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38张).ppt
《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3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38张).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提问:,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2、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3、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提纲:P66P70,1.博大精深的表现是什么?2.为什么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3.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什么?,回顾,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强调从内涵方面看,内容丰富、范围广泛),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注意:“独”讲的是独具特色、具有独特作用的意思(1)中华文化的内容,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独特性,中国玉器艺术,
2、中国书法艺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青铜艺术,中国瓷器艺术,中国古代音乐及乐器等,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之瓷器篇,故宫珍藏珐琅器皿,中华文化之园林篇,功夫茶,茶具,中华文化之茶文化篇,越剧,京剧,话剧,黄梅戏,中华文化之戏曲篇,【四 大 名 著】,中华文化之文学篇,太极拳,咏春拳,李小龙,书法,绘画,中华文化之武术、绘画、书法篇,(2)文学艺术,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作用:,地位:,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列一列,中国历史上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科学技术
3、成就还有哪些?,四大发明,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古代天文仪器日晷,古代四大发明,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中华文化之科学技术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某英国学者: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是源于中国。可以说,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3)科学技术,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意义,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地位,B、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注意:在这里,我们主要通过我国不同的区域文
4、化来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草原文化,吴越文化,滇黔文化,荆楚文化,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探究活动二,思考:你能说说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特点及差异的成因是什么吗?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受自然条件和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影响较大。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博大精深的特征。,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区域性),(1)形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必修 第三 单元 第六 第二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 课件 3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8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