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病毒性肝炎1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
《11病毒性肝炎1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病毒性肝炎1精选文档文档资料.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典型病例,女,18岁,发热天,尿黄、皮肤巩膜黄染 6天。患者于10天前受凉后发热,体温39左右,伴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曾诊断为“上感”及胃病,予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4天后热退,精神食欲稍好转,但自觉尿黄,渐呈浓茶样,家人发现其眼黄。病后大便稀,近两日大便呈黄白色,无皮肤搔痒及咳嗽等,无出血倾向。,其母HBsAg(+),无长期服药史。查体:T 37,P70次/分,BP100/70mmHg,发育营养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未见出血点,蜘蛛痣,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软,肝在肋下1.5cm,质软,压痛,表面光滑,脾未及,胆囊区无压痛,肾区无叩痛。化验结果:
2、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84mol/L,60mol/L,ALT200u/L。,分 析,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依据?为确定诊断需作什么检查?本例的治疗原则(包括隔离,饮食,药物),病毒性肝炎,肝炎,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炎症病变。其病因复杂多样: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临床十分常见,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抗痨或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内分泌治疗药物等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肝结核等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性疾病 工业化学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苯、二恶 英等 其他:肝脏缺血、胆道疾患、多脏衰等,病毒性肝炎,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的病毒有很多:黄热病毒(YF
3、V)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风疹病毒(RV)它们均非嗜肝病毒,所致肝损害为继发性,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已知的肝炎病毒有五种:HAV(甲)HBV(乙)、HCV(丙)、HDV(丁)和HEV(戊),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其他类型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病毒性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乙、丙、丁型肝炎常表
4、现为慢性经过,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我国乙肝HBsAg携带者逾1.2亿 10%丙型肝炎感染者近3千万每年近 30万 人死于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病 原 学,五种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HAV是微小RNA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归入嗜肝RNA病毒属(Heparnavirus),HAV是该属仅有的一个种。HAV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内含单股线状RNA。,电镜下可见空心和实心两种颗粒存在实心颗粒:成熟的病毒颗粒
5、空心颗粒:不完整的病毒颗粒,仅含衣壳蛋白,无核酸,HAV,图 HAV电镜照片,无包膜,球形,20面体对称,HAV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型抗体仅存在于起病后26个月之内,是近期或现正感染的标志。IgG型抗体可保存多年,是既往感染的标志,是保护性抗体。,病原学,HAV可感染人类外其他灵长类动物:制作动物模型抵抗力:HAV体外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长期存活,100 加热 1分钟可使病毒灭活,在水生贝类体内可存活数月,对紫外线、含氯及醛类消毒剂敏感。,HBV,1965年Blumberg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1967年Krugman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与肝炎有关1972年WHO将澳大利亚抗原命
6、名为HBsAg1970年Dane发现完整的乙肝病毒1979年Galibert测定了HBV全基因系列,乙型肝炎病毒(HBV),HBV是嗜肝DNA病毒(Hepadnavirus)科中正嗜肝DNA病毒属的一员。,乙型肝炎病人或携带者的血清中有种颗粒:小球形颗粒:直径1525nm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50230nm大球形颗粒:直径42nm,大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图 HBV三种颗粒,电镜,负染120000,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图 HBV球型颗粒,图 HBV三种颗粒模式图,图 Dane颗粒示意图,Dane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含HBsAg
7、、糖蛋白与细胞脂肪 核心:含环状双股DNA、DNAP、HBc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HBV,HBV感染的常用研究模型HBV人工培养尚未成功。HBV感染动物模型:黑猩猩、树鼩。抵抗力:很强,100 10分钟,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敏感,HBV基因组又称HBV DNA环状部分双股DNA:全长3200bp长的负链(L):分 S、C、P、X区短的正链(S),图 HBV基因组结构,HBV,S区又分为前S1,前S2区和S基因区三个编码区前S1编码前S1蛋白前S2区编码前S2蛋白S基因区编码HBsAg前S1蛋白、前S2蛋白、HBsAg三者合称为大分子蛋白前S2蛋白和HBsAg称为中分子蛋白HB
8、sAg称为小分子蛋白。,HBV,C区分为前C基因和C基因,前C基因和C基因编码HBeAg,C基因HBcAg。P区是最长的读码框架,编码一个大分子碱性多肽,含有多种功能蛋白,包括DNA聚合酶(DNAP),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参与HBVDNA的复制。X基因编码X蛋白,即HBxAg,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另HBxAg 与原发性肝癌有关。,HBV,HBV变异问题:S区变异可导致HBsAg阴性乙型肝炎(隐匿性乙肝),前C区变异导致HBeAg阴性/HBeAb阳性的乙肝,P区变异导致复制缺陷或复制水平的降低。,HBV,HBV抗原及抗体系统 HBsAg(澳抗)出现时间:HBV感染后1周3个月 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
9、炎:6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 HBsAg 的亚型10种:adr,adw,ayr,ayw HBsAg的意义:无传染性;有抗原性;制做血源性疫苗;HBV感染标志,HBV,抗-HBs出现时间: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 消失后,其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持续时间:大约10年意义:疫苗接种的结果;是保护性抗体;被动免疫;HBV既往感染标志,HBV,PreS1:是HBV存在和复制的标志;如持续阳性,提示感染慢性化。抗PreS1:是一种保护性抗体PreS2:是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抗PreS2: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指标,HBV,HBcAgHBcA
10、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核心中,游离的HBcAg极少,因此,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意义:病毒存在的标志、传染性强的标志;有抗原性,可产生抗-HBc。,HBV,抗-HBc有抗HBc-IgM和抗HBc-IgG两种抗体抗HBc-IgM:病后第1周出现,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IgG:既往感染。低浓度抗HBc-IgG提示HBV既往感染,高浓度抗HBc-IgG提示有HBV的活动性复制,HBV,HBeAgHBeAg是前C基因和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经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即为HBeAg意义: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有抗原性;HBeAg持续阳性
11、提示趋向慢性,HBV,抗-HBe 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 意义:抗-HBe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抗-HBe阳性者中,16.3%30%左右HBV DNA仍阳性,可能与前C基因变异有关。易加重病情、易演变为肝硬化,-干扰素疗效亦较差。,HBV,HBV DNA 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检测方法:斑点杂交法、PCR法DNAP(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HBxAg 也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HBxAg具有反向激活作用,可调控病毒基因转录水平,并对宿主癌基因可能有激活作用。,图 急性乙肝血清特异抗原和抗体动态变化,图 慢性乙肝血清特异抗原和抗体
12、动态变化,HBV血清学标志的模式和临床意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意义 急、慢性期,无症状携带者,传染 性低 前C区变异 俗称乙肝小三阳,HBV血清学标志的模式和临床意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意义: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传染 性强 俗称乙肝大三阳,HBV血清学标志的模式和临床意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意义 既往感染过乙肝(隐形或显性感 染),有或无传染性;窗口期,HBV血清学标志的模式和临床意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意义 疫苗接种;近期被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病毒性肝炎 精选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