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精选文档.ppt
《神经系统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精选文档.ppt(3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5/7,1,第九章 感觉器,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第八章 神经系统,第四篇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2023/5/7,2,【学习目标】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2掌握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束、神经、网状结构、内脏神经、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了解脑干的组成、主要的外部结构。4掌握大脑的内部结构、大脑的分叶、主要皮质机能区的位置。,第八章 神 经 系 统,2023/5/7,3,5掌握脑神经名称、脊神经的组成。6掌握脊髓的内部结构。7了解脊髓的位置、外形及其功能。8掌握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9了解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10掌握躯
2、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痛觉传导路、皮质脊髓束传导路。,2023/5/7,4,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神经系统中常用的术语,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一节 概 述,2023/5/7,5,功能:调节人体各器官的活动,从而使人体成为有机整体;并与外界保持相对平衡的器官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按连结部位分,按分布范围和功能分,脑神经,脊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躯体神经,内脏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023/5/7,6,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神经系统借助感受器,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引起各种反应。协调各
3、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完整的有机体。一方面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人类在进化中,随着生产劳动、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使得大脑皮质高度发展,人类不仅能适应客观环境,还能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使之为人类服务。,2023/5/7,7,2023/5/7,8,2023/5/7,9,臀上皮神经,股后皮神经,2023/5/7,10,植物性神经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其中内脏运动性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即植物性神经系统,依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023/5/7,11,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中
4、的部分叫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叫白质。神经核和神经节:中枢神经内,机能相同或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团叫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集团叫神经节。,神经系统中常用的术语,2023/5/7,12,神经和神经束:在周围神经系,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由结缔组织包裹称为神经。在中枢神经内,起始、终止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中在一起形成神经束。网状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混杂而成,其中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块散在其中。传导路:是指传导神经冲动的通路,其传入部分称为感觉传导通路,传出部分称为运动传导通路。,2023/5/7,13,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reflex。反射是指神经系统
5、在调节机体机能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任何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才得以实现。,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2023/5/7,14,反射: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这种神经调节过程称为反射。反射弧:执行反射过程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它包括五个部分,即:,效应器,运动神经元,中枢(中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感受器,反射与反射弧,2023/5/7,15,骨骼肌,感受器,躯体感觉神经,中间神经元,躯体运动神经,脊神经 spinal nerves,共31对 混合性神经,运动神经元,骨骼肌,脊神经节,2023/5/7,16,脊神经的组成及其分布,2023/
