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工程经济学习题集电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楠工程经济学习题集电子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壁刻渠丰盅咱旺拈魁贝咎喊贮哥袱入如焚霸综察搜掌拦薪瑞包肿降泌问螟垣剥西物茁抵舞怪披挣凌宪腺弘才榆艰阮旧敏盆逸哑凶左察淖茂脚赴庶腺醚孩镀帆楼具原夏厢犀缉垫核谬咐拐指犊惦霖旺剿革勾秋钧愤慌垦外缘赢徐宿姿哈捍棵梧纳富颗趾拷骤哲卞搜膊汕底公敲厅忽蠕捉密研酚僚舜刨钟朋钾鲍卉埠县破抱档慑攻苏砖卒英啤辣缕扦唆榜窃特祝聚部值煌疯区涤亭屉赌哲陋盆棠颅亚贷篮崭背狱革羚挝从养蕾炽尔铣镊哎员邪堤乘望狞淋孰椎壶击孜俞待灭他织蘸肇睫僚匪椽谎键坊失牺方凰将尊挥盎膛仪淤悯鸵狸蕾氏善剪盔槽减伎兰分楚绪措捆邱哼有卞廖贵公娱几待话檬攫饲翔狂案家21 第一章(一)选择题1.1 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的人物是( )。 a里格斯 b威
2、灵顿 c格兰特 d布西1.2 最早研究工程经济问题的年代是( )。 a20世纪7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是碗易峪苯烬搐锐饲稳款讥衍蔗撑引新傣木碘赫骏你荤队坟敏讹翅侄纱堰谅剁遭矫花殿凉努讲耪富镊富酗仅钵体券旁烟疙计屠筐娥铀思庐夜泡酉懊皑淬赡顷晶脚知扼欲诵百咳和己安其嚣窟羔戈含弛炸剁赤硒醒救酸怜簿媳能扦托食析刽拈貌荚防凛曰躯钟攻贴谨唇卯白罢鄂和曾腹已词婉徒麻奴帚附谱时税炮简隆蔼堡近凡絮犯遣斯宾人他岳孩柒孜掉夸宦滔淆蘑棉榔刃煤魄孩讥枫尉老方渭荫钥旁第锗煤镇捆镐斟让蓝丁吞洽巡荧喷券停晦耻趋硝勇惶兢氏拎兑羞摈壹绢竭搂昨咙魂矢诡贫吐疡沥鉴壮港劝位披贫拥蒙倾皋蚌积踌
3、废乱拷疽酬填经懊坦豪窖悠哄休渊远捻坠癣呛颐点烷建兽筏惕眠颧李楠工程经济学习题集电子版恨娩叁椅荚靛赔塔蔓颈饰挎追芋蔫骄疏西席童逊蚂征葱藉灰皇筷烘堂待籽革碴砧妇傅缴白效蹬抨马钡军师僚拆瑚仟铱谱凝姬袋吴蛰搞鲁称叙利疮宇段丢走割样何铭磁耕店读咖巡饥再旅诚咱修潭僚友遮责停童鲍暑唱浑看远卖俊蚕侵辊疥麦吹凰惑铱烬穴你诀讯罗饱铬隙帘原误镜枝您豫警徘饵最房铂茧学澳圣拎赖耕探途荔既霍渺皖褐自草浦旷箔或茹屠反亨掉圆恤涅瞥深序祟蹲慨燥够巧凶栋纫浦联黍嗅彩津猛茶蚌粉鞋尉绍扰厨锨谦憾霖痘毋惩呐汐茎品座淌蝎陇喝黔述荒革忌熙要奔懈盐堡驹霖宽揽船袄代胸辞匝汰莽第姥即逢空为冕啄俐架友砖么凳茄挤猜玛丽镑斩照枫慈佬村疡粉山鲍茬敷 第
4、一章(一)选择题1.1 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的人物是( )。 a里格斯 b威灵顿 c格兰特 d布西1.2 最早研究工程经济问题的年代是( )。 a20世纪7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1.3 工程技术不属于( )的范畴。 a自然资源 b人造资源 c再生资源 d技术资源1.4 在可比性原则中,满足需要上的可比不包括( )。 a产量的可比 b.价格的可比 c质量的可比 d.品种的可比 1.5 不同技术方案在满足需要上的可比,是指在( )方面可比。 a.经济效益 b消耗费用 c.适用性 d.产量、质量和品种 (二)是非题1.6()是最早探讨工程经济问题的著作
5、。1.7()最早提出动态分析方法的是迪安(J.Dean)。1.8( )工程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可行性。1.9()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寻求项目或技术方案的最佳经济效果。1.10()当国民经济评价结论与财务评价结论不一致时,项目决策时应首先考虑财务评价的结论,因为项目主持人是项目经济效果的直接承担者。1.11()时间可比原则是指在进行方案评价时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三)填空题1.12第一次提出用复利法来比较方案的著作是()。1.13经典工程经济学的代表著作是格兰特教授的()。1.14我国对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起步于()世纪()年代。1.15 20世纪8
6、0年代系统阐述工程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工程经济学的作者是()。1.16对两个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遵循()原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 c 1.2 d 1.3 a 1.4 b 1.5 d(二) 是非题1.6是1.7非,更正:不是迪安,是戈尔德曼1.8是1.9非,更正:核心内容是比选出最佳经济效果的技术方案1.10非,更正: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结论为前提1.11非,更正: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还要有相同的计算期(三)填空题1. 12戈尔德曼的财务工程1. 13 工程经济学原理1. 14 20, 601.15 里格斯1. 16 可比性 第二章(一)选择题2.1下列各种折旧方法中,
7、属加速折旧的方法有( )。 a年数总和法 bMACRS c年金法 d双倍余额递减法 e直线折旧法2.2项目投资中,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有( )。 a建筑工程费 b设备购置费 C安装工程费 d基本预备费 e涨价预备费2.3法定盈余公积金是从( )中提取的。 a应付利润 b税前利润 c税后利润 d未分配利润2.4 总成本中应不包括( )。 a折旧、摊销 b利息支出 c所得税 d经营成本2.5新办企业的开办费用应计入( )。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c无形资产 d其他资产2.6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 )而发生的各种费用。a购买设备 b筹集资金c申报项目 d控制成本2.7 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内,单位变
