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第27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文档资料.ppt
《临床药理学第27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理学第27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文档资料.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抗贫血药,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铁剂治疗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骨髓造血功能降低,分类及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环孢菌素A、骨髓移植,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构椽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右旋糖苷铁(iron dextran),铁 剂,铁剂的吸收受许多因素影响,以2价铁形式吸收;酸性环境可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可促使3价铁还原成2价铁,使铁易于被吸收;体内贮铁量亦影响铁的吸收。,药
2、理作用与机制,进入骨髓的铁,粘附于幼红细胞膜的特殊受体部位,通过活跃的线粒体和电子转运系统,使铁进入幼红细胞内,形成血红蛋,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失铁过多、需铁量增加和吸收障碍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胃肠道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腹痛、腹泻 便秘,肠壁的刺激作用,不良反应,由蝶啶核、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品中。,叶酸(folic acid),叶酸和维生素B12作用示意图,食物中叶酸和叶酸制剂进人体内被还原和甲基化为具有活性的5甲基四氢叶酸(5-CH3H4PteGlu)。进入细胞后5-CH3H4PteGlu作为甲基供给体使维生素B12转成甲基B12,而自身变为H4PteGlu
3、,后者能与多种一碳单位结合成四氢叶酸类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参与体内多种生化代谢。,药理作用,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叶酸对抗药引起的贫血(甲氨喋呤、乙胺嘧啶)3、纠正恶性贫血血象,临床应用,为含钴复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蛋黄中。药理作用1、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2、促进FH4类辅酶的循环利用 3、B12能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而参与三羧酸循环,保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维生素B12(vitamin B12),维生素B12必须与胃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即“内因子”结合才能免受胃液消化而进人空肠吸收。胃粘膜萎缩所致“内因子”缺乏可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引起“恶性
4、贫血”。,体内过程,临床应用,1、恶性贫血 注射给药2、辅助治疗其他类型贫血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激素。药理作用 能促进原始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临床应用,1、贫血的治疗2、用于自体输血3、内分泌调节4、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第二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的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严重程度,降低发热的发生率,减少感染的发生、严重度和抗生素的作用,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第三节 促凝血药,维生素K(vitamin K),基本结构为甲萘醌。K1:存在于植物中K2:由肠道细
5、菌合成或得自腐败鱼粉K3:人工合成、亚硫酸氢钠甲萘醌K4:人工合成、乙酰甲萘醌,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药理作用,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以免维生素K缺乏。,临床应用,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 新生儿、早产儿溶血及高铁血红蛋白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病人也可诱发溶血。,不良反应,蛋白质有限水解“瀑布”样的反应链,凝血过程,a凝血酶原 凝血酶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凝血过程:三阶段,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VPL IIa,IXa,V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药理学第27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文档资料 临床 药理学 27 血液 系统疾病 用药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