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现代汉语题库(整理).doc
《(完整版)大学现代汉语题库(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大学现代汉语题库(整理).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学院考研辅导讲义现代汉语题库 注意: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影视文学 通用教材与讲义 二九年八月(第三版)2010年8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讲,希望大家认真预习课本,研习讲义!真题选讲2010年华师文学院语言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真题现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汉民族共同语 2、音位 3、六书 4、语义场 5、句式二、操作题1、分析声母发音 chi le ke xi bu2、分析韵母发音 he ba mo ci ju 3、汉字造字法 水、锦、天、牧、问4、词的构造 健儿、司机、头疼、推迟、考试5、从语法角度,分析词性: 开始、
2、微型、喷香、兴致、亲自6、进行层次分析,说明结构关系:上街买菜请小李吃饭、我的遥远的家乡*湾(还有一题忘了。)7、用层次分化歧义短语:发两个月的工资、两个报社的记者、反对的是老李8、疑问句的类型:有谁知道我的书在哪里? 我的文具盒呢? 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成绩?三、简答1、/a/的音位变化及其条件2、什么是“隶变”?简述“隶变”的内容3、现代汉语的存现句的语法意义四、论述题:举例分析层次分析的三原则古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假借 2、引申义 3、叶韵 4、字母 5、如字二、简答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2、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3、举例谈谈古代汉语中的反问句式有哪几种4、谈谈使动用法和意动用
3、法的区别5、古秦三十韵韵部的韵目三、加标点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四、古文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
4、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解释加黑词语居则曰:不吾知也!摄乎
5、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异乎三子者之撰吾与点也2、解释加点字的虚词的词性、意义及语法特点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写出文段名词用作动词和双宾语的句子4、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练习与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 )。A.华北方言语音 B.北京语音 C.普通话语音 D.专家拟订的语音2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方言是( )。A.客家方言 B.粤方言 C.闽方言 D.赣方言3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是( )。A.杭州话B.南京话C.镇江话D.苏州话4同其它语言相比较,现代汉语词汇特
6、点中没有的是( )。A.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B.汉语广泛运用词缀附加法构成新词C.汉语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D.双音节词占优势5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别有大有小,总的说,差异最大的是( ) 。 A.语音B.词汇C.语法D.文字 6民族共同语是在( ) 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A.一种B.七种C.三种D.两种7同其它语言相比较,现代汉语语音特点中没有的是( )。A.没有复辅音 B.元音占优势 C.音节界限不分明 D.有声调8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的是( )。A.汉民族共同语和汉语方言 B.普通话C.汉语方言 D.现代汉民族共同语9现代汉语方言共有( )个方言区。A.五 B.七 C.八 D.九10北
7、方方言的代表方言是( )。A.北京话 B.东北话 C.河南话 D.西安话11闽东方言的代表话是( )。A.福州话 B.厦门话 C.潮汕话 D.泉州话12赣方言的代表话是( )。A.赣州话 B.抚州话 C.九江话 D.南昌话13同其它语言相比较,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中没有的是( )。A.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B.词法、句法结构完全不一致C.词的多功能性 D.量词丰富14“现代汉语”狭义有解释指的是( )。A.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的方言 B.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C.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D.现代汉民族的方言二、多项选择题1北京话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其原因是(
8、)。A.金、元以来,北京话作为官府通用语言传播很广,后又发展成为“官话”B.北京人口众多C.北京的交通便利D.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是首都E.明、清以来优秀的白话文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扩大了北京话的影响2普通话语法方面的特点有( )。A.有狭义的形态变化B.有格助词C.量词十分丰富D.每个句子都有主语 E.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3推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的重要的直接因素是( )。A.“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B.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国语运动”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D.一九五五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的学术会议E.普通话好听4普通话词汇方面的特点
9、有( )。A.双音节词占优势 B.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C.多用构形法构词D.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E.有大量的音译外来词5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有( )。A.给汉字注音 B.避免音节界限混淆 C.使拼音简短D.决定不同的发音部位, E.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6下面哪些是语言的属性( )。 A.民族性 B.全民性 C.形象性 D.社会性 E.体系性三、简答题简要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如何理解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语言声音与意义的关系如何。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如何。四、论述题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词汇有何特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有何特点。如何理解语言的社会性。五、名词解释现代汉语方言普通话练习与作业(一
10、)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 B )。2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方言是( B )。3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是( D )。4同其它语言相比较,现代汉语词汇特点中没有的是( B )。5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别有大有小,总的说,差异最大的是( A ) 。 6民族共同语是在( A ) 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7同其它语言相比较,现代汉语语音特点中没有的是( C )。8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的是( A )。9现代汉语方言共有( B )个方言区。10北方方言的代表方言是( A )。11闽东方言的代表话是( A )。12赣方言的代表话是( D )。13同其它语言相比较,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中没有的是( B
