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六年级上音乐教案全册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湘教版六年级上音乐教案全册_(1).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课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目标:1: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2:学习三连音3: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 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
2、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1 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
3、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2 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3 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 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
4、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5 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6 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教法:1 听: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较欣赏。2 奏:选择
5、用大小军鼓、钹和合适的打击乐器为军乐国歌伴奏。节奏型可按课本要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没乐器的同学可演唱。 3 创:依照上面的谱例模拟一支鼓号队。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做到人手一个军鼓、钹是不现实的,并且音响也不美。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先用嘴巴、身体发出声响来代替乐器,这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法,也注重了人人参与的原则。声响可让学生来设计。比如: i i 5| i 0 | i 3 | i 0 | 小军号: 嘟 嘟嘟|嘟 0 |嘟 嘟 |嘟 0 |、小军鼓: 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哒| 钹: 咣 咣咣|咣 0 |咣 咣咣|咣 0 | 大军鼓: 咚 咚 |咚 0
6、|咚 咚 |咚 0 |、4 练:在节奏分声部练熟后,可挑选几位同学用以上几件乐器进行合奏,全体同学用自创的音响进行配合,自信而骄傲地进行本班的“鼓号队”表演。5 演:模拟学校的升国旗仪式。鼓号队奏乐学生出旗全体起立唱国歌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大中国一、教学目标:(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 (二) 欣赏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能够辨别我的祖国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二、教学内容:学唱大中国 三、
7、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四、教学难点:学习演唱歌曲大中国,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及结构;能够辨别我的祖国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五、教具准备:录音机 (一)、听赏我的祖国: 听我的祖国,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生:回答 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
8、战争正式爆发。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生:回答(二)、学唱大中国歌曲大中国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 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高枫作词作曲,朱良镇编合唱。大中国的音乐由引子+A+B+A构成复三部曲式。引子为4/4、2/4拍,开始在F调上,由主和弦 、下属和弦构成的和声来呈述: 这一曲调,造成一个明亮、柔和 的意境。然后转为降E调,由男声用八度和声音程,以豪迈的气势,唱出A段音乐主题的音调,女声则用和声式二部和声,以亲切的语调相呼应,在属音上造成离调结束。紧接着速度加快,两小节间奏之后进入第一部分A段。A段,第一部分。这段为单二部曲式,
9、由一个主题乐段与一个变奏构成,结构为A(a+a)。a 段主题乐段是一个四句体乐段,其音乐采用东北大秧歌的音调为主题发展而成,以齐唱形式呈示出来,表现出祖国大家庭中热烈、欢快、意气风发的扬景。a段的第二乐段是a段的第一变奏,以混声合唱形式演唱,使音乐更加热烈、丰满。其中有两个小节和声是用男声哼鸣演唱的,造成一种云雾般背景,似描写在云雾中的长城。B段,第二部分。这部分也是单二部曲式,结构为B(b+c)。第一乐段b中的音乐主题音调来自河北民歌,曲调流畅活跃,抒情开朗。在合唱处理上采用了不同手法,先由男高音声部唱出音乐主题,与A段的音乐主题形成对比,男低音声部与女声则以“嗨”的喊声在句尾相呼应,第二句
10、变为四声部演唱,显得丰满,第三句先由男声唱,女声则以轮唱形式模仿演唱,最后以四声部合唱结束这个乐段,使情绪更加活跃。第二乐段c是合唱曲的高潮段落,唱出中 华儿女对祖国的共同心声,在开始的强拍上就用了一个离调和弦(用3 5 7 3构成),使全曲 的情绪达到高潮,第二句开始的强拍上用了主和弦,使语气更加肯定,B段在激情中结束。在4个小节的间奏之后是第三部分。 A段,第三部分。这段音乐是A段主题的变化再现,与B段中的第二乐段c 的再现结合,其 结构为A(a2+c)。第三部分中A的主题再现是a段主题的第二变奏,它将a段主题的时值放宽,由男声唱出,女声则作为陪衬声部,以对比活跃的曲调,用衬词“啦”来演唱
11、,这是一个活跃的声部,既是喜悦轻快的歌声,又似轻快的鼓点声。之后女声唱出第三、四句,男声变为陪衬声部,以二部形式用“啦”演唱,在热烈活跃的情绪中结束此段。紧接着,是第二 部分B段中的第二乐段c的再现。这时歌声变为男高音领唱与混声合唱的结合形式,造成互相呼应的效果,最后的结束处理是,混声合唱结束在调式主和弦的主音上,而领唱则上行到主 和弦的三音“ ”上结束,这样的结束,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又造成一个言而未尽的浪漫色彩,令人回味无穷。1、“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
