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理化生]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oc
《[初二理化生]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理化生]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一章 生态系统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潍坊外国语学校 刘学顺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在济南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9一52页。主要内容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3说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过程和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不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去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指导、补充等。课堂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式学
2、习、合作式学习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互动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概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难点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学突破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在突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这一重点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如何固定又是如何流动的;在突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这一难点时,让学生小组合作,结合课本51页资料内容讨论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然后根据碳循环过程绘出碳循环流程图,以加强学生灵
3、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复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复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有关知识。教学步骤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用多媒体出示导学提纲,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组织学生讨论教材59页观察与思考。3组织学生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4要求学生绘制碳循环流程图。5提出问题:为什么说绿色植物在碳循环中具有1看书并分组讨论总结问题的答案。2分组讨论后,回答相关问题。3分组讨论后,回答相关问题。4交流碳循环流程图。5积极举手发言。重要的作用?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知能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馈点评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4、2能量来源太阳3能量流动的过程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4能量流动的概念5能量流动的特点6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出示生态系统图,请学生考虑: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组成部分?播放生态系统结构的录像,提问:生态系统的各生物之间最主要的联系是什么?你能写出一条食物链吗?结合录像,设置疑问:鸟为什么要吃鱼?鸟肚子里的小鱼将如何变化?在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能量是如何流动的?物质又是怎样循环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首先,我们来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板书课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太阳的供给,而能量又来自太阳。
5、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在生态系统中,太阳能如何被固定? 3利用多媒体逐级展示课本第49页能量流动示意图,引导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课本分析,什么是一个营养级?(2)能量的流动是从谁开始的?(3)植物体内的能量主要进行了哪些生理活动?(4)若动物取食植物,能量将如何变化?(5)动植物遗体中存留的能量最终怎样变化?(6)请在小组内总结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是怎样传递的。4教师引导学生经过分析交流,提出能量流动的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分析了能量流动的过程,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能量流动的概念?5多媒体展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模式图,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教师展示问题:能量流动
6、的传递效率可以用一种方式形象的表示出来(媒体展示图6.1-15),它是用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绘制成的。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高?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有没有道理?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根据生态系统能量递减分析,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减少到很小的程度,以致不足以维持下一个营养级的存在)6引导学生分析能量流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展示:根据我们学习过的能量流动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如何提高对能量的利用效率?1学生观看多媒体后思考回答问题并相互修正补充: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有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态系统的各生物之
7、间最主要的联系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思考回答:鸟捕食小鱼为了充饥;为了获取能量2分组讨论,总结问题的答案。各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在全班交流,取长补短。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能量就流人到植物体内。3结合老师提供的问题,分析能量流动示意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得出本小组认为最合理的答案,做为小组问题展示时的答案。(1)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2)能量的流动来自太阳。(3)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流入生产者体内,一部分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4)当动物取食植物时,能量
8、就从植物体内流到动物体内,其中一部分在动物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失掉,一部分用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5)动、植物的遗体内存留的能量可被分解者利用。(6)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就转变成化学能,输入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随着植食性动物的捕食活动,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当植食性动物被其他动物捕食后,能量再次被传递。4学生自主思考、总结并回答。简单说,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小组内讨论,各抒己见。如,有同学回答:虎是顶级肉食动物,处于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植物固定的能量传递到虎的过程中大量损耗,所以必
9、须有足够多的植物才能养活一只虎。班内问题展示后总结: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6小组交流分析,探讨最佳方案。可结合课本实例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把作物秸秆当燃料烧掉,人类就不能充分利用秸秆中的能量;如果用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温故而知新,并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
10、况。结合以前所学习的知识,激情设疑,导入新课。认知光合作用的本质,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层问题探究,激发学生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课堂学生思维能力。强调自主思考的意识。设置悬念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及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能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馈点评1问题导入2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形式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4碳进入大气的途径:5碳的主要循环过程6物质循环的概念7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教师采用问题导入式: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是由地球提供的。地球为什么能为生物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物质呢?比
11、如,生物在不停的呼吸过程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氧,为什么我们并未感到大气中的氧不断减少呢?原来,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是不断地循环的。我们在初一时已经学习了物质循环中的水循环、氧循环,另外,物质循环还包括碳循环及氮、磷、硫等的循环。下面,我们主要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2教师组织学生阅读51页资料1认知相关知识。分析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形式。3教师组织学生阅读51页资料2,分析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分析得出光合作用在碳进入生物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4教师组织学生阅读51页资料2、资料3,分析碳进入大气的途径。要求学生通过全面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简明扼要的总结出问题的要点。教师进行总结: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理化生 初二 理化 第三 节能 流动 物质 循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