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4张(共24张PPT).ppt
《人教版必修1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4张(共24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1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4张(共24张PPT).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3课,学习目标,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了解: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历任外交部长,周恩来(1949-1958),陈毅(1958-1972),姬鹏飞(1972-1974),乔冠华(1974-1976),黄华(1976-1982),吴学谦(1982-1988),钱其琛(1988-1998),唐家璇(1998-2003),李肇星(2003-2007),杨洁篪(2007-2013),单元线索,1949至50年代中期奠基,20世纪70年代新局面,1978年以来重大调整,近代中国外交,艰难 智慧 博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社会主
2、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对立,苏,美,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实质:中英国家之间的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不承认建新外交关系,改变地位政治上独立自主,清除取消特权,巩固独立和主权,维护独立与主权交往中不至于被孤立,倒向社会主义,1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
3、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B,温馨提示:新中国外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尤其是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政策,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其中互不干涉内政,体现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精神,而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实践,故B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还处于对抗中,故D项错误。,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博弈一,喜忧参半的中苏关系,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必修1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4张共24张PPT 人教版 必修 23 新中国 初期 外交 课件 24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