12、们听一听。”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 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2、欣赏歌曲第二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 (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13、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三、布置作业:比一比,这首歌与我的祖国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四、总结:这首歌属于通俗音乐范围,在这节课中带领学生重新学习了这首熟悉的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并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信念。第三课时我的祖国教学目标: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
14、、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2.聆听我的祖国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学生自由发言。课件配乐。)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 首唱者郭兰英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2) 歌曲创作的背景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
15、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4.跟唱我的祖国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第二课教学内容:老鸟,小鸟,听赏飞来的花瓣、美丽的花儿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4、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
16、青春年华。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鸟,因为鸟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成了鸟儿们的王国,鸟儿们每天聚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二、复习下滑音三、音程练习:1、单音程:2、和声音程:(1)、视唱全曲,(2)、用鸟叫声“啾啾”唱一遍。四、歌曲练习: 1、瞿希贤简介(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
17、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2、整体听赏。 3、学习第二、三乐句。(小鸟们的歌声)(1)、随琴默唱歌词一遍(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4、学习第五乐句。(老鸟们的歌声)(1)、随琴在心里唱一遍。(2)、合唱一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5、学习第一、四乐句(老鸟与小鸟的对唱)(1)、学唱第一句(老鸟的声音轻松宽厚,小鸟的声音轻巧圆润)(2)、学唱第四句(饱含深情)6、学习第六乐句(群鸟欢歌)7、整体演唱(1)、复听全曲(2)、简释绕口令歌曲:歌词简单重复(3)、演唱全曲(4
18、)、升华情感:说说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样照顾你的?父母年老时,你会怎么做?(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五、听赏 飞来的花瓣1、师: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2、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3,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19、之情。)4,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5,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六、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二部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爱心的美好和甜蜜,懂得了用纯洁善良的心灵来汇报社会和家庭。我们的生活将是充满爱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世界。) 第二课时飞来的花瓣教学目标:认真聆听两首欣赏去,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遗精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欣赏飞来的花瓣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给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
20、?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进行互动,效果很好)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寻生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和变化。学会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
21、形式美、风格美。8学生活动:展示猜疑,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早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第三课第一课时:猜调教学目标: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难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过程:1、导入2、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3、听赏猜调4、提问:(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
22、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5、学唱歌曲:(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6、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谜
