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课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doc
《[其它课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课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吴成宝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教育学专著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学记C、论语 D、孟子2、一般认为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学科阶段的是( )A、洛克的教育漫论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育与发展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到后人称他是传统派代表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C、赞可夫 D、凯洛夫4、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著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 B、凯洛夫教育学C、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D、赞可夫的教育与发展5、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
2、、洛克 B、卢梭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6、我国第一个建立并实施的现代学制是(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 D、壬寅学制7、“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 )A、孔子 B、柏拉图C、亚里西多得 D、苏格拉底二、简答题1、什么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产生于哪个社会?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有何趋势?3、什么是六艺教育?古代学校教育有何特征?4、20世纪以后的教育有何特点?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BBACABD二、简答题(只提供答题要点)1、什么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产生于哪个社会?(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
3、、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奴隶社会初期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当时有痒、序、校之说。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什么是六艺教育?古代学校教育有何特征?(1)、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程组成: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
4、德教育;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包括射技教育;四是御,即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包括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六是数,即简单数量计算的教育。(2)、古代教育有以下特点: 阶段性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4、20世纪以后的教育有何特点?(1)、终身教育(2)、全民教育(3)、民主化(4)、多元化(5)、现代化。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选择题1、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物界 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3、我国唐
5、代由中央直接建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 )A、教馆与学馆 B、崇文馆与弘文馆C、文馆与武馆 D、书学馆与算术馆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6、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 )A、内容与制度 B、政治方向与思想意识倾向C、教师队伍建设 D、教学质量和水平7、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 )A、方向 B、性质C、人才标准 D、规模与建设8、世界上最早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人物是( )A、洛克 B
6、、杜威C、赫尔巴特 D、舒尔茨二、判断题1、教育总是以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自身利益为根本宗旨。( )2、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发展的规模和建设不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3、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它不会影响或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5、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6、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7、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它以传递传统文化为己任。( )8、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反映。( )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与政治制度的相互制约性?2、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
7、、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有何区别?5、学校文化有何特性?四、论述题运用教育基本规律分析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ACBBDBDD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与政治制度的相互制约性?(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C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简述
8、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起决定作用:A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和任务。(2)、尽管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有两种表现:一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的教育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
9、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在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下,由于文化、社会转型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思想的内容、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但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说教育的发展可以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因为教育归根揭底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4、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有何区别?(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子塔型”的等级制度教育,网络教育都是“平等的”开发式教育。(2)、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
10、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5、学校文化有何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四、论述题运用教育基本规律分析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因为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巨大的作用。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1、(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性作用,正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所以,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选择题1、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下列哪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A、生理和心理 B、情感和意识C、性格与情感 D、气质与性格2、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 )A、童年期 B、少年期C、青年早期 D、青年晚期3、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身心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初中阶段相当于( )A、幼儿期 B、童年期C、少年期 D、青年期4、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
12、物是( )A、孔子 B、荀子C、墨子 D、孟子5、在世界史比较有影响的外铄论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华生C、杜威 D、格塞尔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规律哪一个决定了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差异性二、简答题1、个体、身心发展一般有哪些规律?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3、教育应怎样发展人的个性?4、初中教育阶段在促进少年期身心发展方面的具体任务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发展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ABCDBD二、简答题1、个体、身心发展一般有哪些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
13、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B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A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的发展程度和特点;B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A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C人在接受环境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4)、学校教
14、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A、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也有延时的价值;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性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个体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3、教育应怎样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个性,要在人的共同性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实现生命的个性价值与社会价值。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实质和真谛。4
15、、初中教育阶段在促进少年期身心发展方面的具体任务表现在哪些方面?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时期身心发展发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性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1)、在身体发展发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感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 情感体检。(4)、在自我能力发面,要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第四章 教育目的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16、(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旧的社会分工 B、生产力水平低下C、资本主义制度 D、阶级剥削3、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D、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4、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A、机器大工业 B、社会主义制度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市场经济5、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 B、增强学生体质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D、输送运动员6、美育又可以叫做( )A、艺术教育 B、情感教育C、审美教育 D、
17、美学教育7、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课外体育锻炼 B、课间操C、体育课 D、运动会8、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文件是( )A、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9、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A、赫尔巴特 B、席勒C、卢梭 D、孔子10、明确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教育目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
18、激励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二、判断题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2、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明确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 )3、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4、教育目的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反映( )5、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完全放弃考试。( )6、不存在没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三、简答题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2、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内容是什么?3、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有哪些?实施素质教育为什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4、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
19、求是什么?5、普通中学生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第四章 教育目的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CAABBCCDBCC二、判断题1、2、3、4、5、6、三、简答题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第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内容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有哪些?实施素质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其它课程 其它 课程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教育学 同步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