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治理黄河,我国考古学者曾在山东安丘、河南中牟和陕西长安、咸阳、礼泉等地出土了西汉的犁壁,表明西汉的耕犁已安装犁壁。犁壁的作用在于便于深耕、翻土、碎土、起垄作亩。因此犁壁的发明是耕犁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发展。欧洲的耕犁到了11世纪才装有犁壁,要比我国晚近一千年。,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1)犁壁的使用,犁壁,犁壁,犁的哪一部位是犁壁?,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2)二牛抬扛耕作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3)播种工具耧车的使用,耧车,现代播种机的始祖,由种子箱和三脚耧管组成。以人或畜为牵引动力,一人扶耧播种。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山,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
2、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此图是据王祯农书和山西平陆汉墓壁画,并参考南阳地区早期三脚楼车制作。,耧车,手工业的进步(1)纺织技术的进步:提花机的使用,提花织机是一种提花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我国在商代已有手工提花法,战国时又出现比较复杂的动物纹提花技术。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绒圈锦,表明当时的提花设备已经相当复杂,技艺非常高超。,手工业的进步(2)鼓风冶铁工具水排的发明,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模型),你认为水排在哪些方面体现它的优越性?,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约333克),故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西汉长安平面图,你认为西汉长安城规划有哪些特点?城里的“市”是作什么用的?,与西汉长安城的规划相比,你认为广州在城市规划方面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两汉在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发展情况,小 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年级 历史 上册 13 两汉 经济 发展 课件 新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