6、5/7,17,脊髓,脊神经节,后根,前根,脊神经,躯体运动N与内脏运动N传出通路比较示意图,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内脏神经节,2023/5/7,18,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脊髓 spinal cord脑 brain,2023/5/7,19,2023/5/7,20,脑 brain,脑干 brain stem小脑 cerebellum间脑 diencephalon端脑 telencephalon,2023/5/7,21,2023/5/7,22,第二节 脑干 brain stem,延髓 medulla oblongata脑桥 pons中脑 midbrain(mes
7、encephalon),上接间脑,下续脊髓,背连小脑。,2023/5/7,23,脑干的外形:,腹侧面:大脑脚、延髓脑桥沟、锥体pyramid、锥体交叉pyramidal decussation背侧面:上丘、下丘、菱形窝(第四脑室底)、薄束结节、楔束结节。中脑水管cerebral aqueduct第3-12对脑神经根连于脑干:中脑、脑桥、延髓、,2023/5/7,24,脑神经核(躯体、内脏运动;躯体、内脏感觉)脑神经核的分布规律:运动在内;感觉在外。中继核(薄束核、楔束核、黑质、红核等)是传导束的中继站,在此转换N元。,、(、)、,、,脑干的内部结构:灰质(神核),2023/5/7,25,上行纤
8、维束: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us、脊髓丘系(脊髓的薄束、楔束和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下行纤维束: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脑干网状结构:位于脑干的中央。,脑干的内部结构:白质(传导束),2023/5/7,26,脑和脊髓之间相互连接的桥梁。传导功能:深感觉(本体感觉、精细触觉的传导)浅感觉(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及粗略触觉)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反射功能: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脑桥角膜反射中枢延髓“生命中枢”,2023/5/7,27,传导功能:反射功能:网状结构功能:维持大脑皮层觉醒、引起睡眠;调节骨骼肌张力;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等。,20
9、23/5/7,28,小脑和间脑,2023/5/7,29,位于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后上方。左右小脑半球和小脑蚓三部组成,一对小脑扁桃体靠近枕骨大孔。,小脑cerebellum的外形:,顶面,底面,前叶,后叶,小脑蚓,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绒球,小结,小脑蚓,2023/5/7,30,小脑皮质(表层灰质)小脑髓质(深部白质)小脑核(共4对),2023/5/7,31,古小脑维持身体平衡;旧小脑调节肌张力;新小脑协调肌群运动。,2023/5/7,32,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所遮盖。背侧丘脑dorsal thalamus下丘脑hypothalamus上丘脑 后丘脑 底丘脑,间脑diencep
10、halon的外形:,视交叉,漏斗,乳头体,丘脑,第三脑室,垂体,optic chiasma,2023/5/7,33,背侧丘脑又称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核团(腹后核、腹前核、腹外侧核等)下丘脑 内有视上核、室旁核、漏斗核等。后丘脑 有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组成。,2023/5/7,34,特异性中继核团:(腹后核、腹前核、腹外侧核及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是特异性上行传导路的转接核。分泌激素的核团:视上核:加压素室旁核:催产素漏斗核:垂体前叶的促激素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2023/5/7,35,2023/5/7,36,垂体分部:,垂体前叶以腺垂体为主,垂体后叶以神经垂体为主。,2023/5
11、/7,37,生长激素细胞:分泌GH 催乳激素细胞:分泌PRL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ACTH 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男性的LH又称为间质细胞刺激素(ICSH),腺垂体,2023/5/7,38,生长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 FSH、LH,GH,巨人症,肢端肥大症,侏儒症,垂体性糖尿,血中酮体增加,PRL,TSH,ACTH,GTH,腺垂体分泌物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并有促进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的发育和分泌等作用。,2023/5/7,39,神经垂体,无髓神经纤维赫令体垂体细胞窦状毛细血管,2023/5/
12、7,40,下丘脑延伸发育而来,由大量无髓神经纤维(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的轴突)和垂体细胞组成,富含血窦。光镜下呈现为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称赫令体。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ADH)和催乳素(OT)。,分泌颗粒沿轴突输送到神经垂体储存并释放进入血窦。由于分泌颗粒常聚集成团,导致轴突呈串珠状膨大,在光镜下呈现为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称赫令体。,神经垂体,2023/5/7,41,神经垂体无分泌功能,只储存并释放ADH和OT,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和子宫平滑肌收缩。,ADH: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大剂量ADH:使全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13、,OT:可促进子宫收缩,促进排乳。,2023/5/7,42,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2023/5/7,43,垂体门静脉系统:,弓状核垂体上A毛细血管垂体门微V毛细血管静脉窦,2023/5/7,44,下丘脑神经垂体束:,视上核室旁核垂体下A毛细血管静脉窦,2023/5/7,45,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功能轴释放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轴抗利尿激素催产素,2023/5/7,46,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下丘脑弓状核RH+腺垂体细胞GHPRLTSHACTHFSHLH(男ICSH),释放激素,视上核室旁核