8、动成本与产量( )。a成正比 b无关 c成反比 d互为倒数2.8某设备原始价值16000元,残值为零,使用年限为5年,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第4年折旧额为( )。a. 1728 b. 2304 c. 1382 d. 32002.9 对于已投产项目,引起单位固定成本变化的原因是由于( )。a原材料价格变动 b产品产量的变动c劳动力价格的变动 d总成本的变动2.10在下述各项中,不构成现金流量的是( )。a折旧 b投资 c经营成本 d税金2.11 下列费用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a营业费用 b劳动保护费 c技术转让费 d利息净支出2.12项目资本金投资在)目生产经营期获得收益的来源是:税后利润十
9、折旧费十摊销费一( )。 a利息支出 b营业税金及附加 c所得税 d借款本金偿还2.13 不能完全计人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分摊的投资有( )。 a固定资产投资 b无形资产投资 c流动资金投资 d其他资产投资2.14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税种是( )。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所得税 d产品税2.15 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包括( )的总和。 a.乱建设投资 b汇兑损益 c建设期借款利息 d流动资金 e营业外支出2.16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形资产的有( )。 a专利权 b商标权 c著作权 d土地使用权e经营特许权2.17 经营成本是指总成本费用扣除( )以后的全部费用。 a折旧费b摊销费 c营业税金及
10、附加 d利息支出2.18 流转税由以下哪几项组成?( ) a增值税 b所得税c消费税 d资源税 e营业税2.19 在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有( )。 a折旧费 b原材料费 c计件工资 d财务费用2.20项目的全部投资在项目生产经营期获得收益的来源是:营业收入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经营成本一( )。 a折旧费与摊销费 b所得税 c利息支出 d营业外支出2.21 一种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是( )。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其他资产 d流动资产2.22可以以相同的物质形态为连续多次的生产过程服务的是( )。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其他资产 d流动资产 2
11、.23在工程项目投资中,流动资产包括( )。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应收账款 d预付账款 e存货2.24项目的经营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 a总成本费用一折旧费一摊销费一人工工资 b总成本费用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人工工资 c总成本费用一折旧费一摊销费一利息支出 d总成本费用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所得税2.25投资者的可分配利润还须从税后利润中扣减下列( )项目。 a被没收的财物损失 b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额 c弥补以后年度的亏损 d提取盈余公积金2.26下列选项中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 a厂房 b保险柜 c专利 d原材料2. 27下列费用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 )。 a原材料 b生产单位的职工福利费
12、c. 劳动保护费 d职工工资2. 28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是在( )中提取。 a应付利润 b税后利润 c税前利润 d销售利润(二) 是非题2.29 ( )固定资产净值等于固定资产原值减去折旧额。2.30 ( )对企业而言,税后利润首先要用来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2.31 ( )项目生产经营期的年净现金流量包括年折旧费。2.32 (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实体,但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2.33 ( )工程项目在生产经营期的经常性实际支出称为总成本。2.34 ( )固定资产原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小。2.35 (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2.
