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史地]NO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doc
《[初三政史地]NO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政史地]NO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点NO1磨砺意志,陶冶情操,锻炼个性心理品质。 重点知识:1高雅生活情趣的意义(T5)2追寻高雅情趣的途径(T7)3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T2)4锻炼意志的途径和方法(T3)可能角度1.以党和国家反“三俗”为背景材料,考查“追寻高雅生活情趣的意义及途径”。预测:当前一些电视相亲节目,大肆鼓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些文艺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语言粗俗、道德败坏这些“三俗”之风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问题:中学生该如何自觉抵制“三俗”之风、培育高雅的生活情趣?2.以一些名人、伟人或以社会中涌现的草根人物事迹为背景材料,考查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自己如何磨砺坚强意志。预测:热衷音乐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是一
2、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对我们有哪些益处?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NO2学会与父母平等地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重点知识 1如何正确对待逆反心理(T4)2如何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T8)3为什么要孝敬父母(T11)4如何孝敬父母(T12)预测1:丈夫重病,两个孩子要上学,于化玲,这位来自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油坊村的妇女,这位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母亲,把所有负荷扛在肩上,9年如一日,活着,低到尘埃里,却从尘埃里高高擎起一家人的希望。因为她,我们知道:世上有这样一种人,贫或者富,都自有光辉和力量。当儿子从难以启齿到上网“隆重
3、推出”,当“拾荒母亲的一天”定格成“中国人的一天”感动百万网友,我们知道:任何时候,中国式母亲的质朴和坚韧都是民族的脊梁。问题:“拾荒母亲”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父母?答案: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我们应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要孝敬父母。在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预测2: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与冲突问题:(1)如何看待矛盾和冲突?(2)如何解决矛盾和冲突?重点NO3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重点知识: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
4、系(T4)2.关爱集体的表现(T6)预测1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预测2:舟曲之子王伟的事迹王伟的哪些高尚品质感动了你?预测3:李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校,成为一名高中生。在新的班级里,李军从不参加班集体活动,他认为自己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参加班集体的活动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获得成功。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李军的观点进行评析。重点NO4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重点知识 1自立的重要性(T7+T8)。2如何走向自立(T8)3为什么少年要自强。(自强的重要性T9+少年的地位)4培养自
5、强品质的方法(T11)预测 1.“啃老族”、学生太依赖父母:为什么要自立?如何走向自立?预测2.领导人的讲话材料;某个优秀少年的事迹。少年为什么要自强?少年如何自强?预测3.贫寒姐弟“接力”圆大学梦。两姊妹家里贫寒,接到大学通知书后没有学费上大学,姐姐吴春红放弃大学的机会去打工资助弟弟上学,弟弟忍痛上学,拿奖学金资助姐姐考上大学。被评为“自强之星”。贫寒姐弟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NO6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重点知识 1公平的重要性(T3)2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T4)3如何理解公平(T2)可能角度:1.考查学生对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理解。(1)党和政府下大力气保障
6、和改善民生,充分说明了什么?(2)党和政府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请你为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一些合理化建议。2.教材角度:预测1:民生热点材料。问:国家为什么要采取措施促进公平?预测2:暴力拆迁等事件,有人走上自焚、违法犯罪的道路。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该如何对待?预测3:有人说:社会中总是存在不公平现象,公平是美好的,但世界上永远没有公平可言。谈谈你的看法。NO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互相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重点知识1.善于尊重他人。为什么: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人们需
7、要相互尊重。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个体,有权获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使人理智,使人悔过,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怎么样: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具体做到:A、善于欣赏、接纳他人;B、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C、理智地尊重他人。2.宽容为什么: 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 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怎么样: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不等于纵容,不等于放弃原
8、则。预测1:讲述一个生活现象。时代呼唤尊重。你认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预测2:我在身边“人与人加人人 变成了众人,汇聚众人的力量 就能打开时代的大门 世界在你的眼前 梦想用汗水来实现 只要有坚定的信念 未来就能看得见 我们在你的身边 每一次超越了极限 ”问题: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NO7了解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将特殊保护与自我保护结合起来考的可能性大。重点知识 1为什么要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富强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 由
9、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2怎样进行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分别要求怎样做见基础知识七下部分。3为什么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T4)4青少年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T5)+5青少年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T8)1.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角度1:校园安全为什么要升至为国家战略?角度2: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和不良信息专项行动(见串讲资料)角度3:解救乞讨儿童(1)不法分子逼迫未成年人去行乞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权利?(2)在公共场所如果你发现了
10、正在乞讨的儿童应该怎样做?(3)你觉得怎样才能避免乞讨儿童现象的出现呢?答案:(1)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受教育权等。(2)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或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等。(3)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家长应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管理;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发现了乞讨儿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儿童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重点NO8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重点知识 1消费者权益的内容(T8)2消费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T11)可能角度:1.食品安全问题预测1谈谈你对问题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政史地 初三 NO1 正确认识 个人 集体 关系 维护 荣誉 利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