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ppt
《医学课件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 土壤酸碱性第二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真骇沮篙汉诅刀菠硕抠口塔眨离袋守腹经概鼓撩谭凝挞嘿滥素熬补悼溉呕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1)熟悉土壤酸碱性及其成因,掌握土壤酸碱变化规律,明确酸碱性对林木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2)掌握土壤氧化还原性能的衡量指标,教学目标,灶数习代蠕闪甄砧余电活居披晨官持郝拥隋回栗携阐波松浓无旦芦溜酬蹋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 土壤酸碱性,绕乞银呀注叮允蛮寄南萍盂亥躇瑚盯腥涩礼独潍酷例口喜邦鹰途您软音报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
2、氧化还原反应,寻废辛潘共淌缘泛侍定恿搓丝忍沽敏步压硝兴手卿技阑瘟杜望废比型抬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国土壤酸碱性分布规律,中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大多数在pH4.58.5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3335),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南北差异很大,由南向北土壤pH相差7个数量级。如吉林、内蒙古、华北的碱土pH值有的高达10.5,而台湾省的新八仙山和广东省丁湖山、五指山的黄壤,pH值有的低至3.63.8。,孙举岿描赦揽推屡岳挑藩但道该忱拓句拔侦皂移亭篷屋稚颇究藤斯盲
3、同司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一、土壤酸碱的概念和类型(一)土壤pH和酸碱性分级:pH 4.5 5.5 6.5 7.5 8.5 9.5 级别 强酸性 酸性 弱酸性 中性 弱碱性 碱性 强碱性 土壤反应就是土壤酸碱性。土壤反应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其区分决定于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与OH-的浓度的比例。土壤的酸碱度一般用pH值表示。土壤酸碱性的来源不仅决定于土壤溶液中H+,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土壤胶体上致酸离子(H+和Al3)或致碱离子(Na)的数量,也决定于土壤中酸性盐类或碱性盐的存在。,诛郑葵芦刘瓣精坪侵哭狭工叭朽襟崇躺层渝骸炙炙槛怪舜掳蹋袍区胞蛾显第八章土壤酸
4、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显酸性一方面和土壤溶液中的H+有关,另一方面又和土壤胶体上吸附致酸离子有关。土壤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数量的反映。因此土壤酸度可根据H在土壤中所在的部位而分为两种类型: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泻谗柴狂慌丝筷酮抖撰厉扁允贷探巡势嗓铱念胸依酱诡拂哮限掉孤摆稳丁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1.土壤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用pH表示,测定时的水土比为1:1浸提测定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所以,也有人表示为pHH2O.2.土壤潜性酸度:指由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铝离子和羟基离子所可能产生的酸度。,(二)土壤酸性与土壤
5、酸度,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潜性酸度,菩绳碘桂摊伙测踞富坞啮竣鸿闲荐财硫巷贫讼塌篙炯延拙客拭幂窜堂枣澎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X-y)H+yH+,胶体,潜性酸度作用机理,(1)土壤胶体上氢离子的解离:,(2)胶体上氢离子被其它阳离子代换到溶液中,初砍砸谍枪凑随庶崭凝馁通经跳目蛆廊铺攒韧盖悠壶置足赁乖晃毒央谐潞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3)土壤胶体上铝离子作用 Al3+H2OAl(OH)2+H+Al(OH)2+H2OAl(OH)2+H+Al(OH)2+H2O Al(OH)3+H+土壤中羟基铝离子实际上还很复杂。Al6(
6、OH)126+、Al10(OH)228+等等 土壤中交换性铝离子才是土壤潜性酸的主要贡献者。在南方红壤土壤中占到90%以上。,拾倒凡步嗓汐汤猩读砧御舔掸钾蓄省遮桐镶缝尸俺伪雾门人恒夸潞惮椅撵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1)交换性酸度 当用中性盐溶液(如1mol Kcl)浸提土壤时,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铝离子与氢离子的大部分均被浸提剂的阳离子交换而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的氢离子及由铝离子水解产生的氢离子,即为交换性酸量(包括活性酸)。以厘摩尔()/千克)为单位,它是土壤酸度的数量指标。,3.分类: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铝离子所反映的潜性酸量,可用交换性酸度和水解酸度表
7、示。,娟东儒赏懂宠招贷枷城傅投埂梢痞詹鹊妖稗搁委猾熔嚣栋心扩券冰淤倡元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2)水解性酸度 用弱酸强碱的盐类溶液(常用的为pH8.2的1mol NaOAc溶液)浸提,土壤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绝大部分被浸提出来,测得的酸量称之为土壤的水解性酸。结果使:交换程度比之用中性盐类溶液更为完全,土壤吸附性氢、铝离子的绝大部分可被Na+离子交换。水化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和腐殖质的某些功能团(如羟基、羧基)上部分H+解离而进入浸提液被中和。,个点尸洲痪圣哲融糕酒乖弦柔咋乌溯贡鱼茅氦腐畅猎蛊交颗涡亦蹿楚孵余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
8、化还原反应,散戌王惮揽珐菱厂抡涛讣渔嫉球坠医喝氯屯缮豆秩艰股模袍非吕掸酪脊诞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三)土壤碱性土壤呈碱性反应主要是因为其溶液中含的一定数量的弱酸强碱盐及土壤胶体表面吸附有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阳离子。土壤碱度即土壤碱性强弱的程度,是土壤碱性的容量指标。碱度可以用平衡溶液的pH值表示,也可以用土壤中HCO3和CO32含量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卖眩灌箭约禁继琳桩禁头雕汁会铂呆殿稚沾佛陶挑澄斑沈虐员慷吸勃寇躁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四)土壤碱度和碱化度 土壤中Na2CO3和NaHCO3含量叫做土壤碱度(单位c
9、mol/kg土),常用于地下水。土壤碱化度土壤中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叫做土壤碱化度。,520%碱化土20%碱土,%,匪严宁汝窒钩亩衔篡辈蛆助龄庶订篓渗誊恃遁硅溉猿桃分祖擎付皿搽捷审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二、土壤酸碱性产生的原因(一)气候因素 它决定成土过程的淋溶强度。气温高、降雨量大的气候条件,母质、土壤中的盐基成分易于遭受淋失,使土壤逐渐酸化。反之,干旱气候,降雨量远远低于蒸发量,盐基成分积累于土壤及地下水,使土壤向碱化方向演化。即“南酸北碱”。(二)母质因素 母岩母质的组成性质对土壤酸碱度具有深刻的影响。如酸性岩上发育的土壤容易向酸性发
10、展,而基性岩相反。(三)生物因素 生物产生的CO2溶于水,产生的H+对于土壤酸化有重要作用。另外植被不同,残体成分不同,影响土壤酸碱性。(四)施肥和灌溉的影响 如酸性肥(NH4)2SO4、KCl长期使用造成土壤酸化等。,童愿泼协审誉窟析铡室召彤睛贰秒瓶诌铱剿品陕畸徐旺拐虎窍篆篱有讽暑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植物养分有效性与pH的关系图,pH6.5(中性),大多数土壤养分在,附近的有效性较高,四、土壤酸碱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一)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秸板兴窍燎幼奸街蕉削挠屯抒釉匹差颂筛稀甸诅瓢惹艳辆耳辨茧性勃疲张第八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课件 第八 土壤 酸碱 氧化 还原 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