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习作教学效率.ppt
《提高习作教学效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习作教学效率.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习作教学效率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严考全,一、提高对习作的认识,从叶圣陶谈语文说起,1.什么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称之。2.什么是小学语文课 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借课本里的课文作为例子来教会我们的学生说话、写文章。,温家宝总理谈表达,你们不仅要知道课本里的知识,更要学会表达。表达:将脑子里固有的印迹,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外界展示,向他人流露。你们不仅要学到课本里的知识,更要学会说话,学会写文章。,习作的重要性,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科举与作文,古人科举应试“一篇文章定终身”有其片面性,但也有
2、一定的道理。臧克家报考山东大学就是凭考卷上的几句话,被闻一多慧眼识珠破格录取的。,有关习作教学的调查,有人随机抽取456名四年级学生,就作文的方方面面进行问卷调查。对作文表示不喜欢的占77.8%。其中54.6%不大喜欢作文的学生表示,对某次作文愿不愿意写,取决于要求写什么,会写、能写的尚可,反之则不喜欢。在456名学生中,喜欢自由命题的高达54.2%。问及作文中存在哪些困难,无内容可写和材料无新意的共占60.1%。在作文指导方面,希望老师启发和让学生讨论的共占67.5%。,二、改进习作教学的建议,建议一:确立正确的习作教学观念,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
3、是创作。课标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只有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才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才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故习作的批改和讲评要以鼓励为主。,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
4、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如果老是要求学生要做到选材典型、中心突出、语句生动,必然会导致学生的习作会产生失真、不诚等弊病。,4.习作是一种技能、习惯,技能、习惯的形成靠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 平时要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不仅要多写还要多改),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5.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
5、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既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渗透表达方式等写作因素),建议二:习作训练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包括: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
6、几句话;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简单图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贺卡);能写条据(如留言条),能写简单的日记。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子、写话?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积极引导。,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片段的练习以外,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应当引起重视。素描是写记实作文的基本功,可以培养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事物的能力。低中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富于想象,喜欢读童话,也有编童话、讲童话的兴趣。在培养想象作文能力
7、方面,低年级可以练习编童话、讲童话,中年级可以进一步练习写童话。在应用文方面,中年级适宜学写书信,并鼓励学生以书信交友,用书信和他人沟通与交流。,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中,还提出了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要求。,小学各年级习作课标要求,一年级:用一两句话把所见所闻写明白。二年级:用两句话及以上连贯地把事情写明白三年级: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及以上写清楚四年级:用几段话表达一个意思五年级:连段成篇,且有一个重点段六年级:布局谋篇,详略分明表达所见所闻所思只有明确习作的要求,才能把握好批改和讲评的尺度。,建议三:要重视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的培养,1
8、.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如:尽管教室窗台上几种盆花已摆放多日,许多同学不能清楚地说出都有哪几种花,分别摆放何处),要用心培养。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五、多种感官观察的能力。,2.培养思维能力,习作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想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全在一起思考的过程,俗称
9、“打腹稿”,想明白了,往往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训练小学生“想心思”,可以指导他们拟提纲,用提纲帮助想得更清楚、更全面、更有条理。,3.表达能力的培养,这里主要指语言的表现力。这要靠两个积累,一个是语言材料和积累,一个是语言范式的积累。一定要多读多背,还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给学生“点化”。厚积必能薄发。多读多背多练笔,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建议四:写“下水”文,应当是备作文课必做的功课,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教作文的经常动笔,十分必要。他语重心长地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老师
10、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我们看看身边的其他学科,数学老师要教学生某个定律、规则,必先自己解题;音乐老师教唱某首歌,必先示范唱上一遍,再一句一句领唱;体育老师教前滚翻,必先边讲边示范,在垫子上先滚上几回唯独语文老师教作文“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不正常的。,建议五: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训练读写,一定要两条腿走路,课内一条轨道,课外一条轨道,双轨运行。开展课外阅读,要做到时间有保证,读物有保证,展示交流有保证。教师要做的工作是推荐读物,指导读书方法(如,读报纸、杂志、整本书的方法,做读书卡片、做记、写读后感的方法),组织读书汇报会,分享阅读成果,还可以酌情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开展“亲子阅
11、读”、阅读评比、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建议六: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一)一方面把练笔渗透到阅读课上和生活中,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几次“小练笔”,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仿写匆匆:仿写北京的春节: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跨越百年的美丽:写感悟凡卡:写体会,1.以课文为模块,模仿技法“仿写”,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的选材精当,有的构思奇特,有的立意深刻,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在练笔中模仿借鉴的 材料。如开国大典中,关于升旗场面和群众听到宣言后激动 的场面写的特别好,我们就 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描写场面的写作方法,去描写一个自己亲历的难忘
12、的镜头;每周一学校升旗的场面,难忘的扫墓活动等。,2.以结尾为开篇,延伸情节“续写”,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也为练笔提供了一块难得的宝地。如桥一文中,洪水带走了老汉和他的儿子,几天后,人们搀扶着老太太来这里祭奠。老太太会怎么做,怎么说?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新上任的党支书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段。,3.以“空白”为坐标,想象内容“补写”,有些课文,给读者留下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有时在人物对话中安排省略,有时在情节之间出现跳跃,有时在故事内容上出现省略这些空白悬念、省略、跳跃本身是有内容的,这就为学
13、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如学习钓鱼的启示时,当学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人的鱼”,可利用此处的空白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可能遇到了哪些诱惑人的“鱼”?“我”是怎样作出抉择的?会说什么?怎么做?,4.以人物为线索,创设语境“妙写”,语境是伴随着交际活动展开而出现的言语交际环境。如教学将相和第一课时时,可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写到的“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出来迎接。”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进入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角色,想象将相和好时的感人场面。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5.以文代问,创新体裁“趣写”,以“文”代“问”,创新不同的体裁,激起学生写的
14、兴趣,对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如学生学完少年闰土后,少年闰土已给作者“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鲁迅,能给闰土写封信吗?闰土收到信又会在回信中说些什么呢?,6.以文本为中心,变体裁“改写”,将诗词改为记叙文。将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改为课本剧。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7.以文为本,抒发感受“悟写”,在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质的飞跃时,让学生拿起笔来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学生在文本的语言和情感的撩拨下都会按捺不住地写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如学习钓鱼的启示,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自己的对于道德的理解写下来。,(二)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针对生活需要练笔,为了实际
15、需要习作。,低年级学生“每日一句”;在家中挂个小黑板或制作小卡片,让孩子写留言;每逢节日、家里人过生日,自制贺卡送别人;练习写观察日记、成长日记。中年级写日记;办手抄报;把对身边人的思想、行为的看法写下来;设计提示语、广告牌;给远方的熟识的或不熟识的人写信。高年级写表扬稿、建议书;写读书笔记;为了某件事(如,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在小区内写启事、写公告;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读书、搜集资料,再写成文章或简单的研究报告。总之,生活有多么广阔,读写的用武之地就有多么广阔。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三、习作的指导,1.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16、。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老师创设习作情景,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2.习作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 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大讲写法或用例文、范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有趣、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来写。正如扶学步的小孩走路,立足于他自己走,“虽小心扶持,但时时不忘放手”。,3.在交流内容中渗透写法,
17、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不外乎习作目的、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四、习作的批改,习作批改的现状,现还有很多老师依然亘古不变地延续着“生写师改”的老套模式。这种评改模式的弊端:评改则是教师的“专利”了,学生习作的好坏全由教师说了算,而一些教师往往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学生则认为写成文后不必再去下功夫,评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无形之中缺乏自主评改的意识,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又往往很容易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习作 教学 效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8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