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教的学大纲.doc
《测量学课程教的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课程教的学大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311603【英文译名】:Surveying【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学 分 数】:4.5【总学时数】:72【实践学时】:12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测量学是环资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属工程技术基础课。 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常规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学生通过对该课的学习,为学习后继专业课建立必要的测绘理论基础,也为学生获取地理信息中最重要的地表信息数据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 掌握学习后续课程的必要知识。2 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原理和使用,测量成果的处理,图的绘制。3 能
2、在小地区内进行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后继课程:数字化测图电子地图原理与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摄影测量城市地籍与地籍测量测量实习数字高程模型四、课程内容测量学是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和确定地球表面点位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及施工测量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较系统的认识,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熟练判读地形图,能运用各种测量方法进行生产实际中的测量工作。本课程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 绪论本
3、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基本情况,讲述的内容包括:测量学的概念,测绘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内容,本门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安排和学习方法。重点:测量学的概念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地球形状大小和测量坐标系的概念;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地形图的认识;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重点:地球形状大小和测量坐标系的概念,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第三章 水准测量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高程测量概述,水准测量原理(重点);水准测量仪器与工具;连续水准测量,普通水准测量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重点);自动安平水准仪
4、和精密水准仪,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重点:1高程测量概述,水准测量原理2连续水准测量,普通水准测量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第四章 角度测量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水平角和垂直角;光学经纬仪及其安置;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角度测量误差及其减弱的措施。重点:1水平角和垂直角2光学经纬仪及其安置3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难点: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第五章 距离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地面点的标定与直线定线;直线丈量;直线定向;视距测量;光电测距及全站仪简介;三角高程测量及其应用。重点:1地面点的标定与直线定线2直线丈量3直线定向4三角高程测量及其应用
5、难点:直线定向第六章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观测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及误;差传播定律;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广义算术平均值及权;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公式;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等权代替法平差;水准测量的精度。重点:1观测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性 2误差传播定律3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4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广义算术平均值及权难点:1误差传播定律 2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广义算术平均值及权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控制测量概述;导线测量的一般知识及其外业工作;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基本公式;单一导线的计算及导线网的平差;检查导线测量错误
6、的方法;导线测量的精度;交会定点。重点:1导线测量的一般知识及其外业工作 2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基本公式 3单一导线的计算及导线网的平差难点:单一导线的计算及导线网的平差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地形测量概述及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高斯投影的概念;大比例尺测图的技术计划;地形控制(图根控制)测量;测定碎部点及碎部测图的方法;地物及地貌的测绘;碎部测图时应注意的事项;地形图的修测。重点:1地形测量概述及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高斯投影的概念 3地物及地貌的测绘 4碎部测图时应注意的事项难点: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高斯投影的概念第九章 地形图应用(重
7、点)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地形图应用的概述 ,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绘制断面图 , 确定汇水面积 , 确定填挖边界线和土方估算 ;建筑物的位置设计 , 规划用地分析;电子地图的应用 , 面积量算。第十章 施工放样(测设)工作概述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有:施工放样工作概述;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点的平面位置放样;点的高程测设。 五、教学方法建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测绘技术的讲解应紧扣实验进行,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六、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和实践动手能力评价相结合。成绩具体构成如下:考核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70%各次课间实验和平时作业的平均成绩*30。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学 课程 大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