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课程]十六册美术教学设计.doc
《[其它课程]十六册美术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课程]十六册美术教学设计.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按新课程标准规定本册教材教学目标及要求 16册课程目标及要求: 1、欣赏评述:欣赏和认识艺术的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博大精神,采用调查讨论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评述能力。 2、造型表现:学会运用色彩、空间、明暗等基本造型要素,通过对各种媒材、技巧的体验及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3、设计应用:初步认识“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利用媒材特点和色彩搭配规律,进行简单的设计装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4、综合探索:结合学校活动和自己实际,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充分认识
2、艺术体育与健康人生的关系,汲取其中的内在精神和视觉美,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落实新课程标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本学期教学主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以调动学生灵动的思维,深层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敢于大胆实践及收集整理的能力。 2、充分利用美术四大领域的科学教学设计,创设生动有趣性的课堂,使学生节节课都有惊奇、兴奋、激励等情感流露,并学会科学分析运用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如赏析、评述、讨论、设疑、分析、归纳、探究、合作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综合能力。 教 学 进 度 表 起
3、止月日周次计划进度实际进度课程备注3月171敦煌莫高窟 欣赏评述 8142艺术与科学 、 14213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造型表现 22284中国画的形式美 、 294月45用电脑画“山水画” 、 5116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设计应用 12187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 19258人文奥运 综合探索 265月29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 3910体育场馆设计 设计应用 101611我们身边的活动 综合探索 172312艺术品收藏和拍卖 、 教案序号1备课时间2月26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初二缺席情况 课 题敦煌莫高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敦煌艺术,了解其特有的造型方法,表现特点。通过对敦煌艺术
4、的赏析,培养学生收集资源,对艺术作品的评述能力。过程与方法首先,放动画片九色鹿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观赏大屏幕有关宗教故事图片,导入新课,然后老师板书由“敦煌”一词所能想到的词语(师生共同完成),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分组,从各个层面理解,分析敦煌艺术,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和爱国主义热情。 情感与价值充分认识我国石窟所蕴含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 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关键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收集一些关于石窟艺术的资料,并归纳理解。方法
5、引导、分析、讨论、理解、巩固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相关图片、有关敦煌的动画片等学具 有关敦煌的图片资料、历史传说故事等课型欣赏评述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理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课前准备调试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收集有关敦煌的资料,制作成演示文稿。设计制作的工具培养学生收集资源的能力,不仅可以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以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用它作为本课的开端并同时展示第257窟壁画九色鹿,使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一种亲和力。2、导入多媒体课件同时演示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的壁画,把学生的思绪带回两千年前的汉代。提问:同学们由“敦煌”一
6、词都会想到哪些词语?就这些方面我们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吧。 请一位学生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对教师的第二个提问学生可以联想到:历史、壁画、雕塑、飞天、洞窟、佛教、文物保护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资料繁多、不精练等,教师可以提前把关,请他们重点明确地进行介绍。 有时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收集的资料不一定和教材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可以灵活掌握。3、课题深入 分小组进行敦煌艺术的展示介绍。 教师对学生没有充分说明的部分进行补充。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对比欧洲壁画、印度佛教造像、中国中原洞窟艺术特点,使学生对敦煌艺术特色理解更整体和深刻。小组一
7、:概况(历史、位置、概述)小组二:洞窟、彩塑(西魏时期的第285窟等)小组三:壁画(隋代藻井、飞天等)小组四:佛教(其他三大石窟、佛教故事等) 总结:敦煌石窟艺术在唐代达到顶峰,彩塑、壁画相映成辉,共同组成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佛国世界。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以致用,可以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热情,并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开拓创新。 在这个环节中,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敦煌文化展”、“敦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在班级或学校,甚至示区展览。4、设计制作 敦煌石窟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的保护、研究和发展都不能偏废,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具有敦煌特色的纪念品呢?同学们感到敦煌艺术的灿烂丰富并由衷地希望解
