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激素调节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PPT文档.ppt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激素调节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激素调节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PPT文档.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促胰液素的发现,考点一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5年7考),神经,化学,促胰液素,激素,2.激素调节的概念及特点,(1)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2)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_运输;作用于_。,体液,靶器官、靶细胞,3.内分泌腺及相应激素与靶细胞大整合,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抗利尿激素,甲状腺,各种细胞,全身各种细胞,胰高血糖素,肝脏细胞,胰岛素,睾丸,卵巢,生殖器官,生殖细胞,1.能分泌激素的细胞是否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吗?提示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2.酶一经发挥作用
2、后,还能继续保持活性吗?激素呢?提示酶能,但激素不能,因为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3.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对此作的归纳,其中哪个是错误的?应如何修正?提示。胰岛素主要加快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并使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而没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4.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提示(1)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2)下丘脑和垂体等全身各种细胞。(3)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等。(4)分泌物未必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为固醇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均为氨基酸衍生物)信号分子的靶细胞中一定有特异性受体,而该受体未必都位于细胞膜上,有的位于细胞
3、质或细胞核中。,1.(2016全国卷,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答案D,激素的发现、作用及其化学本质的辨析,2.(2018重庆南开中学)如图所示表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4、D.物质1都是由专门的器官产生的,解析图示中1、2、3、4分别表示激素、蛋白质、酶、抗体。所有活细胞均能产生蛋白质、酶,但只有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只有具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激素,因而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均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植物激素无专门的器官产生。答案B,着眼于4角度界定酶和激素,1.(2015全国卷,30)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的速率,使
5、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答出一点即可)。,激素调节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激素作用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答案(1)下丘脑垂体(2)细胞代谢发育和功能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微量、高效,2.(2017金太阳全国大联考)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
6、是(),A.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B.一般情况下一种激素只选择作用某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C.各种激素之间只有拮抗作用,没有协同作用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解析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A正确;一般情况下一种激素只选择作用某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B正确;各种激素间既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C错误;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D正确。答案C,1.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
7、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3.激素的“三不”,1.血糖的平衡,考点二血糖平衡及其调节(5年7考),肝糖原分解,0.81.2 g/L,肝糖原、肌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等,2.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B 细胞,胰岛素 增加,促进,抑制,肾上腺(髓质),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增加,3.糖尿病及其危害与治疗,(1)发病机理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2)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8、3)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4)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注:尿中含糖时未必都是糖尿病如一次食糖过多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尿中含糖,但持续性的尿糖一般就是糖尿病。,下图是相关激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图。请思考:,(1)图中激素、分别是什么?其靶细胞范围如何?除此之外还有何类激素参与血糖调节?(2)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挥作用?饭后6 h,的分泌量应增加还是减少?(3)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何种后果?胰岛A细胞上是否有胰岛素受体?,提示(1)为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细胞为肝脏细胞;为胰岛素,
9、其靶细胞为几乎所有细胞(尤其是肝脏、骨骼肌细胞),除此之外,调节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2)胰岛素(激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饭后6 h正处于饥饿状态,此时的分泌量应减少。(3)若胰岛素受体缺乏,则胰岛素不能与之结合而发挥作用,此时血糖浓度将升高;胰岛素可作用于胰岛A细胞,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1.借助模式图理解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机制。,体液,神经调节,胰岛素受体,葡萄糖载体,2.,图甲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曲线,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来判断,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_的曲线,b为_的曲线。图乙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
10、患者的血糖浓度的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来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 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b为正常人的曲线,a为_的曲线,c为_的曲线。图丙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波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的曲线,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曲线。,正常人,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患者,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将含有胰岛素的提取液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很快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状(2017全国卷,4A)()(2)人体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2017全国卷,5A)()(3)血液中胰岛
11、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2016全国卷,3D)()(4)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高2016全国卷,30(1)()(5)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2013全国卷,30)(),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三教材P2527,侧重考查血糖平衡调节机制,尤其注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同时对血糖平衡失调也多有考查。,2.(教材P25“思考与讨论”改编)马拉松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为何血糖总能维持在0.9 g/L左右?该过程中血糖可通过哪些途径得以补充?提示在运动
12、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2017全国卷,31)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血糖平衡的调节及糖尿病,(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
13、激素是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解析(1)由于胰岛素是降血糖激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所以B、C、D三组小鼠在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体内血糖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2)(3)由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2)胰高血糖素葡萄糖(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
14、高,2.(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血糖浓度保持动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胰岛素属于一种信息分子,除激素外,人体内还有_(举一例)也为信息分子;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胰岛分泌的_(写激素名称)含量增多,它与胰岛素相互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3)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细胞会被自己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型糖尿病,在免疫上这类疾病可称为_;型糖尿病表现为组织细胞表面受体受损,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现有甲(正常)、乙(型)、丙(型)三人,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人的胰岛
15、素分泌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解析(1)信息分子还有淋巴因子、神经递质、CO2等,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2)处于饥饿状态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多,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3)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的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型糖尿病缺乏胰岛素,型糖尿病缺乏胰岛素受体,当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乙(型)无法产生胰岛素,丙(型)胰岛B细胞会产生胰岛素,但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反馈回胰岛B细胞,会使胰岛素产生量继续增加,因此三人的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丙、甲、乙。答案(1)淋巴因子、神经递质、CO2(答出一种即可)糖蛋白(蛋白质)(2)胰高血糖素拮抗(3)
16、自身免疫病丙、甲、乙,1.血糖调节涉及的器官、激素(1)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2)相关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3)相关的器官有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脏(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小肠(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等。(4)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胰液;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3)胰岛
17、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3.从“激素”和“受体”两个角度解释糖尿病发生的原因(1)激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2)受体: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注:因为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而发生的糖尿病,不能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1.(2014安徽高考节选)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1)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
18、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 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血糖调节的实验设计,(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 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_,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解析(1)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
19、泌。(2)根据探究性实验的操作原则之一等量原则,且动物细胞要维持其正常的形态结构,故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为了突出实验结果,应该在血糖浓度稍低进进行实验。(3)绘图时要注意标注横纵坐标的含义和相应的数值,血糖浓度的变化描点连线,再依据血糖浓度的变化绘出胰岛素浓度的变化趋势。(4)由于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抗原,抗体会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并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使血糖浓度升高,引起型糖尿病。,答案(1)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2)等体积生理盐水稍低(3)如图所示(4)抗原,2.某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八 单元 生命 活动 调节 25 激素 神经 体液 关系 课件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7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