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二)-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4/2-8,1,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2012/4/2-8,2,第6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本课主要内容,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三、正确处理人生矛盾,积极促进自身发展四、坚持内外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共6个课时,3-4课时,2012/4/2-8,3,学习要求,1、知识方面:准确理解并掌握辩证矛盾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懂得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深刻道理;2、能力方面:学会用矛盾分析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遇事能积极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3、觉悟方面:自觉的积极的促进自身发展。,2012/4/2-8,4,学习方法,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
2、入浅出,实例导入、实情分析、启发思维,实际应用、实事求是、讲求实效,2012/4/2-8,5,3,(续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呢,、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都知道,、人的出生和成长离不开遗传与变异,离不开同化与异化,、专家说:“要保护羊,就得请回狼”。,“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2012/4/2-8,6,、“光是什么”?,爱因斯坦认为,“微粒说”,牛顿认为,“波动说”,“波粒二象性”,惠更斯认为,2012/4/2-8,7,“光是什么”?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
3、久,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由于当时牛顿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因此“微粒说”便被人们视为不可侵犯和不可更改的“真理”。19世纪初,“波动说”又被人重新提出:并用实验证明了,这就有力地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当时,人们确信光是波,除了波,别的什么都不是。19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由于光波说已牢固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许多科学家在新的实验结果面前踌躇不前。,2012/4/2-8,8,后来爱因斯坦的朋友别索问他:“光究竟是什么呢?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爱因斯坦听完朋友的话,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
4、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就是喜欢矛盾。”爱因斯坦却以一个“叛逆者”的大无畏的姿态,尊重新的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光既是粒子,具有粒子性;又是波,具有波动性。用科学事实证明了光具有波粒双重性质或波粒二象性。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话是正确的。正是由于爱因斯坦用矛盾的眼光观察事物,做出了大胆的科学假设,才突破了前人的传统观念。他提出的光量子论终于得到了公认,并获得1922年的诺贝尔奖。,2012/4/2-8,9,矛盾好!,自然界如此 社会界同样如此,关键是要正确对待矛盾,2012/4/2-8,10,课堂体验与探
5、究,课堂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键盘上的字母顺序为何要这么排列?有比这种排列更方便的吗?”(参阅 p62),书面作业:依据自己的实际分析一下个人的优势或强项。同时,查找一下自己的爱好与自己的能力相矛盾的具体方面,应当如何对待?,2012/4/2-8,11,11、1 3 2 4 6 5 7(),请写出“()”处的数字12、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13、找出不同类的一项:A铁锅 B小勺 C米饭 D碟子14、9 7 8 6 7 5(),请写出“()”处的数字15、找出不同类的一项:A写字台 B沙发 C电视 D桌布16、961(25)432 932()731,请写出()内的数字,智力测试2,2012/4/2-8,12,17、选项ABCD中,哪一个应该填在“XOOOOXXOOOXXX”后面:A XOO B OO C OOX D OXX18、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苗助长:A揠 B堰 C偃19、填上空缺的词:金黄的头发(黄山)刀山火海赞美人生()卫国战争20、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地板 B壁橱 C窗户 D窗帘,11、9 12、B 13、C 14、6 15、D16、3617、B 18、A 19、美国 20、D,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8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