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机房环境监控技术方案.doc
《[信息与通信]机房环境监控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机房环境监控技术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监控系统1.1概述- 1 -1.2设计依据和原则- 1 -1.2.1设计依据- 1 -1.2.2设计原则- 2 -1.3系统选型- 3 -1.3.1项目需求- 3 -1.3.2技术要求- 4 -1.3.3系统选型- 4 -1.3.4系统特性- 5 -1.3.5软件主要功能- 7 -1.3.6机房联网集中监控管理组网原理- 15 -1.3.7监控系统的本地拓扑结构- 17 -1.3.8系统硬件特性- 17 -1.4环境监控系统- 18 -1.4.1市电供电参数监测- 18 -1.4.2UPS系统监测- 20 -1.4.3配电开关系统监测- 21 -1.4.4精密空调系统监测- 22 -1.4
2、.5温湿度监控- 23 -1.4.6漏水监测系统- 24 -1.4.7新风机监测系统- 25 -1.4.8门禁监控系统- 26 -1.4.9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7 -1.4.10红外探测报警系统- 28 -1.4.11消防监测系统- 29 -1.5系统安全及事件响应- 30 -1.5.1安全性- 30 -1.5.2加密- 30 -1.5.3权限管理- 31 -1.5.4访问记录- 31 -1.5.5实时响应- 31 -1.5.6联动的响应速率- 31 -1.5.7报警速率- 32 -1.5.8短信查询- 32 -1.1 概述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及通信传输系统数量与日俱增,
3、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及通信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的环境设备(如供配电、UPS、发电机、精密空调、环境温湿度、服务器监测、路由器监测、交换机监测、漏水监测、消防监测与联动、安保等)必须时刻为计算机及通信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而又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影响到计算机及通信系统的运行并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尤其是对于需要实时交换数据和语音传输单位的机房,其机房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将是不可估量。此外,目前许多机房不得不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的方式定时巡查机房环境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
4、担,而且往往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及责任也无科学的管理;更缺乏对已发生的故障作全面的分析数据,使得问题不能得到完善的解决。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动力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对机房环境与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科学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针对*通信机房数量大、维护量大、管理与监控困难的特点,为确保通信机房能够实现“集中监控、集中维护、统一管理”的维护管理模式并迅速做出反应,降低机房监控维护成本,提高运行维护质量等目标,建议采用 “机房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为电网数据及应用系统安全护航。 1.2 设计依据和原则1.2.1 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
5、计标准(DBJ08-47-95)民用建筑电气设备规范(JGJ/T16-92)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90,92)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10408.5-2000)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6、J-120-78)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BJ232-90,92)公安部监控设备安装规范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57-83)1.2.2 设计原则本系统严格按照“严格、合理、可靠、经济、完善”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进行设计,具体原则如下:l 技术先进性:选用国际最新的专业技术与产品。l 系统高可靠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技术成熟的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均在10万小时以上,并且系统还支持双机热备方案,对特殊应用没有后顾之忧。l 设计架构先进:系统采用真正的B/S架构,业内唯一全程WEB支持的监控平台。l 系统集成度高:系统完美整合了设备实时监控、数字视频系统、门禁考勤系统等等。l 系统
7、运行管理方便:系统软件中文化、直观化、客户化,使用户操作方便。l 系统交互性好:用户可通过短信方式实时查询系统设备的各种参数与状态,掌握主动权;l 系统可扩展性能强:模块化结构有利于扩容与扩展。l 投资少:系统选型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l 建设时间短: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行工作。l 优质的服务:本着“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为用户提供一流的售前、售后服务。1.3 系统选型1.3.1 项目需求*服务器机房里面存放有大量的通信设备、供配电设备、重要通信联网设备等,因此需要根据有关通信机房的设计规范针对通信机房进行整体设计,确保通信设备能正常有效的工作。机房的动力和环境设备是
8、确保机房内通信设备、供电设备等通信IT设备能正常、高效运行的基础,为提高机房内动力和环境等辅助设备的日常管理水平,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各类设备的故障预知、快速定位和报警能力,因此,建议构建统一的机房动环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来保障所有的通信机房的正常运行。通过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到各个机房实地勘察,了解到机房的建设和监控需求情况如下:1.3.1.1 机房1.供配电交流和直流的电压和电流监测(2路市电监测)2.UPS监测(1台UPS监测)3.配电开关(24路配电开关)4.温湿度监测(8个温湿度)5.精密空调(2台精密空调)6.漏水监测(2处漏水隐患)7.门禁监控(1
