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doc
《2021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1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1这个“干戚”是共和国的长度的标准之源,是国宝。其长24米,平常卷在特制金属大鼓上,尺两头各有八厘米长的三棱尺,上有刻画和数字,中间20多米是直径两毫米的因瓦钢丝。该国宝被测量队员称为基线尺。标准长度如同北京时间,离了它将会混乱不堪,国测一大队职工掌握着长度的标准之源,负责将之传递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精度的测距仪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测距的需要,忙活了半个世纪的基线尺轻松了许多。但由于电磁波测距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对测量精度削减比较严重,所以,在某些特定的高精度测距领域,利用因瓦基线尺精密测距依然
2、呈现出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国测一大队正是肩负着这样光荣的历史使命,在我国量值溯源传递和精密工程测量领域开展工作。说起基线测量还得讲一段因瓦基线尺*的故事。据史料记载,18世纪初期人们采用木制杆尺像今天量布匹一样,在大地上一尺一尺地进行精密长度丈量。由于木尺受潮后极易变形,后来人们就将木尺改为金属杆尺,但烦琐的操作和低劣的测距精度都不能令人满意。1880年瑞典人耶德林建议采用金属线尺进行悬空丈量,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便,进度较快,但仍然存在难以测定线尺本身的温度的困难,只有在温度稳定的阴天,才能获得较高的量测精度。1897年法国国际度量衡局的卜诺瓦和基佑姆研制成功一种膨胀系数极小的合金因瓦,其膨胀系
3、数只有普通钢的5%到1%,因此在量距时只需以小于1摄氏度的误差测定温度,就可以对尺长做出精确的温度改正,测距精度即可达到一百万分之一以上。由此,因瓦基线尺诞生了,并广泛地应用到长度测量领域。国测一大队的这套八根因瓦基线尺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用等价的黄金从法国国际度量衡局换取的,整套基线尺为一炉冶炼出的精品,到如今各尺稳定的尺长和不变的膨胀系数足以证明这套尺的宝贵。由于是当年一炉冶炼出的精品,如今多少黄金都买不来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对测绘的需求日趋旺盛,担负着统一长度标准的测绘仪器检定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国测一大队五中队掌握着长度标准的源中之源,每年要奔赴全国
4、各地开展测绘仪器检定场的建场设计和承建工作。基线测量,每量100米,要往返走800米,每量一公里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工作十分艰苦。国测一大队五中队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承担着这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他们全年有200天在野外度过,一年累计行程达3万公里,在火车上度过的时间40多天,他们战高温、斗严寒,辗转各地,连续作战,用自己敢于拼搏、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为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北京,东方还未显露鱼肚白,人们还在甜蜜的梦乡酣睡,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们已开始在场地上忙碌了。投影、定线、配架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对讲机传出的声音惊飞了草丛中正准备早起外出觅食的鸟雀,晨风吹拂着同志们的面庞。当
5、旭日东升、霞光染红天边的云彩时,已完成了量线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大家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不畏艰苦,认真工作,每天从早上4点半工作到下午3点,渴了,喝口凉开水,累了,挥袖擦擦汗。基线场建在机场跑道边,视野开阔,无遮无拦,烈日当头,连个树荫都没有,仅几天工夫,每个人都被晒得黑黝黝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条基线丈量精度达1/2930000,成果质量全优。工作一结束,大家便立刻收拾好器材,奔赴石家庄。张恩培幽默地说:“我也算来过北京了,别人若问我天安门什么样,我不知道,我只能告诉他西客站的模样。”“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国测一大队队员来到杭州城,承担房屋调查测绘任务。他们无暇流连风景,天
6、刚放亮就开始作业,踏着清晨的露珠,在河道边,在河堤上,在楼房群中奔走着。测量房子,在外面不能量的就在屋子里量,在地面上不能量的就上屋顶量,白天住户不在家就晚上去量,务求做到尺尺准确,图上标注清晰。杭州的夏天,闷热潮湿,队员们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连周末也不休息,圆满完成了任务。夏天的福州,骄阳似火,热浪袭人。国测一大队五中队所建的11个点位有4个在楼顶,剩下7个全在比高70100米的山顶上,要把几吨重的水泥预制管和沙石、水泥、钢筋、水、模板运上楼顶和山顶,谈何容易!在荒山上建点,测量队员要穿过丛生的荆棘、茂密的林木,山上几乎无路可寻,更增加了作业的难度。张泉喜买了一把锋利的菜刀用于开路,仅仅两天
