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doc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教学 教学之余,与同事聊起数学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第一章中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都认为该节内容,老师不易向学生讲明白,学生也不大学得明白。教材由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直角坐标中用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用单位圆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用单位圆表示的任意角三角函数。以较短的篇幅阐述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含义,至于为什么能用坐标表示这一关键问题,没做详细的推导,将用边长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转变到用坐标表示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如不向学生讲明白,仅让学生记定义,记结论,显然是不大好的,为了讲好讲明白这个问题,我对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整理。在此,
2、将相应内容写下来,供各位参考,不当之处,祈请不吝赐教。一、 各个象限终边上的点的坐标的性质探究1. 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内时,见图一,设P1(X1,Y1,)P2(X2,Y2,)为其终边上异于原点O的任意两点,过P1,P2分别作P1A1x轴于A1,P2A2x轴于A2,则易证OA1P1OA2P2, OA1/OA2=A1P1/A2P2=OP1/OP2,OA1/OP1=OA2/OP2,A1P1/OP1=A2P2/OP2,A1P1/OA1=A2P2/OA2, P1,P2在第一象限内,OP1=,OP2=,OA1=X1,OA2=X2,A1P1=Y1,A2P2=Y2, X1/=X2/,Y1/=Y2/,Y1/X1=
3、Y2/X2。由于P1,P2的任意性,设P(X,Y)为角终边上任意一点,则x/ ,y/ ,Y/X值不会改变,与点P的位置无关。2. 角终边在第二象限时,见图二,由OAP1OA2P2得OA1/OA2=A1P1/A2P2=OP1/OP2OA1/OP1=OA2/OP2,A1P1/OA1=A2P2/OA2, P1,P2在第二象限内,OP1=,OP2= ,OA1=-X1,OA2=-X2,A1P=Y1,A2P2=Y2-X1/=-X2/, -Y1/=-Y2/, Y1/-X1= Y2/-X2X1/=X2/, -Y1/=-Y2/, Y1/X1= Y2/X2由于P1,P2的任意性,设P(x,y)为角x终边上任意一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意 三角函数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