9、个单门控制器)8.消防监测(干接点信号)9视频及双鉴(8个半球摄像机和2个双鉴)1.3.1.2 报警方式当系统监测到动环设备的各种潜在隐情或安防报警时,需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电话语音报警,短信报警,本地声音报警等。1.3.2 技术要求系统能集中监控分布在各机房场地的动力和环境设备,实现无人值守。系统应综合集成综合保安、设备监控、报警处理、系统配置等功能,并支持真正全功能的Web访问。设备应选用高可靠的工业级采控单元,保障系统365*24小时不间断运行。系统应采用模块化结构,方便对软件和硬件进行合理的在线式组建、配置、维护、扩充。具备高度的可靠性,通讯与管理层设备与现场设备相互独立运行。具有良好的
10、容错性和兼容性,人性化的交互界面,贴切的提示,完善的系统权限管理。具有合理的数据保存与查询管理功能,提供完善的报表管理;多任务并行处理,报警分级排序处理,设备间的联动触发管理,自定义界面巡视,纯WEB管理支持,设备文档数据管理。各种智能设备厂家提供监测的数据与状态量的采集与记录,相关设备的遥控遥调等;功能完整的门禁管理系统,专业化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等等。1.3.3 系统选型为了解决概述问题和实现上述功能,推荐选用重庆共发最新版的专业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管理软件“VISTA 7.0机房集中监控管理系统”。“VISTA 7.0机房动环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实现对机房内的动力和环境设备的统一监控
11、与管理。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视频传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软件组态技术等,可方便地实现对各个智能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的显示、处理和存储等;并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动,并且具有强大的联动功能;同时,本系统的故障自动检测与专家诊断功能以及丰富的报警功能,也极大地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在提高了机房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整个机房的运行效率,实现了对于机房的科学管理。强大的二次开发接口,内置完整VBScript,兼容各种通用控件,能够及其方便快速地对用户的特殊需求作开发,完全不必担心影响系统稳定性。1.3.4 系统特性1.3.4.1 通用性监控系统的设计符合国际工业监控与开放
12、式设计标准。1.3.4.2 可靠性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能,不影响被监控设备正常工作。监控系统具有专家诊断功能,对通信中断、软件故障能够诊断出故障并及时告警;监视各智能设备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监控系统提供一年的历史曲线和事件发生记录,便于查询。监控系统可以承受365天*24小时连续工作压力,均采用工业级产品,重要硬件设备国外进口,可靠性极高,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10万小时。监控系统网络通信协议符合国际网络协议标准,操作系统选用实时多任务管理的Windows2000操作系统,标准开放式的数据库接口,可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可满足从集中监控中心(CSC)到现场监控单元(FS
13、U)的三层结构管理。1.3.4.3 兼容性支持世界各著名厂家提供的智能设备,实现完美的监控。目前系统兼容设备的品牌有:STULZ、LIEBTRT、RC、HIROSS、艾默生等机房精密空调;MGE、EXIDE、SICON、LIEBERT、APC、IMV、艾默生等UPS。采用电信级标准的报警与查询系统。业界首次提出视频组态概念,真正一体化视频系统的集成。多种系统拓扑形式,适合构建大型集中监控系统。1.3.4.4 安全性系统拥有强大的自检功能,可以对系统与各设备的通讯状态和各设备的故障状态进行全面及时的检测;同时也对软件数据库、动态库等进行全面的自检。系统强大的多媒体技术,对各种设备的报警提供专家处
14、理提示,报警形式丰富包括屏幕报警、警铃报警、多媒体语音、短消息系统信息和电话语音报警系统等: 本系统采用完全的电子地图显示,报警时会自动弹出报警画面。强大的报警处理功能。可区分10级报警级别,报警事件发生时,系统按事件级别排队报警,显示处理,并将系统界面自动切换到相应的报警画面。实时管制门禁系统权限,发卡、补卡、注销、授权、级别、分类、统计全部搞定。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采用WIN2K/XP的权限控制策略对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进行多级权限分类以区分限制各级别用户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能力。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亦可根据需要全面监控主机、服务器、路由器等工作状态、数据流量、网络负荷。严格的密码管理,确保系
15、统运行安全。可与保安闭路监控等系统联动,直接在监控主机上实现事件录像、回放,火警自动开门等。系统具有防潮、防雷、防静电、防干扰等抗干扰功能,符合ITU国际电工标准。系统及设备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被监控的其他设备正常工作和功能控制,具有最好的安全隔离功能。1.3.4.5 开放性在联网监控中,集中监控中心可挂接65000个以上的区域管理中心和现场监控单元,实际应用中完全不存在容量限制问题。系统采用通用数据库,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如API,OPC等)。对用户提供通讯协议和通讯接口的智能设备可以方便连接。1.3.4.6 实时性包括(实时数据刷新速率、联动的响应速率、报警速率)实时数据刷新: 不同数据量可
16、以配置不同的数据刷新速率,最快的刷新速度为0.6秒,其他可以为1秒、2秒、4秒或者更长。按实际需求系统可提供轮巡传送、有值变化传送、系统自动选择三种方式来传送数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可以最大的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做到1秒内完成本地数据采集,3秒内完成本地到区域和集中监控中心的所有命令响应、执行。系统通过硬件选型,软件优化等多种方法节省资源的占用率降低响应时间。1.3.4.7 可维护性系统运行进行在线运行状态诊断和监测,能及时发现系统各功能单元故障情况,便于系统故障的维护处理。软件系统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和规范化标识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要求。系统软件通过设备、人机界面和功能组态等实现系统的组