7、工夫,菜刀就成了锯齿状,再也割不断茅草了。他和队友一道抬着沉重的材料在林木中钻行,汗水流进眼睛里,蜇得火辣辣地痛,只能用衣袖擦一下;蛇冷不丁地从脚边穿过,吓得人一激灵;茅草掩盖着塌陷的坟墓,稍不留意就会一脚踏空,轻则闪腰岔气,重则骨断筋折,因此得万分小心;最可恶的是蚊子,使劲往脸上扑、往颈子里钻,让人难以忍受。到达山顶,稍事休息,队员们就开始用钢钎凿石挖坑,一榔头砸下去,经常石头上只留下一个白点,震得虎口发麻。几天下来,张泉喜被晒得黝黑,脊背脱皮。有几次上山时还烈日当空,爬到山腰时,大雨忽降,让人无处躲藏,淋得透湿。荒山野岭,无处买食品和水,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只能靠几个面包坚持。还有的点位由
8、于当地乡镇间存在的矛盾,老乡坚决不让建测量墩,任凭张泉喜好话说尽,就是办不成事,还有的村民甚至用武力相威胁。看着选好的点位无法施工,无可奈何只能顺延工期,重新选点。“刑天”“猛志固常在”,可是,又有谁知道当代“刑天”在测区遇到的艰辛、曲折,受到的磨难、委屈,有多少啊?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经历苦寒,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2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日前再次向珠峰发起挑战。5月17日,登山队抵达海拔6500米的营地。今天(5月18日),登山队在营地公布12名攻顶队员名单,其中2人来自国测一大队。5月16日,登山队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当天抵达5800米的“
9、过渡营地”。5月17日上午,登山队继续进发,沿途经过东绒布冰川,徒步5个小时约9公里,到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前进营地”位于东绒布冰川旁的一片斜坡上,是珠峰雪线前、也就是冰雪路面之前的最后一个营地。由于处在群山环抱之中,空气流通不畅,这里也被称为“魔鬼营地”。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国测一大队队员刘亮:“我们来看下周围的环境,6500营地有点特殊,这边是北坳冰壁,两边都是超过7000米的山峰,只有我们进来的方向有一个口子,所以它是一个狭长的谷地。这种环境就造成了它比其他营地气压可能更低,空气可能更稀薄,所以很容易引起人的高原反应,有时候还挺严重的,所以它也被称为魔鬼营地。”今天
10、,登山队在6500米营地召开攻顶动员会,成立攻顶组、支援组和接应组。攻顶组共有12名队员,计划在5月22日攻顶。其中,来自国测一大队的陈刚、王伟以及西藏登山队的桑登次旺3人,此前均没有在海拔8000米山峰的攀登经验,3名队员从海拔7028米的营地出发后,一旦出现状况,立刻由支援组队员替补上阵。记者了解到,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到达峰顶,期间经过5800米、6500米、7028米、7790米和8300米共5个营地,队员将根据天气状况从6500米营地继续向更高海拔前进。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3从启动仪式现场获悉,国测一大队53名测绘队员,自3月2日起,在珠峰及外围地区,克服环境、气候恶劣及
1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陆续开展了水准、重力、GNSS、天文等测量工作,完成了一等水准测量480千米、二等水准测量240千米、加密重力测量190点、绝对重力测量1点、天文测量1点、局部GNSS控制网测量60点、板块运动监测网21点,布设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临时基准站2点,完成了6个珠峰高程测量交会点的踏勘、选埋、高程传递等基础性测量工作,剩余少量基础性测量工作正稳步推进;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成的测量登山队在登山集训后,进驻珠峰大本营,目前正在开展登山适应性训练和高海拔地区测量技能操练,计划在5月份开展登顶测量。国测一大队始建于1954年,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功绩卓著、无私奉献
12、”的英雄测绘大队称号,负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包括国家和省级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的布测,其测绘业务能力代表着我国大地测量工作最高水准,是我国基础测绘的主力军,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测绘保障。1996年、2001年、20XX年国测一大队三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测一大队被中央9部委授予“最美奋斗者”集体称号。20XX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全国测绘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殷切希望。总书记指出,几十年来,国测一大队以及全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国测一 大队 先进事迹 观后感 个人 感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