8、、展示敦煌的风采。 学生送择自己喜欠的类别进行设计,如纪念章、文化衫、装饰品等。 教学玫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进行“推销”演说其实也是一种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学中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会帮助我们更了解他们。5、展示评价对学习中积极准备、主动参与的学生给以鼓励。 对设计作品进行“推销”演说。 同学们进行评价。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课前准备、课上的参与两方面。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相应的参与都可得到积极评价,当然有超水平的发挥更得到教师的热情鼓励。6、课后拓展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予以赞扬和鼓励。对敦煌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看课件中其他内容;对其他名胜古迹感兴趣的同学上网查
9、资料或到图书馆查阅 板书设计 (板书)敦煌莫高窟 分析理解莫高窟的艺术与文化内涵:1、了解莫高窟的广义与狭义之分。2、莫高窟的所处的地理位置:甘肃省敦煌县。3、了解莫高窟的洞窟、彩塑数量和壁画面积:492个、2400多身、45000多平方米。4、总体壁画的特点: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色彩艳丽;有的气势磅礴,金碧辉煌;有的淡雅素洁,境界开朗,令人赏心悦目。其中分析“西方净土变之舞乐”这幅壁画的艺术特点:色彩清淡柔和,形成静谧幽远的意境;简练线条富有韵律,令人陶醉;继承中唐壁画精致细腻的遗风。(画中的一位舞者背手反弹琵琶,姿态夸张,动感极强今天被当作敦煌艺术的图徽标志。)5、了解莫高窟的壁画再现了不
10、同时期建筑风格和古代人民的生活及生产劳动状况。6、莫高窟的南区的洞窟格局:为前殿后窟,结构有包砖台基殿堂式和土石基窟檐式两大类。7、莫高窟中的雕塑特点:魏晋的清秀俊俏(瘦骨清目)、隋唐的丰满健硕,浓丽丰肥(圆润丰满)。8、真正认识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9、对“藏经洞”的文献的大量遗失引起的深思。 教案序号2备课时间2月27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2、12、2缺席情况 课 题艺术与科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促进作用。通过跨学科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理论分析,思考,创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首先,提问导入,由学生对学习美术不感兴趣入手,导出主题“艺
11、术可以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赏析教材图片,师生共同分析,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以正方“艺术与科学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反方“可以只重视科学,忽略艺术”为辩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辩论中只做后勤工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终得出胜方,由学生自己做总结。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真理的能力。情感与价值 通过了解艺术与科学相互促进关系,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 教 学重点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体现。难点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关键如何合理运用多样的形式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导入、分析、讨论、设计、展示教具课件、生活实物、相关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学
12、具生鸡蛋一两只、各种纸张、剪刀等。课型欣赏评述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理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课前准备调试多媒体教学设备,并组织教学。教师准备1-2种方案及必要的材料,如一些纸插接结构模型、鸡蛋,并考察投放飞行器的场地。 准备必要的用具,课前防止鸡蛋破碎。这个设计是将科学与艺术结合得很好的课题,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多种知识的整合能力。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更好的课题,也可以结合本课完成。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学习科学知识,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而对于学习艺术总感觉可有可无的现象。导入新课。2、导入新课 提问:有些同学对学习艺术不以为然,那么艺术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
13、作用呢? 讨论总结:艺术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可以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很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对作品的讨论分析过程中,会产生观念的相互碰撞,更容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在正反两种实例的讨论中,也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生活的重要性。3、举例讨论 讨论一:生活中有哪些设计没有体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讨论二:例举生活中的设计体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实例。 总结:艺术和科学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不可偏废的双翼。 学生历数生活中设计失败的例子,如:外表美观的教学楼梯狭窄;课桌椅实用但不够舒适和美观 学生将自己准备的物品进行展示并
