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教育学单项选择题.doc
《[初中教育]教育学单项选择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育]教育学单项选择题.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单项选择题( V c, 1 # S! J; o# f% S- U! r( M!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P4 D( q& f. Z- |/ ) _; j* c# : g- Z! j, Q3 0 y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l( C# X( u% J. K# h( F m( w* Z5 r Z* l4 a j8 f- K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9 T! C) Q$ I# M9 t; M* Z4 H- p- n9 g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度给予了系统和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D# g
2、+ C9 p* a, z3 P e8 c1 6 E+ Q9 J6 D3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8 M; L4 3 w* M; v3 , m5 Y+ f( K: v) 5 v: l* # T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赫尔巴特: y: U, F0 r# ; g; H) D! Y) n% e. S9 a! : g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D )。: M4 p6 J ?: a$ Y4 C; x( x: S, t: j4 q
3、3 + D+ I& P5 c: c1 o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8 : d- L( x% U: g R& V2 w m H/ p/ J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是坚持( A )。; Y( a: m; P/ C$ j P: e# s1 F+ Q: b5 a4 E. d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T6 n- B J n) p3 4 p- Y) M; G4 H! l+ T+ r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5 M- G% ?, e, h0 5 r0 p; ( |. W Q5、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3 9 q1 |&
4、S7 V( I. # ! j: 2 f# U# e2 ) O6 B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a# R, I# D( 0 K0 q b9 ( p2 g; U0 w5 F1 F$ q m; D% M+ G4 S6、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C )。Y, u2 E* u) Q4 S& O, d+ C- I! e& f w& o3 C( N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 9 T5 r( z& p M. b, _( N H0 d& M) : e$ G3 q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5、) o/ 4 H n a4 W& o& W( g* 5 6 B5 F* n3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 C# m r Y9 m/ u! k: n/ A& ( a4 / # N4 J B d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2 w9 G. g& 1 c: _) T+ K( L- 8 C* Q/ A! V3 f8、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D )。- P o( X- S, m+ _& s. C) 7 w- 9 G- i: Y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制 D、五四制( f+ v; : w P( e
6、8 i- , % b. V+ N8 V) W& Z, F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 D p7 D4 S; : |. ) b/ F7 E+ - ; i, JA、儿童中心论代表 B、教师中心论代表( U7 - z! S0 k+ R6 S4 L& ?% x8 - : s* _ * u9 I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a6 y/ s0 d, i, S, e9 a, H$ C( ?% E3 u7 s/ i M10、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B )。9 R. j( T% w v( P$ R3 Q7 s# U) f1 Z2 P$ JA、赞可夫 B、瓦根舍因 C
7、、怀特海 D、克伯屈! n! T: 9 d8 l) c- 8 ?8 g6 0 v X8 o4 . F2 P1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 t$ B f2 n. f- W, + H Y( Z, h( E* O- Q* i$ v- G7 C9 B9 q- N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G2 C2 E
8、 p3 N6 A: ; j# q% Z2 K2 # g$ K% ?$ f; U1 E, i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D6 E) x/ S( _: , / |* M% g- _0 j& c+ s* : _12、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C )。 q$ y 7 a; b7 G t$ M0 d/ C + 7 Z1 X t3 R S/ x3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布卢姆. |+ h9 k% I3 W0 d& O$ t , z# r$ O7 g v13、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D )。! y4 J$ g5 i/ f h6 b5 Z
9、/ 5 N& p1 J; u( _+ s3 R: o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1 A) : / |& V O& T3 q . a0 s, R# g# E2 % v5 Q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 # 9 % s! W1 h5 F- Q1 _# p* C0 k8 a; J% z+ o14、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B )。3 L& Q7 , z8 q9 x6 F/ s4 Q3 Q/ D! h/ W0 l E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1 % ( l% H w5 O# s# W2 E( 9 C1 9 I& $ a2 t6 M$ G, A;
10、 Y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0 N$ 0 Y$ B# y( 1 y4 N0 3 & E1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 )。h: I) p( O; E2 e6 J7 h2 : g G3 $ L1 J( ; C1 K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y4 j n& R5 H! M0 U- l+ ! j2 K6 s+ c T X2 6 16、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B )。9 c a$ m1 k/ n S$ : f( x1 L! z. G. K( L: B8 S q p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11、/ j* B; q* t; 0 f# Q7 d( T5 T h/ . x* h17、培养劳动者是( A )。! ; Y7 b. T4 A& U$ v) z2 K) d/ E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e, Q2 R. ( _# R _ T8 ?e3 u! & G! L# z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9 G! d8 o - n3 s9 . k$ w8 T; S; & T% w* 0 & K: o3 g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N$ 3 w/ M! H$ ) X9 . 5 s. a6 l7 z! |1 I3 C$ i- l4 h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3 X0 k/ n. T( w) y
12、7 y9 V E* 0 T: Z8 y: P2 5 l2 Y18、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C )。% T3 d2 n( 7 6 I+ Z) x 8 W# w! h9 M I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F1 T3 l/ K$ P. E+ W1 g5 h19、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A )。 p: B/ . y a: a% 8 ! i4 _: m6 1 q6 y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 i, i$ |# V .