23、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7、听赏月光下的凤尾竹8、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太阳出来喜洋洋一、教材分析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首四川民歌,描写了旧时代人们上山砍柴的劳动生活。高亢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民歌采用了上、下两句式的乐段结构,其调式为五声商调式。上句四小节:以“6”为主,构成三音列的旋律进行。这种进行虽然旋律线的起伏不大,但却特别明快。这种级进式的三音列进行,更接近歌词的语言音调。句尾落在属音6上,形成半终止。下句六小节:以“6”为主,采用了四音列进行。旋律中强调了四度进行,这就使旋律更为高亢、豪放、有生气。最后也是以四度进行而
24、结束的,这种终止法很有特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节奏的形声衬词“郎郎扯光扯”,更增添了民歌的欢乐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由于衬词的的增加使下句扩充为两小节,从而使民歌成为不等长的两句式乐段,打破了对称的两句式乐段结构,显得更加活跃。二、目标预设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爱中国民歌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1)、围绕歌曲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表现歌曲。(2)、引导学生运用探索性学习的思维,在课堂学习这一空间中,通过师生、生生间合作交流,探索表现音乐的各种手段(重点:节奏、声音)。3、知识与技能:能用爽朗的歌声演唱太阳出来
25、喜洋洋,能合作讨论表现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并能根据山歌的特点,分辨出是山歌的歌曲。三、课前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悟音乐情绪,并学会合作、讨论表现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2、引导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音乐学习中善于发现音乐的变化之处,探索表现音乐的各种手段(重点:节奏、声音)。3、能根据山歌的特点,分辨出是山歌的歌曲。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视听歌曲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在欣赏时注意这几首歌曲演唱的声音有什么共同点?(媒体播放音乐)音乐片断一:放马山歌云南民歌音乐片断二:信天游陕北民歌音乐片
26、断三:牧歌内蒙民歌师:三首歌曲的声音有什么共同点?生:高亢、嘹亮、拉长声2、欣赏图片师:老师在去年暑假去了位于我国四川省北部的风景旅游胜地九寨沟,哎呀,当一踏进九寨沟时,我的心都醉了:那里风光旖旎,草木青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九寨沟的风景吧。(媒体播放九寨沟风景,并伴有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师:要说吸引我的可不光是这些,更有那高亢、激昂的四川民歌。(二)、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太阳出来喜洋洋。2、学生用“la”跟着钢琴哼唱。3、歌谱教学。(1)、教师唱歌谱,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用了哪些音?生:do、re、mi、sol、la。师:民歌通常都是由这五个音构成音调
27、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中开头是“re”,结尾也是“re”,中间还出现一些“re”,这种调式叫“re”调式。让咱们再来欣赏一首“re”调式歌曲吧!(媒体播放绣金匾)(2)、师:请同学们看下列两条旋律,你有什么发现?(媒体出示)旋律变化一: 旋律变化二:生:两条旋律都是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谱师:听老师唱这两条曲谱,请同学们思考这两条旋律变化了什么?生:变化了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师:音的长短,音乐中我们称为什么?生:节奏(媒体出示);师:音的强弱,音乐中我们称为什么?生:力度(媒体出示);师:演唱时有时连贯,有时跳跃是什么在变化?生:声音在变化。(媒体出示)师小结:演唱歌曲是一种创作活动,以上两
28、条旋律通过用延长记号、断音记号、等音乐记号使音乐中的节奏、力度、声音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塑出不同的音乐形象。4、学习难点(1)、波音a) 、师:(媒体出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个记号象什么?生1:象字母。生2:象弹簧。师:你们表达得挺形象的,这叫“波音”记号,属于装饰音的一种。b)、讲解唱法。师:当某个音符上面标有波音记号时,先唱这个音,再唱这个音的上方音,最后再迅速地唱这个音。(媒体出示)如:“re”上面有波音时,就唱成“re-mi-re”。c)、师:老师分别用有无波音两种方法演唱“喜洋洋欧郎罗”这句歌词,你们听听,说说它们有区别吗?(师演唱)加上波音能感觉出心在颤动,加上波音
29、有得意的感觉,加上波音能感觉出歌声在山谷里回荡,加上波音有喜气洋洋的感觉(2)、衬词师:在民歌中,有一些词没有实在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歌风格的作用,如我们三年级下学期学过的北京民歌对鲜花里的“呀格呀根唷”,这样的词叫“衬词”。衬词来源于生活,如:“罗儿”是呼牛吆喝声;“郎郎扯光扯”是锣鼓声;“欧郎罗”是四川地方语。这些衬词很有特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媒体出示),唱起来朗朗上口。5、学生齐唱歌曲。(三)、表现歌曲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五段的表现形式。(教师给于适当的提示)第一段:第一组合作讨论由一男生大声喊“太阳出来啦”作为歌曲的引子,再演唱第一段。第二段:第二组合作讨论由
30、男生齐唱第二段,因为由男生齐唱更能表现出山里人“不怕虎豹和豺狼”的英勇气概。第三段:第三组讨论用歌伴舞形式表现歌曲。由一女生舞蹈,其余人齐唱。开始时舞蹈动作慢些,然后还原成先前的速度,表现出“悬崖陡坎”很难走,所以要小心的慢慢走,后面的还原成先前的速度,表现出山里人乐观向上的精神。第四段:第四组合作讨论用自由的速度演唱。第五段师:教师提供了独唱和齐唱两种演唱形式来演唱第五段,你们觉得哪种形式更好些?为什么?学生:齐唱的形式更好些。因为此段是结束段,要热热闹闹的,用齐唱的形式更能表现出热闹的气氛。2、用打击乐器伴奏。师:咱们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媒体点击“锣”发出的声音)生:“锣”的声音。(媒
