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浅谈古诗词教学课件.ppt
《中考语文 浅谈古诗词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浅谈古诗词教学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古诗词教学,一、古诗解读,古诗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样式,古诗词解读有四种解读方法:1、关注作者的人生境遇2、关注诗歌的思想内容3、关注诗歌的体裁形式4、关注诗歌的表现技巧,古诗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样式,古诗词解读有四种解读方法:1、关注作者的人生境遇2、关注诗歌的思想内容3、关注诗歌的体裁形式4、关注诗歌的表现技巧,关注作者的人生境遇 知人论世,关注诗人的人生境遇,在文学理论中被称为“知人论世”。诗歌这种体裁有两个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知人论世:第一,诗歌是诗人性情的集中体现,诗如其人,不知人论世就无法准确理解。第二,诗歌是省略与留白的艺术,意在言外,不知人论世就无法全面理解。,关注作者的人
2、生境遇 知人论世,王昌龄出塞1、作者的时代与生平2、作者的相关作品3、历代读者的评价,王昌龄生平大事记(知人篇),(1)、武则天圣历元年戊戌(698)王昌龄生,一岁,(2)、开元十二年甲子(724)二十七岁 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如: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3)、开元二十四年丙子(736)三十九岁“旗亭画壁”当在是年前后。,旗亭画壁,唐薛用弱集异记: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
3、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曵,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辞多者,可以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妓讴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半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一乐府。”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众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
4、?”因指诸妓中紫衣貌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诸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与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4)、开元二十八年庚辰(740)四十三岁 北至襄阳访孟浩然,浩然旋卒。,王昌龄生平大事记(知人篇),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癒。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 浅谈古诗词教学课件 中考 语文 浅谈 古诗词 教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8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