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3单元教案.doc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3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3单元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祁丰学校2013年秋学期第一单元 加与减课题:谁的得分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竖式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课堂类型: 新授课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情境老师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讨论,自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讨论,汇报。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
3、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师:说一说 你是怎样算得?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
4、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四、作业设计练一练第二题做在课堂本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设计:教材第3页 第一题:投飞镖比赛(1) 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 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3) 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第二题: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第三题: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板演。第四题: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先让学生读表收集数学信息。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独立解决。课题:秋游教学
5、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2. 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连减计算的过程,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难点: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课堂类型: 新授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情境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
6、说:这条船可以坐90人。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二、自主探究1.乘船问题。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2.乘车问题。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
7、内交流。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设计 练一练第二题做在课堂本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设计:教材第5页第一题:看图解决问题(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算出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3)学生回答,集体订正。第二题: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板演。第三题: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全班集体交流订正。第四题:数学游戏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对于中等学生可以给适当提示。集体订正,注意思维过程和逻辑性。课题:星星合唱队教学目标:知识与
8、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过程与方法: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初步估算意识。情感与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9、:合唱队的人数变了。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二、自主探究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师:这样的
10、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及时纠正。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练习题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设计 练一练第二题做在课堂本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设计:教材第7页第一题:看图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下来”和“上去”的算术意义。解决问题第二题:学生独立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第三题:解决问题学生齐读题目,读完后再默读一边。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后,集体订正。第四题:解决问
11、题学生齐读题目,读完后再默读一边。引导理解题目意思。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后,集体订正。第五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后,集体订正。课题:练习一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利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类型:练习课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点,在小组内交流、班上
12、集体汇报。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生答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右面的习题师: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尝试解答。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设计第8页第三题做在课堂本上。第二课时 单元练习课时:2课时,一课时检测,一课时评讲单元试题:第一单元检测题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80-( )=26 ( )+13=26 ( )-12=30 22+( )=302.在里填上“、=”。21+29 40 53-23 53-25 51-29 32 34+25 25+433
13、.里最大能填几。57- 30 2518+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 )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 )元。二、直接写得数。1.8+48= 12+60= 86-50= 93-40+22= 49-30= 27-9= 9+72= 65+13+20=2.用竖式计算。77-29= 49+38= 48+29-39= 80-21+39=三、解决问题。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2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大约用了多少元?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14、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6.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 第二单元 购 物课题:买文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
15、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填一填。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课件出示:教材
16、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17、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设计练习第二题做在书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第一题:换一换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第二题: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第三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拿钱摆一摆,说一说。课题:买衣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难点:在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北师大 年级 数学 上册 单元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