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没设计二级公路.doc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没设计二级公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没设计二级公路.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课程设计说明书1 道路选线12平面设计13 纵断面设计54 横断面设计10二、参考文献151 道路选线 道路选线,就是个根据道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公路的等级和技术标准,从规划的起、终点之间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及其他沿线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然后进行有关的测量和设计工作。我们本次选线为纸上定线.。1.1纸上定线 在纸上定线中,因使所设计路线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绕开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地区。在定线时,直线距离不能太长,一般以20V(V是设计车速)为最大长度。1.2选线原则 路线设计受到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到很多社会、经济等上的因素
2、。本次为丘陵区选线,等级为二级公路,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填、挖方平衡。2) 路线的坡度做好控制,在0.3%7%为宜3) 多种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方案。4) 做到少占耕地,与农田基本建设相协调。5) 根据设计标准合理布局线路,路线设计要保证行车安全、舒适。6) 选择坡度较缓的地形,有利于施工。7) 对水文地质差的地方尽量绕行。在地形图要设计两个弯道,在弯道设计时,除考虑曲线要素外,还要注意弯道内侧是否有物体阻碍司机的视线,为满足视距要求,要对其横净距进行计算,具体方法在横断面设计时在详细说明。2 平面设计 路线的平面线形是由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的平面线形,平面设计就是将直线、圆曲线
3、和缓和曲线等合理的组合起来,确定路线平面位置和各部分的几何尺寸的工作。2.1平面线形设计要求 在路线的平面设计中,我们主要考察的是汽车的行的行驶轨迹,所以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1) 曲线是连续和平滑的,轨迹上任何一点不出现破折。2) 曲率的变化是连续的,轨迹上任何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的值3) 曲率的变化率是连续的,轨迹上任何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的值。 2.2直线的设计 直线是平面曲线的要素之一,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能给人以短捷、直达的印象。但是在直线上高速行驶,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运用直线时,必须慎重,不宜过长。2.2.1直线的运用 在长直线上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4、:1) 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易导致高速度。2) 长直线与大半径结合最好。3) 长直线两测加标志物,改善单调景观。2.2.2直线的长度规定 直线的长度不宜过长,也不能太短,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推荐行驶的最短距离为行驶速度V的6倍,最长距离一般规定为行驶速度V的20倍。 有反向曲线时,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规定反向曲线间最小的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行驶是速度的2倍为宜。2.3圆曲线 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该设平曲线,而圆曲线是平曲线中主要的组成成分。路线平面设计线形中常用的单曲线、复曲线及回头曲线等,一般都包含了圆曲线。圆曲线具有易与地形相适应、可循行好、行
5、线形美观、易于测设等优点,使用十分普遍。2.3.1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T=Rtan/2L=R/180 E=R(sec/21)D=2TLT切线长(m)L曲线长(m)E外距(m)D校正数或称超距(m)R圆曲线半径(m)转角() 2.3.2汽车在圆曲线上的行驶特性行驶在曲线上的汽车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其稳定性手到影响,而离心力的大小有与曲线的半径有密切的关系,半径越小越不利,所以在选择平曲线上时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值,只有在地形或者其他条件受影响时才可用较小的半径。为了行车的安全与舒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了圆曲线半径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最小值。R=V2/127(i) V=行驶车速
6、(km/h) i=超高横坡度在指定车速V下,最小Rmin决定于容许的最大横坡度max和该曲线的最大超高icmax。 2.3.3圆曲线的半径和长度在半径的选用中,尽量选用较大的半径,极限最小半径尽可能不用,但是半径不是越大越好,还要视所设的路线而定,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规定圆曲线的半径最大不宜超过10000m。确定圆曲线半径的原则 : 各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在一般情况下,宜选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该级一般最小半径。只有当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小于一般最小半径,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圆曲线半径的选定,除要与弯道本身所在位置的地形、地物条件相
7、适应,使曲线沿理想的位置通过外,还要考虑与弯道前后的线形标准相协调。 圆曲线半径过大也失去意义,因此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m ,以利于设计与施工。 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在二级公路中,设计速度V=60km/h,在一般最小半径中R200m,在极限最小半径中R125m,在设计中根据地形的情况自行选择合适的半径,所以在设计的二级公路中JD1的R1取1500m,JD2的R2取1000m,都符合要求。2.4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设计的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
8、,除四级公路不要求设缓和曲线,其余的等级的公路都应该设置缓和曲线。2.4.1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回旋线是公路路线设计中最常用的的一种缓和曲线。1) 回旋线的基本公式RLS=A2R=回旋线所连续的圆曲线半径LS=回旋线型的缓和曲线长度2.4.2缓和曲线的长度及其标准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公式: LS(min)=0.036V3/R交点1处圆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可不设缓和曲线交点2处缓和曲线长度100m,满足下表要求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值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100857060403020 所以在二级公路设计中,缓和曲线了LS都取60m满足要求
9、。2.4.3有缓和曲线的道路平曲线几何要素 道路平面曲线的几何元素公式如下: T=(R+R)tan/2 + q L=R/180 + LS=R(2)/180 + 2LS E=(R+R)/cos/2 R =90LS/R q=LS/2 L3S/240R2 R=L2S/24R L4S/2384R3 在所设计的二级公路中,R=200m,代入数据,求出平面曲线几何要素如下表:JD RLSTLE124 13 24 15000321.892634.16634.150231 03 49 1000100328.033642.16038.3342.5平面曲线组合设计 平面线形应值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
10、,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长直线的尽头不能和小半径的曲线相接,在公路弯道一般情况下,由两端曲线和一段圆曲线组成。缓和曲线的长度不能小于所设计等级公路的最小长度的规定;中间圆曲线的长度也宜大于3s的行程。 下表为各级公路平曲线的最小长度设计速度 km/h1201008060403020一般指1000850700500350250200最小值200170140100705040所求的两个弯道的平曲线长度L1=634.166m,L2=642.160满足要求。3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研究空间的线形几何构成的大小及长度,以便达到
11、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纵断面是由两条主要的线,一是地面线,根据中线个点的高程而绘出的不规则的折线;一条是设计线,是反映道路线的起伏情况,器标高为设计标高。二级公路的标高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直线的坡度和长度会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竖曲线有凹有凸,主要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3.1纵坡及坡长设计3.1.1坡度设计 是纵坡设计经济合理,结合选线的纵坡安排意图,经过综合分析、反复比较定出纵坡。纵坡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1) 纵坡要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2)
12、纵坡要考虑地质、水文、气候、排水等因素。3) 纵坡要考虑填挖平衡,就近填方。4) 考虑交通枢纽、农田水利等因素。3.1.2最大纵坡以下是道路所允许的最大坡度值,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指标。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纵坡%3456789在设计速度为60km/h的二级公路上,最大纵坡为6%。3.1.3最小纵坡纵坡小能有利于汽车的行驶,但是同时还要考虑到路面排水的功效,说以纵坡不宜太小,要满足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所以纵坡的设计以不小于0.3%为最小纵坡,一般要大于0.5%为宜。在特殊地形上纵坡小于0.3%是,边沟要做纵向的排水设计在超高横坡度渐变段上,为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 道路 勘测 课程 设计 二级 公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