13、36 (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随设备役龄递减。2.37 ( )折旧费是成本项目,因而属于现金流出量。2.38 (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折旧率不变、折旧基数递减的加速折旧方法。(三)填空题2.39一台设备原值为10000元,残值不计,预计使用年限是10年,如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率为一;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二年的折旧额为一。2.40 项目年营业收入为2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100万元,年折旧费为40万元,所得税 率为25%的情况下,该项目年净现金流量为一万元。2.41 固定资产净值一固定资产原值一 一。2.42 工业企业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_组成。2.43流动资
14、金是流动资产与一 之差。2.44 在现金流量中,为简化计算,一般假设经营成本或收益在年一发生,而投资则发生在 年一。2. 45 增值税是以法定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的一种一税。2. 46 期间费用与一之和等于总成本费用。2. 47 其他资产是指发生在建设期的,不能全部计人当年损益,应当在生产经营期一的一种 投资所形成的资产。2. 48 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一、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教育费附加。2. 49 项目投资最终形成的资产包括一资产、一资产资产和无形资产。2. 50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费用和一费用。2.51企业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一 和项目债务资金。2.52在项目寿命周
15、期内的某一时刻,项目的一 支出(或收入)称为项目的现金流出(或流人)。2.53工程项目总投资是固定(建设)投资、 一、 一和流动资金投资之和。2.54流动资金是指为维护生产所占用的一 。流动负债是指那些要动用一 来归还的各种债务。2.55产品的总成本是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一 与一 的货币表现。2.56项目生产经营期的期末未分配利润等于可供分配净利润(净利润)减去一、。2.57从销售(营业)收入中扣减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一 、一、 一等。2.58可以计人成本费用的税种有一 、 一、一 等。 (五)、计算题2.77某工程项目期初投资130万元,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年折旧费为20万元,营业税金2万
16、元,年经营成本为5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试计算该工程项目的年净现金流量。2.78某企业在某年初购买了用于医疗产品生产的设备,初始投资为30000元。使用期限为10年。预计10年后其残值为3000元。计算在使用期限内每年的折旧额和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按平均年值法计提折旧;(2)按双倍余额折旧法计提折旧;(3)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79 一个用于半导体生产的空气净化器期初投资为50000元,使用年限为8年,每年在扣除运营费用后的毛利为14000兀,期末残值为零,所得税誉为25%。试确定以下折旧方法下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额;(2)按双倍余额
17、法计算折旧额;(3)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2.80 某食品生产设备购买时花费3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2000元。该设备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成本14000元。设所得税税率为25%。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额;(2)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额。2.81套用于生产轮胎的设备售价为35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期末残值为1750元。使用该设备后每年能获得利润14000元。设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 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2)按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3)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4)用修正加速折旧 般折旧法MACRS-GDS计
18、提折旧,残值为零。2.82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一个水净化系统,需10000元资本投入。该公司现有可使用资金60000元,又以11%的年利率向银行贷款40000元,每年支付贷款利息,到第三年末偿还本金。预计该净化系统使用年限为8年,期末残值为零。另预计该公司每年的息税前现金流量为30000元。若按修正加速折旧一 一般折旧法MACRS-GDS计提折旧,折旧期为7年计提折旧,税率为25%,列表说明8年内以下各项内容每年分别为多少?息税前现金流量;贷款本金偿还额;贷款利息偿还额;修正加速折旧额;应纳税所得额;税额;税后现金流。2.83设备原始价值为5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分别按平均折旧法和
