,m,题组演练,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11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J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解析】在力学单位制中,kg、m、s为基本单位,m/s、J和N均
2、为导出单位,A、B均不正确;g不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C不正确;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Fkma中的k才为“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故只有D正确【答案】D,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大小等于测力计所受物体的 或台秤所受物体的,拉力,压力,2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比较,大于,竖直向上,小于,竖直向下,等于零,【提示】不正确超重或失重是指物体的“视重”大于或小于其重力的现象,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题组演练,21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于失
3、重状态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于超重状态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于失重状态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于超重状态,【解析】超重与失重并不是物体的重力发生了变化,而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比重力大或者小的现象加速度竖直向上时,物体超重,加速度竖直向下时,物体失重,由此可知,B、C正确【答案】BC,22汶川大地震后,为解决灾区群众的生活问题,党和国家派出大量直升机空投救灾物资有一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
4、有压力B箱子刚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因为下落速度不断增大,而阻力Fv2,所以阻力逐渐增大,当Fmg时,物体开始匀速下落以箱和物体为整体:(Mm)gF(Mm)a,F增大则加速度a减小,对物体:MgFNma,加速度减小,则支持力FN增大所以物体后来受到的支持力比开始时要增大,不可能“飘起来”【答案】C,两类动力学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已知物体的,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就可以求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
5、置,也就求出了物体的运动情况,受力情况,运动学公式,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由可以求出加速度,再根据可确定物体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量,如动摩擦因数、劲度系数、力的方向等,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题组演练,31如图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aO、bO、cO,其下端都固定于底部圆心O,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上,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30、45、60.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a、b、c处开始下滑(忽略阻力),则()Aa处小孩最先到O点Bb处小孩最后到O点Cc处小孩最先到O点 Da、c处小孩同时到O点【答案】D,32(2010年武汉
6、部分学校调研)据航空新闻网报道,美国“布什”号航空母舰的一架质量为1.5104 kg的“超级大黄蜂”舰载飞机于2009年5月19日下午完成了首次降落到舰母甲板上的训练着舰训练在“布什”号上安装了飞机着舰阻拦装置阻拦索,从甲板尾端70 m处开始,向舰首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横放一根粗钢索,钢索的两端通过滑轮与甲板缓冲器相连,总共架设三道阻拦索飞行员根据飞机快要着舰时的高度,确定把飞机的尾钩挂在哪一根阻拦索上,这意味着飞机有三次降落的机会,如图所示,某次降落中在阻拦索的阻拦下,这架“大黄蜂”在2 s内速度从180 km/h降到0.“大黄蜂”与甲板之间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均不计求:阻拦索对“大黄蜂”的平均作
7、用力,【解析】“大黄蜂”在t2 s内速度从v0180 km/h50 m/s降到0,加速度为a0 2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阻拦索对“大黄蜂”的平均作用力Fma,代入数据求得F3.75105 N.【答案】3.75105 N,一、对超重和失重的进一步理解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不变,只是“视重”改变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是有向上的加速度还是有向下的加速度,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重力只产生使物体具有ag的加速度效果,不再产生其他效果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柱不再产生
8、向下的压强等,1如下图所示,在空雪碧瓶底部四周钻几个小孔,盛满水后,让盛满水的雪碧瓶自由下落,则下落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图是下列选项图中的()【答案】BCD,二、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2如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用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3.0 N,玩具的质量m0.5 kg,经时间t2.0 s,玩具移动了x4 m,这时幼儿松开手,问玩具还能运动多远?(取g10 m/s2,sin 530.8,cos 530.6),【解析】一阶段x at2a2 m/s2Fcos 53(mgFsin 53)ma,vat4 m/s二阶段FfmgFfx0 mv
9、2x2.6 m.【答案】2.6 m,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随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C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解析】人所受的重力等于人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与人的运动状态无关,t0时刻电梯静止,体重秤的示数大小等于人的体重,t1时刻体重秤的示数大于人的体重,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版新学案 新课标安徽专版金版新学案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课件 新课 安徽 专版 新学 2011 物理 一轮 复习 动力学 问题 超重 失重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9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