14、ADH OT 下丘脑神经垂体束 神经垂体 ADH、OT,下丘脑弓状核RIH-腺垂体细胞GHPRLTSHACTHFSHLH(男ICSH),释放抑制激素,2023/5/7,47,端脑 telencephalon,2023/5/7,48,笼罩在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上面。主要由左右大脑半球组成。大脑沟、大脑回、胼胝体。每侧的大脑半球可分为三个面,并借三条沟分为五个叶:,大脑的外形:,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2023/5/7,49,三个面:三条沟:,上外侧面,内侧面,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胼胝体corpus callosum,额叶,顶叶,枕叶,颞叶,2023/5/7,50,下面,顶面,嗅球,嗅束,
15、视神经,垂体,脑桥,延髓,脊髓,小脑,额叶,顶叶,颞叶,2023/5/7,51,大脑上外侧面的主要大脑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角回、颞横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角回,颞横回,额叶,枕叶,颞叶,顶叶,2023/5/7,52,大脑内侧面的主要大脑回:扣带回、海马旁回、钩=边缘叶,胼胝体,扣带回,海马旁回,钩,2023/5/7,53,大脑底面的主要脑回:嗅球、嗅束。,嗅球,嗅束,视神经,垂体,脑桥,延髓,脊髓,小脑,2023/5/7,54,大脑内部结构:,大脑皮质(大脑表层的灰质)大脑髓质(深部的白质)连合纤维(胼胝体)联络纤维 投射纤维(内囊)基底核(位于大脑髓质内的灰质团块),2023/5/7,
16、55,基底核basal nuclei,尾状核豆状核(壳、苍白球)杏仁核屏状体纹状体corpus striatum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新纹状体(尾状核及壳);旧纹状体(苍白球)。,2023/5/7,56,内囊internal capsule,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在水平切面上内囊分:内囊前肢(额部)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主要由额桥束、丘脑前辐射内囊后肢(枕部)丘脑和豆状核之间,主要由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丘脑后辐射。经豆状核后部向后行的纤维是视辐射,经豆状核下部向外侧行的纤维有听辐射。内囊膝 介于前、后肢之间,主要由皮质核束。,2023/5/7,57,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
17、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损伤)偏盲(视辐射损伤)的“三偏”症状。,2023/5/7,58,大脑功能:,大脑皮质功能定位躯体感觉区管理对侧半身深、浅感觉。躯体运动区 管理对侧半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视区接受双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听区接受双侧听觉冲动语言区为人类所特有,又称语言中枢(听话、阅读、书写、说话),优势半球,2023/5/7,59,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区、躯体运动区、视区、听区、语言区各位于何处?,2023/5/7,60,大脑皮质功能区,2023/5/7,61,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由边缘叶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核
18、、下丘脑、背侧丘脑等共同构成。与情感、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参与内脏及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情绪活动。在性活动、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后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3/5/7,62,2023/5/7,63,2023/5/7,64,2023/5/7,65,2023/5/7,66,2023/5/7,67,2023/5/7,68,2023/5/7,69,2023/5/7,70,分布在骨骼肌纤维内的运动神经末梢结构称运动终板,又称神经肌肉接点。,2023/5/7,71,脑 神 经,脑,第二节 脑和脑神经,2023/5/7,72,脑位于颅腔内,脑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等六部分。通常又把
19、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脑是神经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人类的脑最发达,中国人的脑相当于体重的1/40,男性为1375.3克,女性平均为1305.克。,脑,2023/5/7,73,2023/5/7,74,2023/5/7,75,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脑干,2023/5/7,76,脑的各部位示意图,2023/5/7,77,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脊髓与间脑之间的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部分组成。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它们之间的腔为第四脑室。此室向下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相连;向上连通中脑的中脑水管。,脑干的内部结构,脑干的外形,脑 干,2023/5/