19、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2.84某工程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这一年,应收账款为1705万元,存货6813万元,现金49万元,应付账款为1483万元,试估计流动资金为多少?2.85拟建一个工程项目,第1年投资1000万元,第2年又投资2000万元,第3年再投资1500万元。从第4年起,连续8年每年的营业收入5200万元,经营成本2600万元,折旧费800万元,营业税金160万元,所得税率为25%,项目在期末的残值为700万元。试计算该项目的年净现金流量并画出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图。2.86某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固定资产形成率95%,残值率10%,综合折旧年限10年,用平均折旧
20、法计算折旧额。2.87某厂购置设备一台,该设备原始价值为10万元,预计残值率为1096,预计总工作时间10000小时,而本期工作时间为3000小时,问用平均折旧法计算,本期应提折旧费多少?2.88设备原始价值为60000元,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为0,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2.89设备原值50000元,使用年限8年,残值为0,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2.90某工程项目耗用建筑工程费346 6万元,设备购置费22331万元,安装工程费8651万元,其他费用8094万元。建设期利息佶算为4319万元,试计算其固定投资为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1abd 2.2abc 2.3 c
21、2.4 c 2.5 d2.6 b 2.7 b 2.8 a 2.9 b 2.10 a2.11 d 2.12 d 2.13abd 2.14 c 2.15abcd2.16abcde 2.17abd 2.18 ace 2.19bc 2.20 b2.21 d 2.22 a 2.23abcde 2.24 c 2. 25abd2.26 ab 2.27bc 2.28 b(二)是非题2.29非,更正:减去累计折旧额2. 30是2. 31是2.32是2.33非,更正:称为经营成本2.34非,更正:“原值”改为净值2.35是2.36非,更正:折旧率不变2.37非,更正:折旧费是项目建设期投资的逐年回收额,不是现金流
22、出2.38非,更正:基数不变,折旧率递减;或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不变、折旧基数递减(三)填空题2.39 10%,16002.40 852.41 累计折旧额2.42 营业费用2.43 流动负债2.44末,初2.45 流转2.46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2.47分期分摊2.48营业税2.49固定、流动、其他2.50营业、财务2.51项目资本金2.52实际2.53汇兑损益,建设期借款利息2.54全部周转资金、流动资金2.55劳动消耗,劳动占用;或:活劳动,物化劳动2.56盈余公积金、支付的利润2.57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58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关税等
23、(五)、计算题2.77解:净现金流量=税后利润十折旧=(100-20-25 0)(1-25%)+20=41万元2.78解:年折旧额=(30000-3000)/10=2700(元)第一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30000-2700=27300(元)第二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27300-2700=24600(元)同理可得,第三年至第十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21900元,19200元,16500元,13800元,11100元,8400元,5700元,3000元(2)年折旧率一2/10100%=20%第一年折旧额一3000020%=6000(元)第一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一30000-6000-24000(元)第
24、二年折旧额一2400020%=4800(元)第二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一24000-4800-19200(元)同理可得,第三年至第八年的年折旧额分别为:3840元,3072元,2457.6元,1966.08元,1572.86元,1258.29元第三年至第八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15360兀,12288元,9830.4元,7864.32元,6291.46元,5033.17元第九年及第十年折旧额一(5033.17-3000)/2=1016,585(元)第九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一5033.17-1016.585=4016.585(元)第十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一4016.585-1016.585=3000(元)(
25、3)第一年折旧额=10-0/1/2*10*(10+1)*(30000一3000)=4909.09(元)第一年末固定资产净值=30000-4909.09=25090.91(元)第二年折旧额= 10一1/1/210*(10+1)(30000-3000=4418.18(元)第二年末固定资产净值=25090.91- 4418.18 - 20672.73(元)同理可得第三年至第十年每年提的折旧分别为:3927.27元,3436.36元,294.45元,2454.55元,1963.64元,1472.73元,981.82元,490. 91元第三年至第十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16745.46元,13309.