31、体点击“锣”的图片)师依次点击“鼓”、“镲”的声音和图片。师:歌曲中的“郎郎扯光扯”象什么声音?生:象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声音。师:对的!下面请三位同学用打击乐器锣、鼓、镲在歌曲的“郎郎扯光扯”处敲打节奏,其余同学在此处双手拍节奏。师:你们觉得加上打击乐器好不好?为什么?生1:好!因为加上打击乐器会更激动些。生2:因为加上打击乐器会更兴奋些。生3:因为加上打击乐器更有喜气洋洋的感觉。(四)、归纳评价,深化迁移1、总结山歌特点师:四川是个多山的地区,人们在山野间的交流,会用怎样的声音? 生:声音连贯的、高亢的、悠长的(媒体出示)师:演唱歌曲时的节奏通常是怎样的?生:节奏舒展的、自由的(媒体出示)
32、师:衬词的特点我们也总结过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师小结:通过演唱、听赏同学们对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已耳熟能详了。这种人们在山野间劳动时演唱的民歌,称为“山歌”,“山歌”的风格特点,同学们已提炼出来了。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媒体出示)山歌的特点声音连贯、高亢、悠长节奏舒展、自由衬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实山歌只是民歌中的一种,民歌按体裁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媒体出示)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劳动号子和小调。2、民歌拓展,分辨“山歌”,听赏飞歌(1)、媒体播放飞歌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些歌曲,咱们来听听,哪些是山歌?哪些不是山歌?请注意一定要根据山歌的特点来辨别。(媒体播放)放马山歌云南
33、民歌 牧歌内蒙民歌绣荷包云南民歌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信天游陕北民歌 茉莉花江苏民歌师:刚才听的歌曲是不是山歌,依据是什么?生:(略)师:他的回答对吗?下面我们就请他上来用鼠标点击答案吧。 学生逐一分别予以回答与点击答案。师: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 “山歌”这一体裁的各地民歌,请收集相关资料。老师提供一个网址给你们:相信你们定会从中学到很多音乐知识。(媒体播放音乐,学生缓缓离开音乐教室。)第四课教学内容:栗子大丰收一、教学目标: 1、 能用活泼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合唱栗子大丰收。培养学生准确、均衡、和谐的合唱能力。 2、 通过学习演*曲,让学生了解合唱、喜欢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培养
34、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表现的能力。 3、能从音乐中感受、体验、表现丰收乐。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活泼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合唱栗子大丰收。 2、通过音准、节奏的把握和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来表现农民丰收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走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要求:气息通畅、跳音“跳”起来,兴奋起来。 三、新授 (一)欣赏导入 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王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第一遍聆听 师:好听吗?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你 们听出来了吗?(生答)合唱,几个声部?(生答)对的,是一个二声部的合*曲。这就
35、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一首新歌栗子大丰收。 (2)再次聆听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请同学们带着这样两个问题去聆听:1、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2、歌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或者说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听! (生答)歌曲情绪是非常欢快、活泼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农民伯伯忙着收栗子的场景。农民伯伯看到栗子大丰收了,心情非常的高兴。那我们呆伙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就要把农民伯伯那种欢快、喜悦的心情给唱出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两次聆听。第一次聆听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的演唱形式,能听辨出合唱的两个声部。第二次聆听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整体印象,并检测学生的听辨结果。) (二)视唱
36、练习,难点突破 师:请同学们,看到歌谱,这首歌曲是一首二声部的合*曲。歌曲中有一个难点,老师将它挑出来,我们一起来先来将它攻破了,大家有没有信心?看到黑板!这里有一个记号,这个叫做下滑音记号。(师范唱)自然滑下来,不要将它唱成附点的节奏。 师:我们先来唱一声部的旋律。(2遍)我们再来唱一唱二声部旋律。(3遍)我们现在分成2个声部,这边同学唱高声部,这边同学唱二声部。(1遍)我们将口风琴拿出来,吹C调。高声部吹一遍。低声部来。两个声部一起来。后三排吹口风琴,前面的同学我们来唱,预备走。把口风琴放下,我们全班一起分声部来。预备,走(给音) (三)朗读歌词 1、分析作品 师:非常棒!好,我们来看歌谱
37、。大家看到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生答)有很多“啦“还有几个“嘟噜嘟噜”,这样的词,我们将它叫做“衬词”。(板书:衬词)衬词即“语气词”,衬词的加入可以大大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比如:一长串的“啦”,(师唱)它表现的是什么?像不像是农民伯伯在挑栗子?这一长串的“啦”我们是不是用一口气把它唱完?(不是)谭老师在这里画了换气符号,请大家注意在这几个地方换气。 2、按歌曲节奏,学生朗读低声部歌词,老师朗读高声部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歌曲的歌词按歌曲的节奏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加入歌曲的情绪,我们朗读得欢快一点。老师朗读高声部,你们来朗读低声部。准备好了没有?预备,走。 3、学生分二声部按歌曲节奏
