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明理学(2)(1).ppt
《三、宋明理学(2)(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宋明理学(2)(1).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 宋明理学,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结构体系,宋明理学,认识(评价)宋明理学,春秋:创立,战国:发展,秦朝:打击,西汉:正统,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演变的?,孔 子,孟 子,秦始皇,董仲舒,汉唐时期儒学的发展情况如何?,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虎溪三笑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不觉过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请思考:汉以后魏晋以后的魏晋时期儒
2、学的发展情况如何?,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一)、儒学的困境1、表现(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学的统治地位地位。2、原因?,三教合一,谶纬迷信流行,(1)儒学自身的缺陷(偏向说教、缺乏哲学性)(2)动荡和战乱时代,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道的宗教思想正好具有这种麻醉作用。(3)统治阶级对佛教、道教的扶持;,韩愈,李翱,1、先声,2.兴起,为理学兴起奠定基础,基本主张:,宽松的文化政策;,批评唐代政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强调“华夷之辨”,视佛教道教为夷狄之教,推崇春秋尊王攘夷,原因:,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的复兴
3、运动(一)、儒学的困境(二)、儒学复兴运动,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孕育而生。,P15页 资料卡片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宋.程颐 河南程氏遗书,P16页 学习思考 石介的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4、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把佛教和道教说成夷狄之教,激发人民对佛道的排斥厌恶心理,从而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一)、创立北宋五子1、理学含义:宋以后形成的以儒学为主、融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既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应有的一套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2、北宋五子贡献(1)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关于万 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 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二、宋明理学的发展进程,2、北宋五子贡献(1)周敦颐(2)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
5、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3)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 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地位:有人认为他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 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4)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 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仁者能化物于无形,“孔颜之乐”。,南宋朱熹(11301200)朱熹全面继承了二程的学说,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人常将这一派学生统称为“程朱理学”,(二)理学的成熟朱熹,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概括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形而上
6、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观点1: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法则、规律)(理学核心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河南程氏遗书,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概括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四书章句集注,人伦者,天理也。河南程氏外书卷七,观点2:天理本质上是儒家道德“三纲五常”,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概括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朱文公文集,观点3:存天理,灭人欲,人之
7、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二程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概括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大学,观点4: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1、朱熹的理学思想(总结)1)世界观(本体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理在气先”
8、;但理离不开气,气有主观能动性。2)伦理观(修养论):“存天理灭人欲”;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不仅求个体的满足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方法论:向外、向万事万物寻求天理,格物致知4)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儒家拥有天然干预政治的权利)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核心“正君心”,“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文集卷七读大纪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材料一:朱熹说:“
9、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礼、智、信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1)据材料一,归纳朱熹的基本主张。(2)朱熹提出这些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二,理学塑造了中华民族哪些积极向上的民族性 格?(不少于3个),主张:三纲五常即天理“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的 人们应克制自己的私欲,顺乎天理。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
10、统治。民族性格:发奋立志、社会责任、注重气节等。,(二)理学的成熟朱熹1、思想:2、主要著述: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3、历史地位(1)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朱熹,学者称为晦庵先生,程朱理学对传统儒学的发展。,(2)发展:A.哲学角度:将纲常名分发展为永恒存在,B.修身层面: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1)继承:A.对现实人生的关怀;B.与专制统治的结合;,陆九渊,江西金溪人,曾在
11、江西象山讲学,人称象山先生。南宋思想家,心学开创者。,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思想家。世称阳明先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人物:陆九渊 王守仁,(三)新发展陆王心学,鹅湖之辩,1175年4月,陆九渊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与态度。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太简”,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鹅湖寺鹅湖书院,(三)新发展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1)提出的核心命
12、题:“心即理也”,本心即天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2)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3)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2、心学的集大成者(系统的心学理论)王守仁,王阳明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开始读朱熹的书。朱熹讲格物致知,天下万事万物都要去了解,这样才能做圣人,一次王阳明和他一个姓钱的朋友,打算对竹子进行“格物”。结果没出三天朋友就病倒了。王阳明坚持格了七天,理没有格出来,结果也病倒了。一直到中年的时候,王阳明仍旧被这个问题所困惑,这个“理”究竟在哪儿?我们如何才能够格到?后来仕途遭遇重创被贬到贵州龙场做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宋明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