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 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2、功能区的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的,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 上的集聚,功 能 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1、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2、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注意:,3、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
2、种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大多数城市中),分化为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高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面积大,质量高,有些是独立庭院,面积狭小,质量低,拥挤密集,多在城市外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多在内城,多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设施完善,生活方便,设施缺乏,生活不便,优美,较差,4、商业区,位置:,形态:,区位:,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点状或条状,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首批中国著名商业街”北京王府井 上海南京路南京新街口 苏州观前街大连天津街 乌鲁木齐中山路天津和平路 沈阳中街长沙黄兴南路 芜湖中山路,CBD中心商务区(有
3、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主要特征:,5、工业区,形成:,区位:,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位置上是背向发展,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位于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化,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及交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人教版 必修 第二 第一节 城市 内部空间 结构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