11、)。14“现代汉语”狭义有解释指的是( C )。二、多项选择题1北京话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其原因是(AE )。2普通话语法方面的特点有( CE )。3推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的重要的直接因素是( BD )。4普通话词汇方面的特点有( AD )。5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有( AE )。6下面哪些是语言的属性( ABDE )。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韵母的拼写规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2如何理解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形象地说,这个符号系统就是一个装置,这个装置最重要的特点是分层。装置的
12、底层是一套音位,几十个音位能构成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装置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了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3语言声音与意义的关系如何。 语言中的词,尤其是表示初始概念的词,其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没有必然性,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某一个意义不是非用某一种声音代表不可。如“猫”这种动物与mo这个声音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不同的语言中,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如英语读cat。既然词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人们为什么要叫“老师”为lo sh,
13、叫“桌子”为zho zi,而不能“老师”叫zho zi 呢?这是因为语言中语音与语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荀子在正名中就指出:“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 ”。“约定”的意思是“共同议定”,“俗成”的意思是“大众形成的习惯”。4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如何。 方言是全民语的地方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方言和全民语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现代汉语就是由七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组合而成的。四、论述题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词汇有何特点。 词的结构的双音化。古代汉语中就有一定数量的双音节词,现代汉语更是双音节词占多数,其次才是单音词和三个音节以上的复音词。用复合方式构成新词。汉语的构词法主要是
14、合成法,不是派生法。这一点又区别于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其方法有联合,偏正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构词方法使汉语词汇十分丰富。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有何特点。 汉语没有选择形态变化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的词的位置和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英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短语的构造原则与句子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英语的短语与句子在构造上是用了两套不同的构造规则,而汉语则基本一致。量词丰富、语气词生动传神。3如何理解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从有人类社会存在的时候
15、起,就有语言的存在。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社会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发展受社会的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二者自始至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语言中的词,尤其是表示初始概念的词,其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没有必然性,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某一个意义不是非用某一种声音代表不可。语言中语音与语义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五、名词解释1现代汉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现代汉语的地方变体。2方言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一种民族语
16、言的地域性变体,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它只通行与一定的地域,具有地方性的特征。3普通话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练习与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1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A.音节B.音位C.音素D.音高2气流振动声带,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是( )。A.子音B.辅音C.元音D.边音3下列是舌尖前音的是( )。A.z、zhB.ch、rC.j、qD.c、s4下列是舌尖中音的是( )。A.m、nB.d、lC.r、tD.k、h5下列是塞音的是( )。A.f、rB.t、cC.g、lD.d、t6双唇、送气、清、塞音
17、是( )。A.bB.pC.mD.f7舌面、送气、清、塞擦音是( )。A.gB.jC.qD.k8下列声母是l的是( )。A.烈、掠、念B.劳、蛉、奴C.炼、路、卢D.内、类、梁9下列声母是sh的是( )。A.沙、师、水B.顺、生、孙C.甩、少、塞D.树、术、俗10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是( )。A.iiB.yC.uuD.oo11下列是三合元音的是( )。A.ian、angB.iao、uaiC.ong、engD.ing、ang12下列是二合元音的是( )。A.ai、anB.ei、enC.an、enD.ai、ei13下列是前响复元音韵母的是( )。A.ia、ieB.ang、anC.ai、ouD.e
18、ng、en14下列是中响复元音韵母的是( )。A.iao、ueiB.iou、ianC.uan、uaiD.iang、iao15下列字的韵母是后鼻音的是( )。A.争、正、镇B.生、声、身C.烽、彭、坑D.封、更、恨16声调的实际读法是( )。A.句调B.语调C.调类D.调值17下列字的韵母属撮口呼的是( )。A.居、学B.努、女C.鱼、福D.玉、母18下列字的韵母属开口呼的是( )。A.好、昂 B.藤、米 C.太、情 D.慢、快19决定汉语声调的主要是( )。A.音色B.音长C.音强D.音高20下列哪组是元音。( )A.、i、fB.e、s、uC.o、u、eD.、i、r21下列是舌尖前音的是( )
19、。A.j、fB.r、hC.z、cD.zh、r22下列是浊音的是( )。A.n、rB.x、bC.zh、chD.z、s23下列各组字声调相同的是( )。A.先、围、赌B.显、着、晚C.忙、达、冯D.加、杯、条24语音的四要素是指( )。A.音高、音强、音长、音色B.声母、韵母、声调、音色C.声母、韵母、声调、音节D.声母、韵母、声调、音位25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 )。A.鼻音B.边音C.半元音D.鼻化音26韵母是指( )。A.介音加上主要元音B.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C.介音后面的部分D.音节中声母后面的主要元音和韵尾27声调主要由( )的变化构成。A.音长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大学 现代汉语 题库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