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精选文档.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疼痛间歇性疼痛肢体活动-间歇性跛行肢体体位温度变化持续性疼痛-静息痛,浮肿静脉性浮肿踝、小腿足靴区溃疡淋巴水肿象皮腿,感觉异常沉重异常丧失皮肤温度变化色泽变化指压性运动性体位性Buerger试验,营养性改变溃疡坏疽增生,第二节周围血管损伤,病因直接损伤间接损伤,临床表现和诊断,血管损伤临床诊断的依据:具有确定诊断意义的症状、体征:动脉搏动消失伴有肢体远端缺血征象。具有高度拟诊意义的症状、体征:与创伤不相称的局部肿胀静脉损伤的临床依据,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无创性检测血管造影术中检查,治疗,急救止血手术处理:(1)止血清创(2)处理损伤血管:侧壁缝合术补片移植术端端吻和术血管移植术,第三节动脉疾病,
2、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病因,外来因素:吸烟、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病理,通常起始于动脉病变呈节段性分布活动期为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临床表现和分期,主要临床表现: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感觉异常患肢疼痛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患肢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出现反复发生的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肢末端严重缺血,产生干性坏疽,临床分期,第一期局部缺血期第二期营养障碍期:间歇性跛行持续性静息痛,夜间更剧烈。第三期坏死期:症状持续加重,患肢趾(指
3、)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检查和诊断,诊断要点:大多数为青壮年男性,吸烟患肢有不同的缺血性症状有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史患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除吸烟外,一般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易致动脉硬化因素。,一般检查:记录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皮肤温度测定肢体抬高试验,试验阳性。解张试验,特殊检查,(1)肢体血流图(2)超声多普勒检查(3)动脉造影,(1)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2)多发性大动脉炎(3)糖尿病足,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一般疗法:戒烟、防止受冷药物治疗(1)中医中药(2)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前列腺素E1受体阻滞剂和受体兴奋剂,如妥拉苏林等硫酸镁溶液低分子右旋糖苷(
4、3)抗生素,高压氧疗法手术疗法(1)腰交感神经切除术(2)动脉重建术旁路转流术血管内膜剥脱术,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全身疾患,可以发生在全身大、中动脉,但以腹主动脉远侧及髂-股-腘动脉最为多见。,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症状的轻重与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有密切关系。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检查,一般检查:血脂测定无创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X线摄片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治疗,1.非手术治疗 降低血脂和血压,解除血液高凝状态。药物:阿斯匹林、潘生
5、丁、烟酸肌醇酯、前列腺素、妥拉苏林。,手术治疗,(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2)旁路转流术,三、动脉栓塞,病因和病理心源性: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血管源性:动脉瘤、人工血管腔内的血栓脱落医源性,临床表现,5“P”:疼痛(pain)、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和苍白(pallor),1疼痛:最早出现的症状皮肤色泽和温度改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感觉和运动障碍动脉栓塞的全身影响,检查和诊断,出现5“P”特殊征象检查:皮肤测温试验超声多普勒检查动脉造影,治疗,非手术治疗小动脉栓塞,如下肢胫腓干远端动脉栓塞全身状况严重肢体已出现明显
6、的坏死现象,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是取栓术切开动脉直接取栓利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四、多发性大动脉炎,病因和病理自身免疫反应雌激素的水平过高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头臂型脑部缺血:一过性黑朦眼部缺血椎底动脉缺血上肢缺血:患肢无力、麻木,胸、腹主动脉型肾动脉型肺动脉型混合型,检查和诊断,一侧或双侧上肢无力,肱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压明显降低或不能测出,而下肢血压和动脉搏动正常。一侧或双侧经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一过性脑缺血症状,颈动脉部位闻及血管杂音。股动脉及其远侧的动脉搏动减弱,上腹部闻及血管杂音持续性高血压,上腹部或背部闻及血管杂音,辅助检查:超声多普勒显像动脉造影检查(DSA),
7、治疗,早期或活动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旁路转流术,重建动脉血供。,五、雷诺综合征,是指小动脉阵发性痉挛,受累部位程序性出现苍白及发冷、青紫及疼痛、潮红后复原的典型症状。发病的确切原因虽未完全明确,但与下列因素有关: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精神紧张。,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壮年女性;20-30岁,男女比例约为1:10。好发于手指,常为双侧性,偶可累及趾、面颊及外耳。典型临床表现是顺序出现苍白、青紫和潮红。,典型症状:遭遇寒冷刺激、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手指皮肤出现苍白和发绀,末梢麻木、发凉和刺痛,保暖后,皮色变潮红,有温热和胀感,随之皮色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消失。
8、皮色变化有规律、对称性,皮色变化按4,5,3,2指顺序发展,拇指因肌肉较多,血液供应比较丰富而很少受累。皮色变化从末节开始向上发展,很少超过腕部。病变都在双手,很少在足趾。病人多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变现,易兴奋、易冲动、多疑郁闷、失眠多梦等。,辅助检查:1、激发试验(1)冷水试验:双手浸入4度左右冷水中1分钟,可出现雷诺现象,阳性率75%。(2)握拳试验:令患者握拳1分钟后,在屈曲状态下松开手指,亦可诱发症状出现。2、指动脉压力测定 有明显降低时考虑有动脉阻塞性病变3、手指温度恢复时间测定:多数雷诺氏病人叫常人恢复慢4动脉造影:可见指动脉管腔细小、迂曲等改变。5、甲皱微循环检查,治疗:保暖措施,
9、吸烟者戒烟,药物治疗: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利舍平、哌唑嗪、胍乙啶、甲基多巴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改善微循环:前列腺素E。,第四节静脉疾病,下肢静脉解剖浅静脉,有大、小隐静脉两条主干。,深静脉,小腿深静脉由胫前,胫后和腓静脉组成。,静脉瓣膜,血流动力学,小腿肌泵的收缩功能胸腔吸气期和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作用静脉瓣膜具有向心单向开放功能下肢静脉压与活动与否密切,二、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和病理生理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浅静脉压力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深静脉通畅试验
10、(Perthes)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可有下列三种方法:非手术疗法: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用于:病变局限,症状较轻妊娠期间发病症状虽明显,但手术耐受力极差者。,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手术疗法: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剥脱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并发症及处理,血栓性浅静脉炎溃疡形成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检查:静脉造影静脉测压无损伤血管检查治疗:凡诊断明确,瓣膜功能不全级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应考虑实行深静脉瓣膜重建术。,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和病理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
11、的三大因素。,临床表现和分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中央型:左右周围型:Homans征混合型:股青肿,检查和诊断,一侧肢体突然发生的肿胀,伴有胀痛、浅静脉扩张,都应疑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查:静脉最大流出率测定放射性核素检查静脉造影,预防和治疗,非手术疗法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应用利尿剂,以减轻患肢肿胀。溶栓疗法:病程部超过72小时抗凝疗法:抗凝剂有肝素和香豆素衍化物祛聚疗法,手术疗法最常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小时者。,并发症和后遗症,肺栓塞,第五节动静脉瘘,一、先天行动静脉瘘,二、损伤性动静脉瘘,病因和分类大多数损伤性动静脉瘘由贯通伤引起,如刺伤,枪弹伤,及金属碎片等,毗邻的动静脉同时直接受损伤,在数天后就可形成交通,称直接瘘。,临床表现,急性期:损伤局部出现血肿慢性期,检查和诊断,指压瘘口测定静脉压测定静脉含氧量测定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检查动脉造影,治疗,动静脉之间压力差明显,一旦形成瘘难以自行闭合,一般均需手术治疗,恢复动、静脉正常通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