13、h5 Y3 m9 |/ m2 o7 S g3 |9 m7 O5 v1 P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_- P, B% b- q3 O) Y- 4 p3 K! o( A; t1 e2 j# S- u20、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D )。( B9 g+ O5 C0 1 B! ?! K4 Z# o3 U2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7 d. y: s# U+ : & ) X w# Q4 i a21、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0 d: 9 d. D- z8 n+ L* O* c3 q( F4 B
14、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j- L7 X9 A* l( e* g p2 y6 ; K6 Y+ S# X( b1 T) WB、德、智、体全面发展( & S- y- ) 6 f9 Q9 V% Z! y& Y! s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C B& p( n7 X+ h. E. W+ b$ M) y5 l# _ X; Q4 y* V8 a4 C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c d6 W% k |! d9 S/ u) % k0 _/ 7 K. % Y22、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B )。3 v& b, n, U0 W$ & I3 j5 l6 k4 h/ 6 v(
15、 y- T. G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 ; g! B( Z9 / H$ : $ p2 Y4 / d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8 t1 c% c5 X& n& S, M: $ ) ?( v3 o2 ( l! w23、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C )。, a+ N& D x, P# N& x* m t ?$ J2 X: I4 L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1 |7 p$ |5 f& i6 W. P# # . p/ q T% l4 Y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V! - t) ) y, L( x T J/ & ( d2 F0 G8
16、& _0 g4 n0 $ G24、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A )。! o T4 G% D8 * X% R+ _4 X, F! f; D3 W$ u& u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记分法;3 ?$ f& 9 o6 L6 q x# r( s- a/ Q-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 ?/ X- t/ |! + o2 h1 Y7 z( o+ f: v1 # r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h# i$ l4 n: y! q$ C) |2 K* k! D+ g- f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
17、一定的分数。 I& b w7 p) % , s+ n# E s! L( a! B: x! H1 i+ W25、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C )。1 4 A C0 C( E3 V; e# L3 _3 . c6 J$ Y) Q$ t 9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0 x; z9 w, L! C/ w! t, i 0 o. 0 w% S; f6 N& _% Y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q6 P H+ B6 m f# n& r- N7 W0 g# E) z6 U$ t2 z- 8 o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18、$ L( c( h7 J7 |0 * P# r9 E# w5 H2 N% S- i7 : x. D) S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B- H* 8 z3 q$ P4 K+ i+ R _/ l; W B26、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D )。- R4 j$ t/ S9 I- D) C, P: y5 ?& t0 o4 M9 |- j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T( G0 5 s! e. 3 O# I3 a/ y+ p) * c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P$ M% X& T 3 K9 l9 b6 k: m$ b4 h, N f2 C I
19、0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Q- 3 , W7 j( l+ V6 h5 w+ G1 l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W+ n7 Q d# D$ 9 w: V S! y f+ w4 Q( f: a! a$ E& m27、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 )。3 K9 W- : R8 _0 M* u% L) o# ?+ x: k& 6 lA、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5 P$ d / |6 O- |! / ?* 5 g! ! J- L) D; m% ?9 K9 I28、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B )。5 N
20、C( D q( / d O. ; Y# W9 a* R E+ J7 . M$ K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0 r8 I* e3 K& a$ Z7 w% o) ! G& 4 q$ O3 _. q29、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 A )。/ j6 R* a. M& C: F6 H8 Y L; u! 6 ?9 P0 y: d- x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9 u5 h3 i E6 ! z+ N! P e+ Q) N5 g f1 T* V- J3 A& 30、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C )。9 E& U2
21、a0 v5 L+ I! j9 y: E3 z6 j G, U# H! q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c. l0 l& I* |- F T) B* b# C% K; j* _5 U* I$ Z1 Z3 A31、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 C )。7 - - V1 r$ s6 h3 . H* F5 A d& 0 z2 V% ?0 Z S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1 H d I+ Z4 X3 d) f. t; l5 d0 X, c* M# f* c d+ O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 - n. e) F0 S c
22、& ; m9 u) ! d8 H! Y . h) l* q- g32、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A )。# D/ _. ( o L% _* K: t- f, k/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k- T r6 s, B7 F8 I: a/ O( Z3 y8 7 5 b$ d4 R, . l6 O) w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 N7 Y2 c( m$ s0 c$ Y$ W* h2 i 7 n6 q. P5 d+ A% Y4 P* Y% R3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B )。8 X% G& f# c0 A. d2 M0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教育 初中 教育 教育学 单项 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63712.html