17、建、维护、扩充。1.3.4.8 可伸缩性系统软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可扩充结构及标准化模块结构,便于系统适应不同规范和功能要求的监控网络系统;由于系统设计为开放型网络结构,支持设备配置、软件模块配置、通用OCX调用、内嵌完整VBSCRIPT语言,在设备规模扩容、系统功能扩充、软件升级等方方面面都极为方便,保证系统的无间断安全运行的同时,不对其他站点、设备产生任何影响。1.3.5 软件主要功能1.3.5.1 通讯管理系统可实时管理: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数据交换状态;系统与各机房服务器的网络连接状态以及数据交换情况。1.3.5.2 设备管理设备扩展方便: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增加设备、删除设备、修
18、改设备,及对所监测的设备的监控参数和报警参数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设备的启动和停止。1.3.5.3 数据管理(1) 实时数据:监控中心服务端可通过TCP/IP、SNMP、RS232/RS485总线等媒介实时向中心机房或各远程监控站中的服务器和各个监控设备发送采集各种数据的指令,同时自动实时监测所有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对所采取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获取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及各种故障参数等,并对各种运行数据有效存储。系统采用多线程并发计算技术可同时处理来自不同服务器和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并行分析和并行计算。亦可实时的查询各
19、个设备的所有数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定设备、选定设备参数、选定时间段来查询数据。中心服务端自动把所有实时数据通过TCP/IP网络传送给本机客户端监控程序和远程的客户端监控程序。各个客户端程序自动接收和处理来自服务端的数据,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通过文字、图形、表格、动画等多样的形式实时显示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和报警参数。(2)历史数据: 监控中心服务端自动将所有有效的监控数据存储在MICROSOFT SQL SEVER服务器中,操作人员可以随时在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的查询检测的所有设备的任意参数的历史数据,可查询任一天、任一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并且自动生成历史曲线图,将查询结果以列表方
20、式显示或打印,以供分析之用。系统保存历史数据至少保存一年。(3) 备份数据:监控系统提供多备份功能,可以将一份数据做几个备份以防止重要数据丢失,同时对事件日志的记录多少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备份的路径也可以随便设定。(4) 历史数据库维护:系统具有历史数据库完全备份功能;系统提供数据库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在历史数据库异常时重建历史数据库,并把数据恢复到最近保存的备份状态。对于历史数据记录的删除,系统提供了两种方式:用户选择删除按时间段删除;系统根据用户定义时间自动删除指定时间以前的记录,以保持历史数据不会太过于庞大。1.3.5.4 控制管理:系统提供了非常灵活的控制方式,可以帮助用户非常及时效
21、的实现对设备的保护,以及帮助用户节能功能和延长设备寿命。()手动控制: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实现控制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调整备参数(2) 报警联动控制:系统提供了联动有效的联动控制功能,可以设定故障时自动停止产生故障设备的运行,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有效保护(3)定时控制:系统可以自由设定设备在哪个时间段运行,哪个时间段停止运行,帮助用户实现对设备实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比如可以设定空调在上班时间段运行,在节假日及下班时段停止运行。1.3.5.5 安全管理()用户操作权限:无论是客户端和服务端,系统都提供了有效用户分级管理机制。系统根据不同的操作者划分了多级操作权限,最低级操作权限只能查看监控数据、无法对系统
22、进行调整、无法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无法退出系统。具有控制权限的操作者可以进行对监控对象发送控制指令,例如:开、关空调;开、关照明系统等;具有系统修改权限的操作者可以对系统所有控件进行属性、参数的修改;最高级的操作权限可以对用户授权,可以修改系统的所有参数,包括系统的运行参数,及对系统数据库进行维护。系统具有非常完善的权限分级管理功能,亦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可对操作者划分不同的操作权限等级划分操作权限,不同的用户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内进行系统的操作。()用户操作记录:系统的服务端和客户端都提供了完善的用户操作记录功能,实现对用户操作的跟踪记录,所有操作记录都存储在 sever数据库服务器中;客户
23、端和服务端的操作记录分别存储于不同的数据表。系统对所有操作者所进行的系统操作均作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操作用户、操作用户名称、操作内容、操作时间和操作者所用主机的地址。A 服务端操作记录:服务端操作记录主要包括对用户对以下操作内容的跟踪:系统启动、系统退出、用户登录、用户管理、密码修改、系统参数修改、系统数据表修改、设备数据表修改、控制参数数据表修改、时间段参数数据表修改、报警参数数据表修改、串口参数表修改、网络采集单元参数表修改、历史数据查询、报警记录查询、历史数据维护、报警记录维护、用户操作记录维护等等。B 客户端操作记录:客户端操作记录项的内容还包括操作者所用主机的地址,并且所有客户端的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与通信 信息 通信 机房 环境 监控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