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合并感染leilin课件文档资料.ppt
《SLE合并感染leilin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E合并感染leilin课件文档资料.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LE,SLE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男女比例为1:79。SLE体系中存在多种免疫异常补体 C3.C4.C9降低中性粒细胞 趋化活性降低 吞噬活性降低 氧化代谢降低抗体 对细菌抗原的抗体反应可能有改变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均降低 B淋巴细胞超反应性(多克隆)NK细胞活性降低,感染,长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免疫抑制临床表现多样且错综复杂,与感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SLE感染是仅次于肾功能衰竭的第二位死因,北京某医院对306例SLE临床分析结果,感染发生率:46.1%预后:感染占住院死亡SLE的48.5%其中,真菌感染致死者占 1
2、2.12%结核感染致死者占9.1%,临床观察,对象:371例SLE患者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1年结果:感染发生率:56.8%感染部位:呼吸道,皮肤粘膜最常见 66.0%病原体:细菌56.0%最主要 病毒29.9%,真菌12.3%亦常见 寄生虫1.8%并发感染是一年内SLE的主要死因68.5%,SLE并发感染,感染特点:难治性条件致病菌明显增多 如MRSA,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多次感染46.9%和混合感染37.4%常见多次感染后极易发生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死亡率36.7%较单一感染6.1%高,SLE并发感染,感染发生率:39.9%其中医院感染占 48.3%感染部位
3、:血液,呼吸道和泌尿道多见 77.5%病原体:G-杆菌 40.4%最常见 G+球菌 30.5%真菌 18.5%,SLE并发感染,细菌多重耐药率高耐至少3种抗菌药:G-菌89.1%G+菌73.1%耐至少5种抗菌药:G-菌59.4%G+菌48.1%感染后表现:50%患者无症状,40%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50%患者周围血WBC正常,65%患者G增高,SLE并发医院感染,一项对SLE并发医院感染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36.4%感染部位: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最常见病原体:G-66.05%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 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 G+17.7%,葡萄球菌为主 真菌16.3%,以白
4、色念珠菌为多 结核病7.7%,SLE并发医院感染,另一项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29.6%感染部位:呼吸道最多34.3%其次是泌尿道和肠道病原体:G-杆菌54.8%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为多 G+球菌35.5%真菌19.4%并发医院感染的SLE平均住院日长,费用大,死亡率高,SLE并发感染,SLE并发肺部感染 SLE肺部表现 细菌感染 结核感染 真菌感染痰培养、纤支镜BAL培养CT引导下肺部病灶穿刺活检+组织病理,青霉素,青霉素:主要针对G球菌,对少数G-菌亦有效抗酶青霉素类: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主要适用于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者除外
5、)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谱较青霉素为广,对部分G-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需氧G球菌,少数G-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第二代头孢菌素:对G菌的作用相当于或略逊于第一代头孢菌素,对G-菌的作用明显比第一代头孢菌素强(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替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G-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他定、头孢哌酮)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马斯平)对酶稳定,不易被破坏,对细菌细胞壁的穿透性更强,对染色体及质粒介导的内酰胺酶的耐受性好,杀菌作用更迅速。,注意,第14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各有特点。第4代头孢菌素对于G+球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E 合并 感染 leilin 课件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8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