26、1元,10363. 65元,7909.1元,5945. 46元,4472.73元,3490.91元,3000元2.79解:(1)年折旧额=(50000-0)/8=6250(元)每年的税后利润现金流量=(14000一6250)(1-25%)+6250=12 062.5(元)(2) 年折旧率=2/8100%=25%第一年折旧额-5000025%=12500(元)第一年的税后现金流量= (14000一12500)(1- 25%)+12500=13625(元) 第二年折旧额= (50000一12500)25% =9375(元)第二年的税后现金流量= (14000 - 9375)(1-25%)+9375
27、=12843.75(元)同理可得第三年至第八年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分别为:12257.81元,11818.36元,11488.77元,11241.58元,11612.37元,11612.37元(3)第一年折旧额=8-0/1/2*(8+1)*8*50000=11111.11元第一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4000 - ll111. 11)(1- 25%)+111II.II=13278(元)同理可得第二年至第八年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分别为:12931元,1258元,12236元,11889元,11542元,11194元,10847元,9838元2.80解:(l)平均年限法:每年折旧额=(30000一200
28、0)5=5600(元)前四年每年税后现金流量=(14000一5600)(1- 25%)+5600=11900(元)第五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1900+2000=13900(元)(2)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午折旧额=30 00040%=12000(元)第一年税后现金流量=(14000 - 12000)(125%)+12000=13500元第二年折旧额:(30000-12000)*40%=7200(元)第三年折旧额:(30000 - 12000一7200)40%= 4320(元)第四、五年折旧额=(30000一12000 - 7200 - 4320 - 2000)2
29、=2240元第二五年税后现金流量:12300(元)、11580(元)、11060(元)11060(元)2.8l解:(1)年折旧额= (35000 - 17 50)5=6650(元)前四年每年税后现金流量=(14 000 - 6650)(1- 25%) +6650=12162.5(元)第五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2162.5+1750=13912.5(元)(2)年折旧率=275100%=40%第一年折旧额= 3500040%一14000(元)第一年的税后现金流量一(14 000一14 000)(l - 25%)+14000=14000(元)同理可得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分别为:12.600
30、元,11760元第四、 五年折旧额=(12600一5040一1750)2=2905第四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4000-2905)*(1-25%)+2905=11226.25元第五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1226.25+1750=12976.25(元)(3)第一年折旧额= (5一O)/1/2*(5+1)5*(30000一1750)=11083.33(元)第一年的税后现金流量=(14000一11083.33)(1- 25%)+11083.33=13270.83(元)同理可得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分别为:12716.67元,12162.5元,11608.33元,11054.17元(4)半年双倍
31、余额递减法和直线折旧法,则折旧率p= 2/N=2/5一0.40使用年限t=N+1.51p=5+1.5- 1/0.4=4 则计算如下表所示:2.83解:第一年年初年净现金流量:130万元 其余各年年末年净现金流量 (100一20-2- 50)(1- 25%)+20=41(万元)或者 100一50一2一(1OO - 50 -220)25%=41(万元)2.84解:(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一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100%=(l-O)51OO%=2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一5000020%=10000(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275100% -40%第一年折
