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本科PPT文档.ppt
《神经本科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本科PPT文档.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菌性感染疾病,脑膜炎:化脓性细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淋巴细胞性病毒慢性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真菌等脑脓肿,病毒性感染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病因及传染途经(流行病学特点)(一)病原体:脑膜炎双球菌(二)传染途经:借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三)好发季节:冬春季(四)好发年龄:儿童(10岁以下多见),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上呼吸道局部炎症 成为带菌者 入血繁殖菌血症,败血症 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病因和发病机理,(三)病理变化1、上呼吸道感染期2、败血症期3、脑膜炎症期,2-4天潜伏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少量炎细胞浸润,皮扶、粘膜的瘀点、瘀斑形成。少数严重病例,华-佛氏综合症,肉眼观: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
2、张、充血,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堆积,脑沟模糊不清。,镜下观:蛛网膜下腔增宽,内含有大量中性白细胞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脑膜脑炎,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败血症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紫癜 内毒素DIC肾上腺严重出血,(Wa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沃-弗综合征),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三、临床病理联系(一)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小伙儿前囟饱满是由于脑膜血管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炎性渗出物堆积所致。(二)脑膜刺激症状:出现颈强直,克匿氏征阳性。颈强直是由于炎症累及脊髓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及软脑膜
3、,形成“角弓反张”的体征。,角弓反张,角弓反张,三、临床病理联系(三)脑脊液改变:混浊,可检出病原菌(四)败血症:主要病变是皮扶、粘膜的瘀点、瘀斑形成。(五)暴发性脑膜脑炎,结局及并发症 治愈 慢性脑积水 颅神经受损 脉管炎脑梗死 死亡败血症DIC脑疝,案例【病例摘要】患者,男性,14岁,因头痛病逐渐加重5小时,呕吐、昏迷半小时入院。患者于春节期间感冒,伴头痛、发热,在当地口服药物治疗3天(药物不详)。5小时前开始头痛病逐渐加重,半小时前出现呕吐。颈部强直、全身酸痛、呼吸短促、昏迷。体格检查:体温39.8,脉搏128次/分,呼吸短促、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消失。实验室检查:外周
4、血白细胞43.0X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92%。入院后经急救治疗无效与入院后2小时死亡。,尸体解剖:死者身高150cm,发育、营养良好;双侧瞳孔散大(直径0.8cm);脑1460g,脑膜、脊膜血管扩张,左顶叶及右颞叶血管周有黄白色渗出物,脑底部有较多黄绿色液体,小脑幕处可见压痕。光镜下:蛛网膜下腔增宽,血管高度扩张充血,大量蛋白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革兰染色查见革兰阳性球菌,近软脑膜处脑组织水肿,部分神经元变形。,病理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并脑疝。【问题】(1)什么是化脓性脑膜炎?(2)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有哪些?(3)化脓性脑膜炎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是什么?(4)案例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变
5、特点是什么?(5)结合案例,试分析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病理联系,本例的死亡原因是什么?(6)化脓性脑膜炎的结局和并发症有哪些?,【案例分析讨论】本例患者为青少年,冬季发病,感染了脑膜炎双球菌,引发脑膜炎,早期因毒血症,头痛、发热,后因病变累及脑膜,出现脑膜急性渗出性炎症,引起脑膜刺激征。感染进一步加重,病变波及脑实质引起脑水肿造成颅内高压,形成脑疝,压迫延髓呼吸中枢而导致病人死亡。此例为严重的病例,目前在临床上由于病人能得到及时治疗和抗生素的应用,较少引起死亡。,一、病因及传染途经(流行病学特点)(一)病原体:乙型脑炎病毒(二)传染源:患者及病畜、病禽(三)传染途径:蚊虫为主要传染媒介(四)好发
6、季节:夏秋季(五)好发年龄:儿童,发病机理 乙脑病毒 人、禽畜为传染源和长期贮存宿主 蚊咬 血管内皮细胞、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 病毒血症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人 免疫功能低下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 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猪、牛等家畜,乙脑传播途径,二、病理变化(一)病变部位:脑实质 以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二)病变性质:变质性炎(三)病变特点:脑实质的变性坏死,1、肉眼观:脑膜充血,脑水肿明显,脑实质内见粟米至米粒大小的软化灶,半透明状,境界清楚,呈弥漫或灶性分布。,流行性乙型脑炎,(1)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 淋巴细胞套(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噬神经细胞现象、软化灶形成(4)
7、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结节,2、镜下观,淋巴细胞袖套反应,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可见增生的胶质细胞环绕。,噬神经细胞现象 有时可见胶质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侵入神经细胞内。,神经细胞呈灶性坏死、液化,形成染色较淡,质地疏松的筛网状结构的病灶,称为软化灶。软化灶可被吸收,由增生的神经胶质细胞取代而成为胶质疤痕。,软化灶形成,(3),软化灶形成,(4)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细胞结节。,三、临床病理联系(一)高热:病毒血症所致(二)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 机制 1、神经细胞广泛受损变性、坏死。2、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三)脑疝形成机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本科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8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