20、7,78,脑干腹侧面 脑干背侧面,2023/5/7,79,腹侧面(1)延髓:前正中裂、前外侧沟、锥体、锥体交叉、橄榄。在橄榄背侧,自上而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根附着。前外侧沟有舌下神经根穿出。(2)脑桥: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延髓脑桥沟。在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之间有三叉神经根,在延髓脑桥沟,自内侧向外侧依次是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3)中脑:大脑脚和脚间窝(有动眼神经穿出)。,脑干的外形,2023/5/7,80,背侧面:延髓下部后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两个纵行隆起,内侧的称薄束结节,外侧的称楔束结节,其深层分别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们是薄束和楔束的终止核。楔束结节的外上方有小脑
21、下脚,是由进人小脑的纤维组成,且形成第脑室侧壁的一部分。延髓上部构成菱形窝,即第脑室的底的下半部分。脑桥的背侧面形成第脑室的上半部分,菱形窝的上侧壁为小脑上脚。中脑的背侧面有两对圆形隆起,称四叠体。上一对为上丘,下一对为下丘。向两侧分别借上丘臂和下丘臂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相连。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根出脑。,2023/5/7,81,(1)延髓的内部结构 延髓内部主要有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有1对薄束核gracile nucleus,位于薄束结节内,1对楔束核cuneate nucleus,位于楔束结节内,它们分别接受来自薄束和楔束的纤维。,脑干
22、的内部结构,2023/5/7,82,(2)脑桥的内部结构 脑桥的内部有与三叉神经()、展神经(或外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或位听神经)()相连的神经核。此外,脑桥基底部有大量散布于纵横纤维之间的神经元群称脑桥核,是传递大脑皮质运动信息到小脑的中继站。,2023/5/7,83,(3)中脑的内部结构 上丘内有上丘核,是视觉反射中枢,参与完成由声、光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下丘内有下丘核,是听觉传导通路上重要的中继核,传递听觉信息。在中脑上丘平面有动眼神经核,由此核发出纤维构成动眼神经;在中脑下丘平面有滑车神经核,由此核发出纤维构成滑车神经。此外,中脑内还有红核和黑质,它们对调节骨骼肌张力
23、和运动协调有着重要作用。,2023/5/7,84,脑干的功能,()传导功能:大脑皮质与脊髓、小脑相互联系的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都要经过脑干。()反射的低级中枢:脑子内具有多个反射的低级中枢。延髓内有调节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生命中枢”;脑桥内有角膜反射中枢;中脑内有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网状结构的功能:具有维持大脑皮质醒觉、引起睡眠、调节骨骼肌的张力和调节某些内脏活动等功能。,2023/5/7,85,位置与外形:小脑位于脑后窝,在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小脑的两侧膨大,称半球。中部狭窄变细的部分称蚓。小脑借对小脑脚与脑干背面相连接。小脑的分叶:小脑表面有许多大致平行的横沟,其中有深沟将小脑分为三个叶
24、。在小脑上面,原裂,将小脑分为前叶和后叶。在小脑下面,借后外侧裂将后叶与绒球小结叶分开。绒球小结叶位于小脑下面的前部,体积最小,其纤维主要与前庭神经核联系;小脑上面的前部,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其他部分,主要接受来自大脑皮质的纤维。,小脑,2023/5/7,86,2023/5/7,87,小脑上面,小脑半球,小脑蚓部,2023/5/7,88,2023/5/7,89,小脑水平切面,2023/5/7,90,小脑的内部结构:大量的神经元胞体集中于小脑的表层,形成小脑皮质。小脑的深层为白质,白质内还含有灰质团块,称小脑核。主要的核有:项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小脑核是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小
25、脑的功能:主要是运动调节中枢,与平衡、调节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有关。,2023/5/7,91,位置: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其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仅次于大脑皮质。间脑的两侧和背面被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所掩盖。间脑的主要部分是背侧丘脑和下丘脑。,分部:,背侧丘脑,上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底丘脑,间脑,2023/5/7,92,背侧丘脑又称丘脑,是位居间脑背侧部分的一对卵圆形灰质块。背侧丘脑被形白质板分隔为部分,即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外侧核群后部的腹侧部分,称腹后核。全身各部的躯体性感觉冲动,都需要经过此核中继,才能传到大脑皮质。,背侧丘脑(丘脑),2023/5/7,93,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8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