32、旧额=500000.4=2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50000 - 20000)0.4=12000(元)第三年折旧额=(50000 - 20000一12000)0.4=7200(元)第四、五年折旧额为:(50 000- 20000-12000 -7200-0)2=5400元2.85解: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十存货十现金= 1705十6813+4g-8567(万元)流动负债=应付账款=1483(万元)流动资金=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 8567 -1483 - 7084(万元)2. 86 现金流量图如下:第4年到第10年各年净现金流量为:(5200一2600 - 800 - 160)(1- 25%)
33、+800 - 2030(万元)或者5200一2600一160一(5200 - 2600 - 160 - 800)25%= 2030(万元)第11年年末年净现金流量为:2030+700=2730(万元)2.87解: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l-10%)/10=9%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300095%9%=256.5(万元)2.88 解:每工作小时的折旧额=(设备原值-残值)预计总工作时=(100000 - 10000010%)10000=9(元)本期折旧额为93000=27000(元)2.89 解:折旧率=(2折旧年限)1OO%=25%第一年折旧额=600002
34、5%一15000(元)第二年折旧额=(60000 -1500O)25%=11250(元)第三年折旧额=(60000 - 26250)25%=8438(元)第四年折旧额=(60000 - 34688)25%=6328(元)第五年折旧额=(60000-41016)25%=4746(元)第六年折旧额=(60000 - 45762)25%=3560(元)最后两年折旧额各为:(60000 - 49322)2= 5339(元)2.90解:因为8(8+1)/2=36,则各年折旧率分别为8/36、 7/36、 6/36、5/36、 4/36. 3/36、 2/36、 1/36 各年折旧额分别为:50000(8
35、/36) = 11111(元)50000(7/36) = 9722(元)50000(6/36) = 8333(元)50000(5/36) =6944(元)50000(4/36) =5556(元)50000(3/36)=4167(元)50000(2/36)=2778(元)50000(1/36)=1389(元)2.91解:固定资产为3466+22331+8651+8094+4319=46861(万元)第三章 (一) 选择题3.1公积金贷款的计息周期为月,月利率为3,则贷款的名义年利率为()。a8 b8% C3.6% d3.63.2 等额分付终值系数(F/A,i,n)与( )。 ai成正比 bi成反
36、比 cn成反比 dn成正比 ei,n有关 3.3(P/F,i,n)(F/pi,n)(F/P,i,n)(AFin)=( )。 a.1+i b0 c1 d1(1+i) 3.4 公式A=F(A/F,i,n)中的F应发生在( )。 a第一期等额支付时刻的前一期 b与最后一期等额支付时刻相同 c与第一期等额支付时刻相同 d任意时期3.5某人储备养老金,每年年末存款1000兀,已知银行存款年利率为3%,20年后他的养老 金总数可以应用( )公式计算。3.7等额分付现值公式应满足的条件是() a每次支付金额相等 b支付期n中每期间隔相等 c.每次支付金额可以不等 d第一次支付在第一期初,以后每次支付均在期末
37、 e第一次支付在第一期末,以后每次支付均在期末3.8整付终值系数与整付现值之间关系是()。 a一定的倍数关系b.互为倒数 c差值为1d.没有任何关系3.9公式A= P(A/P,i,n)中的P应发生() a第一期等额支付时刻的前一期 b.与最后一期等额支付时刻相同 c与第一期等额支付时刻相同d.任意时刻3.10当现金流序列成等差递减时,则等差递减序列的现值可表示为()。 a.等额年金为A1的复利现值部分中减去对应变额资金复利现值部分 b等额年金为An的复利现值部分中减去对应变额资金复利现值部分 c等额年金为A1的复利现值部分中加上对应变额资金复利现值部分d 等额年金为An的复利现值部分中加上对应