14、分析。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讨论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全面讨论。可选择一个实例,重点介绍,也可以让每一小组有针对性地对一幅作品进行分析,然后大家共同交流。 讨论时,请学生将分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列出要点。 学生的分析结果不会同老师的想法完全一致,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辨析他们的想法,并就其闪光点进行鼓励。同时也要将里面的问题拿出来,同学生一起分析。4、分析反思讨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艺术与科技是怎样的关系? 是科技发展在先;还是艺术发展在先呢? 还有哪些艺术与科技共同发展的实例? 你了解达芬奇吗?教师结合课件介绍并分析达芬奇对科学和艺术的执着探索实例,了解达芬奇不平凡的一生。提问学生有
15、何感想?分析:金字塔、安济桥、长信宫灯、编钟等设计实例。科技和艺术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远古时代,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就已自觉地使之融会贯通了。达芬奇是一位著名画家,并且还是科学家。总结:艺术与科技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明确了设计的要求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实当学生说出这些,就基本明确了评价这一设计的要点。 装有两只鸡蛋的飞行器设计,为学生创作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只是提供建议,学生也不一定完全照搬。很多时候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很有创造性的。五六个学生一组,可以锻炼他们合作的精神。5设计畅想 以“以卵击石”这个成语作为设计构想:鸡蛋飞行器。
16、设计主题“飞行器中的鸡蛋”的设计构思及建议: 先考虑怎样利用纸材将两枚鸡蛋卡住。在考虑增加的时间和减震。同时设计外观造型。设计要求:合理使用纸张,使之既能包裹住鸡蛋又要造型美观,并能经受从2楼往下降落的惯性。 材料准备:生鸡蛋一两只、各种纸张、剪刀等。了解和掌握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要求:科学性:节约材料、结构合理(能将鸡蛋保护住)、减震。艺术性:美观、特别。 五六个学生一组完成设计。先阐述各自的想法,在进行整合形成方案。 合理安排制作时间,分工协作。 试飞:单手举起从空中放落,检查效果并修改。 成功后,为作品装饰、命名,如蓝色1号、恐龙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这是令人紧张、激动的时候。教师一
17、定要事先讲好要求、维持好秩序、考虑到学生的安全。 通过多种形式,主要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善于实践与积累经验的能力。6展示与总结 将完成的作品编号,进行试验。表扬合作成功的小组,对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总结:科学与艺术是我们人类进步的双翼。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兼顾这两方面,全面发展。 组织失利的小组,继续完善设计。 就课题撰写一篇感想或论文。 教案序号3备课时间3月11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8、18、2缺席情况 课 题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中国山水画作品,了解追求意境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并能运用简单笔墨技法,大胆自由的表现意境。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
18、水画家及作品资料,培养学生不拘技法,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首先检查学具,提问有关画具知识,导出新知,教师示范“飘墨”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欲望,赏析教材渔庄秋霁图,分析构图形式,透视以及色彩,采用比较的方式横向,纵向比较拜克托瓦尔山,得出中国画特点,认识传统艺术的魅力,课后让学生以反思的形式评价。本课主要是为下节课做铺垫。 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意境美,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 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是如何创造的。难点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对比分析。关键对山水画的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及中西绘画区别方法实例引入、设疑、分析、讨论、答疑教具
19、多媒体设备、国画工具、风景照片、山水画作品、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学具国画工具、风景照片、山水画作品、纸、墨、笔等课型造型表现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理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教师以课件展示祖国各地风光,从名山大川的雄伟到小桥流水的秀美,从滚滚江水的磅礴到江平如镜的娴静,从枫叶如火的热情到枝叶凋零的萧条。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给画家无穷的创作灵感。 观赏、对比、选择自己认为喜欢的图片作品作为创作的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的灵魂。尝试选用(或创
20、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课题深入 讨论分析课件展示多种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速写、中国画、水彩、水粉、油画、摄影等)。教师抓住时机展示西方的风景画、中国的山水画,并提出问题: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西方的风景画成熟阶段,以英国的康斯太勃尔为杰出代表。1821年创作的干草车是他的代表作品。画面呈现的是单纯而普通的乡村场景:运送干草的马车在涉水渡河,远处草地上沐浴着闪烁的阳光,
21、广阔的天空中飘动着云彩,一切都那么简洁、质朴、自然。忠实于自然是西方山水画的主要特点。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采用“三段式”平远构图法,上段是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景是一片浩瀚而平静的水面,不着一笔,以虚为实;下景为近景,坡丘上几棵稀疏的枯枝,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一片空旷孤寂。(教师介绍倪瓒的身世,让学生体会画家借景抒情。)同样是山水风景画杰作,却各具不同的风貌。一个是散点透视,远看,近看均可,一个是焦点透视;一个崇尚气韵生动,一个追求光色变化;一个讲究笔墨情趣,一个遵循自然真实;一个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一个物我两分,忠实表现;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即在于对“气”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其它课程 其它 课程 十六 美术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