38、朗读 师:请大家看黑板,我们来看这两处地方,它有渐强记号,那我们应该怎样朗读?我们来试一试,我高声部你们低声部,走。 现在,请你们分两个声部一起来朗读一遍。注意朗读时带上歌曲的情绪和力度的处理。预备,走。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框架、歌曲“对唱”有整体感知) 4、练习“对唱” 师:太棒了!你们在刚刚朗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高低声部休止的地方,正好交错开来,形成“一问一答”,就好像是两个声部在对话。我们把这几个地方提出来唱一唱。你们二声部来,先唱旋律(1遍),再*词(1遍) (四)、学旋律 1、跟琴轻唱低声部旋律 师:我们来一起唱一唱低声部旋律 2、跟琴轻唱高声部旋律 师:我们再来唱高声部
39、,注意四拍以后进,预备走。 3、低声部唱旋律 师:我们现在分声部来,低声部的同学先来一遍 4、 高声部唱旋律 师:高声部预备。 5、 二声部合唱旋律(2遍) 师:现在我们两个声部一起来合一下。注意带上情绪,预备。 (五)学*曲歌词 1、二声部合*词 师:现在我们将歌词加入,“啦啦啦啦”。 2、歌曲处理 3、合音乐伴奏,完整演唱 师:我们合音乐伴奏来一遍 (六)吹奏口风琴 1、生自由练习吹奏,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把口风琴拿出来,我们分声部吹奏。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先练习一下。 2、全体分声部合奏 师: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了没有?预备,走。 (六)参与表现 师:最后,我们一起把这首合*曲来唱一遍
40、,请后三排的同学为我们伴奏。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体验了合唱艺术的魅力。在我们全班同学的团结协作下,完成了这首合*曲栗子大丰收。最后,祝愿我们的农民伯伯每年都有大好收成,也祝愿我们的同学们学业有成! 五、听音乐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丰收锣鼓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2.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教学过程:一、定向1.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步入教室。2.交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二、山乡晨曲
41、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学生交流观后感。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老师展示写在云朵形状卡片上的旋律。)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觉演唱。三、山乡的节奏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你们。(展示山乡的节奏谱,老师敲击。)1.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2.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3.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四、山乡的歌1.旋律体验(1) 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旋律。(2) 学生用“lu
42、”随琴轻声哼唱旋律。(3) 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4) 全班跟琴齐唱全曲。2.学唱歌词。(1) 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2) 学生跟琴唱歌词。(3) 采用师生分句接龙,生生分句对唱等各种方式熟悉歌曲。3.参与表现。(1) 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2) 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句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3) 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是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的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4) 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情感,总结出用抒情、激动的情绪和嘹亮的声
43、音将歌曲推向高潮。(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与同学合作讨论等方式。)(5) 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分组讨论并互相评价。)例如:一个同学领唱一、二乐句,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五、庆祝丰收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1.听赏丰收锣鼓。(播放课件)师: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1) 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2) 仔细聆听主题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a.唢呐;b.二胡;c.笙。第二遍:a.二胡;b.笛子;c.扬琴。(3) 讨论归
44、纳。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3.参与表现(1) 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乐器,听其声,观其开。(2) 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丰收锣鼓的模拟演奏。(播放录音磁带)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自主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彩云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第五课第一课时:欢乐颂一、教学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
45、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二、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三、教学过程: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2、提问: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3、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8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