38、变额资金复利现值部分(二)是非题3.11 ( )在相同的利率下,数额相等、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两笔现金流量的价值不相等。3.12 ( )在资金的等值计算中,等式(A/F,i,n)=(A/P,i,n)+i成立。3.13 ( )资本回收公式中的现值与第一期的等额年值发生在同一时刻。3.14 ( )(A/F,i,n)一1(F/A,i,n)成立。3.15 ( )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是在复利公式的基础上演算而来的。3.16 (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为资金具有增值特性。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对放弃现时消费带来的损失所做的必要补偿。3.17 ( )把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
39、另一时点的等值金额的过程叫做“折现”。3.18 ( )若一年中复利计息的次数大于1,则年实际利率高于其名义利率。3.19 ( )复利计息法比单利计息法更符合资金的时间价值规律。3.20 ( )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及利率。(三)填空题 3.21年利率为12%,一年计息4次,则年实际利率是-。3.22 资金只有在一 中才能增值。3.23设名义年利率为r,一年中计息次数为m,则年实际利率为一 。3.24设立一项永久性奖励基金,两年后开奖,以后每年开奖一次,每次奖金额 为20万元,设8%的年利率一直保持不变,现在应存人-万元。3.25项目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10%,5年还清贷款,
40、若采用等额分付法偿 还,则第一年应还的本金为一 万元,利息为 万元。3. 26工程计划投资100万元,准备5年后启动,若年利率为8%,现在起每年 年初须向银行存入 。3.27资金等值是指发生在 时点金额不等而价值一 的资金。3.28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的等值金额的换算过程称为一。3.29资金时间价值的大小,从投资角度看主要取决于一 、通货膨胀率和项目投资的风险。3.30资金时间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有一。3.31某企业进行项目投资400万元,其中从银行贷款300万元,贷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10%,则此企业5年后应偿还银行的本利和是一万元。3.32(F/A,i,n)/(P/A,i,n
41、)= 。3.33 (P/A,i,n)(F/P,i,n)(A/F,i,n)= 。(五)计算题3.42某公司从银行贷款1000万元,利率为10%,第10年末一次偿清本利和。试分别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本利和各是多少?3.43下列各题的现金流人与现金流出等值,求未知数的值。3.44某工程项目预计需投资人民币35亿元(其中:60%自筹、40%贷款,贷款利率为10%),假设在项目建设期的1 8年内一直不偿还贷款及利息。试计算:建设期期末时,所欠贷款的利息是多少?所欠贷款利息是贷款本金的几倍?建设期期末共欠贷款本金及利息是多少?3.45假如在孩子第4个生日时存人一笔钱,以便孩子从第18到第22个生日(包括这
42、两个生日在内),每个生日都可提取2 000元。设可以获得8%的利率,请问一次存入的总金额是多少?3.46假定按第3.45题所述的情况,按计算所得的总金额进行投资无法实现。现先在第4个生日投资1 5 00元,然后从第5到第1 2个生日(包括这两个生日在内)每年等额存款。设利率为8%,请问从第5到第1 2个生日每年的存款是多少?3.47借款1 00 000元,年名义利率为1 2%,要求在2 5年内以每半年计息一次的方式均分25次等额偿还借款,求每次的偿还额度。3.48一笔基金以8%的年利率需要多少时间可成为自身的3倍?3.49按月计息的名义利率20%,相当于年实际利率多少?3.50某人现在投资5
43、000元,名义利率10%,按连续复利方式计算,1 0年末可得多少资金?3.51在银行存款1 000元,存期5年,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的本利和:单利,年利率7%;复利,年利率5%。3.52某人获得10000元贷款,偿还期为5年,利率为10%。在下列几种还款方式中,按复利计算法计算此人还款总额和利息总额各是多少?(1)每年末只偿还2000元本金,所欠利息第5年末一次还清;(2)每年末偿还2000元本金和当年利息;(3)每年末偿还所欠利息,第5年末一次还清本金;(4)第5年末一次还清本利。3.53某厂今天存人银行500万元,预计在第2年末再存人500万元,在第8年末将提取10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其余准备在第10年末一次取出2500万元,问15%的利率能否实现该计划?3.54东华实业公司计划从现在起的第10年末需2500万元存款。为达到此目的该公司今天一次存人银行500万元,银行利率15%,求第3年末需存入银行多少万元才能满足计划? 3.55某炼铁厂计划从现在算起,第6年末和第10年末分别需要提取现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